搜索到803篇“ 满山红“的相关文章
- 一种满山红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一种满山红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制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满山红软胶囊存在有效成本含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取满山红加纯水,采用超临界CO<Sub>2</Sub>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提取液过滤,加入乙醇回流,合并,...
- 刘琳珏宫平杨阳闫石王玉欣辛春娣杨帆
- 一种满山红梯度提取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满山红梯度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满山红原料粉碎;S2.粉碎后切割;S3.落入含有30%浓度乙醇的第一提取腔,充分搅拌浸泡后加热浸提2‑3次;S4.过滤分离出一次过滤液和一次过滤渣,一次过滤渣落入含...
- 许洪王世海
- 满山红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对满山红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研究,以出膏率和杜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加水倍数进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杜鹃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得出各因素对出膏率和杜鹃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采用薄层鉴别法对满山红进行定性分析。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和设计模型分析回归模型方差以及响应面图,确认满山红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4次,提取时间2 h,加水18倍。薄层鉴别法显示,满山红斑点清晰,重现性佳,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显示出高度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优化后的满山红配方颗粒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为满山红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赵奇房思远李辰荃朱永明徐盼盼赵兵令
- 关键词:满山红杜鹃素
- 满山红质量标志物含量测定及最佳采收期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满山红药材质量标志物含量测定方法,依此对不同采收时期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A)-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0 nm(0~35 min)和296 nm(35~45 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酚、8-去甲杜鹃素、杜鹃素分别在12.32~123.20、20.00~200.00、3.28~32.80、9.32~93.20、120.56~1 205.6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0%~103.96%(RSD=1.85%)、99.13%~102.61%(RSD=1.71%)、98.10%~102.86%(RSD=1.76%)、98.29%~100.85%(RSD=0.90%)、98.76%~100.62%(RSD=0.66%);确定7月份为最佳采收期。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建立了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酚、8-去甲杜鹃素、杜鹃素的测定方法,使满山红的质量评价方法更便捷、更全面,以此评价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合理,可为保证满山红药材质量及促进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 任晓蕾范鑫宇霍金海
- 关键词:满山红最佳采收期
- 一种满山红疏肝颗粒的HPLC检测方法及得到的指纹图谱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满山红疏肝颗粒的HPLC检测方法及得到的指纹图谱,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采用HPLC测定满山红疏肝颗粒的指纹图谱,共生成11个共有特征峰,从左至右依次编号,1、5、8、9、11号特征峰分别为原儿茶酸、夏佛...
- 庞宇舟罗宇东谭安蔷庞晓云陈晓艺池锐
- HPLC法同时测定满山红疏肝颗粒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满山红疏肝颗粒中夏佛塔苷、田基黄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原儿茶酸5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方法:研究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夏佛塔苷、田基黄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原儿茶酸分别在浓度为0.0976~1.1712μg/mL、0.0833~0.9996μg/mL、0.0469~0.5628μg/mL、0.0374~0.4488μg/mL、0.0110~0.13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有效成分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100.8%,101.7%、101.3%、101.1%,RSD分别为1.1%、1.0%、0.7%、1.1%、1.3%。6批满山红疏肝颗粒中夏佛塔苷的含量在0.8869~0.9031 mg/g之间,田基黄苷的含量在0.1917~0.2034 mg/g之间,异槲皮苷的含量在0.0827~0.1052 mg/g之间,槲皮苷的含量在0.0098~0.0140 mg/g之间,原儿茶酸的含量在0.0655~0.0694 mg/g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为满山红疏肝颗粒建立了有效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
- 池锐罗宇东阎莉余鹏孔文谭安蔷陈晓艺
- 满山红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研究
- 唐冰洁
- 一种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或保健品质量分析方法(IPC分类号:G01N30/02),尤其涉及一种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观特征鉴别;(2)细胞结构鉴别;(3)常规项目的检查;(4)指标成分分析...
- 张晓君
- 一种满山红油包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山红油包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满山红油包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满山红油1份、无水乙醇5~7份、β‑环糊精4~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满山红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药物中的...
- 吴旭国高亮李艳丽刘丽艳伞红霞
-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满山红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满山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结合文献报道以及数据库的二级谱图比对,分析满山红中的化学成分。结果:鉴定或推断出满山红中60个化合物,其中25个黄酮类化合物、5个香豆素类化合物、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4个三萜类化合物、3个二萜类化合物、16个其他化合物。结论:UPLC-Q-TOF/MS技术简便、快捷,为满山红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 范鑫宇任晓蕾霍金海孙国东王伟明
- 关键词:满山红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
相关作者
- 满山红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千叶大学
- 研究主题:活用 表现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 人工水景 水环境
- 方芳

- 作品数:42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HPLC法测定 满山红 HPLC
- 方洪壮

- 作品数:124被引量:5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挥发油 化学计量学 紫外分光光度法 决明子
- 焦淑清

- 作品数:98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 研究主题:超临界CO_2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 制药工程 合成工艺改进 挥发油
- 仲昭庆

- 作品数:16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
- 研究主题:满山红 高效液相色谱 冻干 注射用双黄连 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