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2篇“ 烧伤后“的相关文章
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及其诊治研究
2024年
微循环障碍是高压电烧伤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在高压电烧伤进行性损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压电烧伤不仅能引起创面微循环障碍,还能引起创面远隔组织和器官的微循环障碍;不仅能引起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还能引起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细胞流变学的异常。认识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合理使用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对于促进高压电烧伤创面愈合及有效防治相关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阐述了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的特点,总结了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高压电烧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庆富
关键词:微循环治疗学细胞流变学创面修复
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在手烧伤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在手烧伤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150例手烧伤瘢痕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1组应用红外线照射及常规护理,对照2组应用前馈控制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三组干预前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随访2个月手部功能、瘢痕程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干预,三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2组(P<0.05);三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1、2组(P<0.05);三组VSS各条目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2组(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满意度优于对照1、2组(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可缓解手烧伤瘢痕增生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手部功能,减轻瘢痕严重程度,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钟莉王建春
关键词:手部烧伤瘢痕增生红外线照射
儿童烧伤瘢痕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2024年
烧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其发生率位居儿童意外伤害的前列。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300万~500万儿童发生意外烧伤。一项基于美国国家烧伤电子损伤监测系统的横断面研究显示,2000-2018年共记录烧伤病例97986例,48.41%患者小于18岁,其中61.53%为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烧伤区域是手(34.44%),其次是面部/颈部(19.71%)和手臂(13.24%)[1]。在东地中海地区,约三分之一的烧伤受害者是5岁以下的儿童[2]。
高仪轩胡文治黄栋妍赵浩邹晓昉
关键词:儿童烧伤瘢痕
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实施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45例。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瘢痕恢复情况。结果干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干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45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结论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能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有效促进瘢痕恢复。
林丹丹姚剑霞吴曼丽
关键词: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全程护理
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应用研究
2024年
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在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的患者分为2组,对比常规护理和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自护能力评分、心理韧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采取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瘢痕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韧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许馨陈婧婧
关键词:全程护理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心理韧性
学龄前儿童烧伤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烧伤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22年1月—2023年2月,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1~6岁学龄前烧伤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调查患儿性别、年龄段、居住地区、主要看护人及其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等一般资料,以及致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等伤情;采用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调查患儿伤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将患儿按照一般资料和伤情分类,统计患儿伤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筛选学龄前儿童烧伤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患儿中,男45例、女40例,以1~3岁年龄段患儿居多,农村地区患儿稍多于城市,主要看护人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患儿约各占1/2,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与扩大家庭为主,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该组患儿伤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为34.12%(29/85)。不同年龄段、致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患儿伤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8、7.80、25.47,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区、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类型患儿伤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段和烧伤严重程度均为学龄前儿童烧伤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8.21、33.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7~43.04、5.55~207.93,P<0.05),患儿年龄越大、烧伤严重程度越重,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越高。结论学龄前儿童烧伤
卢学兰刘应平刘一伟刁杰林王丰钟方宇何家乐陈朗
关键词:烧伤学龄前应激障碍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
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康复护理在颜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康复护理在颜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皮肤烧伤整形科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颜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DS-R)调查患者干预前的伤残接受程度,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调查患者干预前的应对方式变化,并采用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调查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该组患者干预的ADS-R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MCMQ中的积极应对评分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干预的BSHS-B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100%(40/40)。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能够转变颜面部烧伤整形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伤残接受程度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龚翔陆吉吉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康复护理颜面部烧伤瘢痕整形
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在大面积烧伤补液量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补液量充足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共计119例大面积烧伤补液量充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9)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给予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炎症因子、不良事件、气管切开发生率。结果治疗两组均血肌酐(Scr)水平下降,24 h尿量增多,研究组Scr水平较对照组更低,24 h尿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8%(4/59),较对照组的25.00%(15/6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管切开率为20.34%(12/59),较对照组的40.00%(24/6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应用于大面积烧伤补液量充足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
郑凡赵敏娟蔡玉娥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甘露醇呋塞米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行瘢痕整形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笔者医院实施时间,将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恐动症信念[恐动症信念评分量表(Kinesiophobia causes scale,KCS)]、恐惧回避信念[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生活质量[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KCS、FABQ、VSS、SCA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RAHP、BSHS-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减弱四肢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恐动和恐惧回避信念,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及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靖李相龙杨倩金杨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瘢痕
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措施对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创伤应激障碍、社会心理适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措施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12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措施,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干预)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创伤应激障碍[创伤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自评量表(PAIS-SR)]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结果干预,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29±4.21)分、(43.17±7.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3±5.07)分、(51.39±8.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研究组患者SCSQ量表中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为(30.07±1.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3±3.05)分,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为(7.15±2.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3±3.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研究组患者的PCL-C、PAIS-SR评分分别为(25.14±4.06)分、(27.96±4.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0±4.71)分、(43.26±5.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研究组患者GQOL-74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及总分分别为(95.87±1.25)分、(90.16±2.16)分、(88.76±3.52)分、(97.14±1.02)分、(371.93±10.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5±2.06)分、(82.63±3.77)分、(79.26±3.16)分、(93.21±2.21)分、(345.25±12.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措施可改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创伤应激障碍,调节应对方式,提升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
李真真闫红敏焦莎莎
关键词:烧伤瘢痕整形创伤后应激障碍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汪仕良
作品数:346被引量:1,231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肠道营养 谷氨酰胺 烧伤大鼠
黄跃生
作品数:513被引量:1,789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缺血缺氧 休克 心肌细胞
黎鳌
作品数:403被引量:1,580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一氧化氮
夏照帆
作品数:745被引量:2,158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严重烧伤 大面积烧伤 烧伤创面
杨宗城
作品数:552被引量:1,989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