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7篇“ 激发波长“的相关文章
不同激发波长下对6种毒品缴获物的拉曼光谱检验研究
2025年
本文基于拉曼光谱法,比较了6种毒品缴获物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激发波长(532、785、1064 nm)下的拉曼光谱检验表现。对照毒品标准物质的拉曼谱图,在拉曼指纹区(100~1800 cm^(-1))内选取3~5个散射强度较高且不受常见掺杂物干扰的特征散射峰作为毒品缴获物的定性匹配依据。结果发现,毒品缴获物的拉曼检验需要根据毒品种类选择适合的激发波长,对于有掺杂物质的毒品缴获物,应选择避开掺杂的毒品特征峰进行拉曼比对。对于缴获的海洛因(HER)、咖啡因(CAF)及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785和1064 nm的近红外(NIR)激发波长相较于532 nm的拉曼检验表现更优,其中1064 nm能显著降低HER缴获物的背景荧光;对于缴获的甲基苯丙胺(MAMP)及氯胺酮(KET),受激发波长改变的影响较小,三种不同激发波长下拉曼均响应良好,指纹区与官能团区(2500~3200 cm^(-1))拉曼谱峰的相对强度呈现规律性变化;对于麻古(Magu)的拉曼分析,785 nm激发波长更优、空间分辨率更高,避免荧光效应的同时能够观察到更多特征峰信息。该研究工作基于拉曼光谱法,能为缉毒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
马甜
关键词:激发波长拉曼光谱荧光掺杂物
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Sup>3+</Sup>和F<Sup>-</Sup>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Sup>3+</Sup>和F‑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探针在DMSO溶剂中能够与Al<Sup>3+</Sup>络合,使得探针荧光增强,体系中加入F<Sup>‑</Su...
胡瑛卢凌敏佘远斌丁霞付海燕
荧光粉配比和激发波长对高品质白光LED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随着人们对照明光源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指标参数已不能完全满足对LED的评价。本文研究了荧光粉配比和激发波长对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光谱连续度和光效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适的荧光粉种类和配比可以降低荧光粉之间的二次吸收、减少能量损失、光线衰减以及光谱的畸变,实现白光LED品质的提升。此外,不同波长蓝光LED激发荧光粉的优势各不相同,通过组合使用,可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光谱连续度,降低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本文采用普通商用450 nm和460 nm的蓝光LED芯片激发优化后的荧光粉,显著提高了白光LED的品质,其显色指数、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光谱连续度和光效分别为97.4、26.3%、93.6%和98.75 lm/W。本研究为高品质白光LED的制备提供了完备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推动高品质白光LED的普及。
赵见国索博研徐儒王书昶张惠国常建华
关键词:激发波长
一种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领域。利用ONIOM模型优化β淀粉样蛋白与探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基于优化得到的复合物结构,提取荧光探针中原子i的原子序数Z<...
张玉瑾张蒙娜许玉龙董宪峰胡伟
一种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β淀粉样蛋白荧光探针激发波长预测领域。利用ONIOM模型优化β淀粉样蛋白与探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基于优化得到的复合物结构,提取荧光探针中原子i的原子序数Z<...
张玉瑾张蒙娜许玉龙董宪峰胡伟
一种激发波长依赖镧系卤化物荧光粉的制备及防伪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发波长依赖镧系卤化物荧光粉的制备,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定量的DMF、物质A与不同比例的粉末B溶解在浓盐酸中,在油浴锅中加热至180℃并保温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透明块状...
刘锋赵洪元唐喆刘胜
一种基于以405nm为激发波长的拉曼光谱判断钻石类型与颜色等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以405nm为激发波长的拉曼光谱判断钻石类型与颜色等级的方法,该方法可进行钻石的天然与合成属性判断及为钻石的颜色的定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本发明涉及钻石的类型即是否含有杂质N元素及钻石颜色等级判定...
严雪俊 俞丹燕 严俊 王巨安 刘培钧 方诗彬
一种具有逆向激发波长依赖的室温磷光金属卤化物晶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逆向激发波长依赖的室温磷光金属卤化物晶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取含氮、氧元素的杂环配体作为有机磷光体,采用挥发法通过自组装,得到了系列金属卤化物晶态材料。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强配位键或分子间...
闫东鹏肖国威
不同激发波长下NaLaF_(4):Er^(3+)/Yb^(3+)的上转换光谱调控研究
2024年
为探究不同激发波长(980 nm、1 550 nm)对NaLaF_(4):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光谱调控的规律和机理,采用水热-固相两步反应法合成一系列不同Er^(3+)/Yb^(3+)掺杂浓度的NaLaF_(4)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进行测试,分析其发光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样品在980 nm激发下呈绿色发光,上转换发光强度随Er^(3+)/Yb^(3+)掺杂浓度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该发光过程为双光子过程;而在1 550 nm激发下呈红色发光,上转换发光强度随Er^(3+)掺杂浓度增加而呈增强趋势,但随Yb^(3+)浓度增加而降低,发光过程为三光子过程。因此,通过调节激发波长,在同组分NaLaF_(4):Er^(3+)/Yb^(3+)荧光粉中实现颜色可控的绿、红色发光,对设计新型光谱调控手段和探索新的发光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孙浩李霜
激发波长为473nm的光致发光光谱特征对珍珠类型及其颜色成因的指示意义
2024年
通过激发波长为473 nm的光致发光光谱对不同颜色珍珠的光致发光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颜色未经处理的灰色、黄色、紫色和橙色珍珠的光致发光光谱峰值在570~600 nm区间,与文石的峰值一致,推测其颜色主要与文石排列结构有关。(2)颜色未经处理的紫色和橙色珍珠在500~570 nm区间内出现与文石无关的发光峰,推测其颜色还同样受有机质的影响。(3)颜色未经处理黑珍珠的峰值在800~900 nm之间,推测其黑色调主要与有机质有关。(4)经染色处理珍珠的峰值主要位于650~750 nm区间内,主要与染剂有关,而不同颜色染色珍珠具有类似的发光特征说明染色珍珠所用染剂致色成分可能有相似的基团组成。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珍珠的检测鉴定、颜色成因研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周丹怡陆太进刘玉鹏
关键词:光致发光光谱

相关作者

刘泉林
作品数:165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发光材料 荧光粉 晶体结构 发光性能 激发波长
林伟英
作品数:300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探针 荧光 化学结构式 活细胞 探针
赵静
作品数:138被引量:3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发光材料 激发波长 无人机 金属卤化物 汽车半轴
尹鹏
作品数:5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探针 荧光分子探针 同型半胱氨酸 激发波长 双功能
徐时清
作品数:720被引量:67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
研究主题:微晶玻璃 纳米晶 荧光粉 白光LED 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