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8篇“ 滤器置入“的相关文章
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探讨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70例DVT患者,观察组采用抗凝、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对照组行抗凝、系统溶栓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溶栓治疗时间及尿激酶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见导管、滤器置入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DVT,安全性良好。
葛亚佳
关键词:抗凝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安全性
运用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期间应用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价值
2025年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治疗期间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案。方法 选择62例DVT行IVCF置入术治疗患者样本,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1例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1例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DVT患者行IVCF置入术治疗期间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适合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于花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本文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展开讨论,比较不同类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远期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血管外科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11年间因...
李治良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远期并发症梭形可回收
CT后处理技术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术后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状态及相关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52例,均行CTV及滤器CT三维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52例患者滤器均未见主体或支脚断裂、下腔静脉狭窄。所有患者滤器位置正常,未见移位;36例患者滤器内未捕获血栓,16例患者滤器内捕获血栓。滤器脚穿透下腔静脉壁的程度为:0级14例,1级12例,2级26例。滤器发生轴向偏斜8例。结论CT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下腔静脉滤器的形态、位置及有无并发症情况,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杨柠娜张靖陈涛戴维思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处理技术下腔静脉滤器
综合护理措施用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医疗资料。以实际数字分组法分组讨论,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种方式对病人生活及满意度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78%,对照组为77.78%,二者对比前者更高(P<0.05)。结论 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一个较高的评价,该措施值得应用。
洪慧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分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对象为2023年1月~12月5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8例,行常规抗凝、溶栓干预)及研究组(28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溶栓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治疗后下肢周径差、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下肢静脉血栓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除了能够为病人疾病症状的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病人下肢周径差,能够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积极影响,可推广。
邢明燕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介入治疗有效率下肢生活质量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比较
2024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若为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与生活质量,为此,本研究探讨该疾病的更加治疗方案,具体分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样本调查时间为近五年,具体分析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中具有更高的有效率,并且下肢周径差更为优良,不良反应较低,P值小于0.05。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并且有助于患者下肢周径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泽辉孙志国姚明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取栓术临床疗效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联合方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25例)治疗方式为抗凝或(及)足背浅静脉溶栓;观察组(25例)治疗方式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二者联合;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计算差值,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大腿、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估结果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腿、小腿周径差低于对照组,静脉通畅评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问题时,可首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的方式,相比常规足背浅静脉溶栓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大腿、小腿肿胀问题,提高静脉通畅性,值得推广。
周玮印利民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置管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足背静脉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肢周径差降低、消肿率及血栓清除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趋于正常,其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尿激酶使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溶栓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王卫国戴正行詹一周喜田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下肢周径差,统计肺栓塞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溶栓和抗凝疗法比较,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DVT患者,在缩小大腿、小腿周径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曹涛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抗凝

相关作者

冯晓芬
作品数:67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人文关怀 烧伤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马从凤
作品数:31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治疗 癌症患者 介入治疗
李大军
作品数:36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肺动脉栓塞 腔静脉滤器 腔静脉滤器置入 血管成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顾建平
作品数:511被引量:2,915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术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檀美芳
作品数:15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腔静脉滤器置入 癌症患者 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