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8篇“ 热河生物群“的相关文章
热河生物群
张弥曼等编著
热河生物群
本书介绍了热河生物群的研究简史,汇集了地层与时代、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和古植物学等各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首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热河生物群展现在读者面前。
张弥曼主编
关键词: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
辽西、冀北地区的热河生物群以其丰富、独特的化石类闻名世界。近年,有关辽西地区义县组下部孔子鸟和中华龙鸟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的发现,为鸟类和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陈丕基
关键词:生物群
冀北四岔口盆地早期热河生物群的埋藏环境分析
2024年
热河生物群(约1.31~1.20亿年前)是世界级化石宝库,有关其化石大量且精美保存的埋藏机制是古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目前关于早期热河生物群的埋藏环境研究进展与这些古生物的重要性并不相称。河北省丰宁县四岔口盆地花吉营组地层埋藏有大量热河生物群化石,是早期热河生物群的重要代表地。本文对该地区一处新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赋存地层的沉积物进行了部分元素(包括Sr, Ba, Rb, Cr, V, Co, Hg和S)分析。元素及其比值组合特征表明该地区存在明显的火山活动,且该组地层沉积于氧化–弱还原环境多次快速更替的淡水环境。其中,S含量与V/Cr比值显著线性相关(r = 0.84;p < 0.01),指示可能是频发的火山运动导致古水体弱还原环境的多次出现。与中–晚期热河生物群相比,早期热河生物群化石埋藏时的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埋藏水体也相对富氧。
尹永青赵艳郭颖魏鑫森王朝民张福成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痕量元素埋藏学
华北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及热河生物群东迁被引量:2
2024年
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布着极其重要的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其繁盛期对应着华北克拉通破坏峰值时期(125 Ma)。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热河生物群分布时空发生变迁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缺少对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过程的定量描述。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古土壤风化指标(PWI、CFX_(Na))、碳酸盐同位素等数据库,重建了华北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145 Ma)的古地形;并结合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剥蚀厚度恢复、海平面变化等数据,利用Badlands软件定量化动态模拟了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期间,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影响,华北克拉通经历了由“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的地形翘变和破坏过程,并伴随着自西向东的断陷盆地的迁移;大规模火山喷发与断陷盆地的出现共同控制了热河生物群的向东迁移,热河生物群在燕山地区的山间盆地兴起。
宋双双索艳慧李三忠李三忠韩续田子晗付新建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断陷盆地
融合出版实践的思考--以中生代燕辽热河生物群重大古生物发现的出版实践为例
2024年
中生代燕辽热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发现和研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笔者自1998年开始跟踪此选题,基于相关重大成果策划编辑出版了数本学术专著,编著了数本科普图书,还策划创作了一系列原创科普影视作品,以选题立体开发、传统纸媒结合影视媒体的融合出版方式,宣传了中国科学研究代表性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大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叶剑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
最南端的热河生物群——记衢州石柱岭野外化石采集
2023年
热河生物群的分布区最南可以到什么地方?能到浙江吗?与辽西等地的典型热河生物群有区别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行六人在2023年1月前往浙江省衢州市南的石柱岭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野外化石采集之旅。202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为建设中的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采集各个时代的古生物化石。由于要求采集的是浙江省内特别是浙西地区的古生物化石,因此我在李文杰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到衢州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采集工作,采集了一大批古生代不同时期的精美化石,包括笔石、腕足动物、三叶虫、鹦鹉螺、珊瑚等,还有一些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和牙形刺等,这些化石清晰地反映出当时浙西地区处于一片汪洋中,海底和海水在不同时期蕴育着各式各样的生物群落,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听说这里还有中生代恐龙化石和丰富的其他陆地古生物化石时,就想着一定要去化石原产地一探究竟。
黄子健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野外采集
伤齿龙类在内蒙古宁城盆地热河生物群的新发现
2023年
伤齿龙类是种小—中型的兽脚类恐龙,主要发现于亚洲和北美的白垩纪地层。传统认为伤齿龙科与驰龙科互为姊妹,共同组成恐爪龙类,构成了与鸟类最近的个演化支系,其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对探讨鸟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与驰龙科相比,伤齿龙科的化石材料较少,研究程度较低。我国的伤齿龙类化石迄今共发现12属12种;其中热河生物群共发现7属7种,均属于伤齿龙类早期分异类型。2014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附近的野外考察中,我们发现了处早白垩世恐龙化石集.
于东祥裴睿周长付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与凌源化石
本书详细地阐述了辽西凌源是热河生物群研究乃至中国古生物化石研究的起源地,以及凌源古生物化石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并且还原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凌源发现的爬行类恐龙化石、被子植物化石、古鸟类化石、古哺乳类化石以及古昆虫类化石...
张向东
冀北承德盆地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地质年代学研究:对热河生物群时空演化的制约
2023年
热河生物群是世界闻名的陆相生物化石宝库,保存了大量特异埋藏化石,为研究早白垩世脊椎动物、昆虫和植物的演化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依据古生物组合的不同,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赋存于河北丰宁花吉营组、辽西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及其周边地区相当层位.河北承德—围场地区处于早-中期热河生物群分布地区的过渡地带,近年来不断的化石发现为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关键证据.但由于缺乏准确的年龄约束,对于含化石层位的准确时代及其与邻区地层对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来自于河北北部承德盆地袁家庄剖面的3个安山岩样品的锆石,进行化学熔蚀-离子探针(CA-SI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为129.6~128.7 Ma.结合前人发表的磁性地层学结果建立了新的磁性地层学对比方案和新的综合年代框架,揭示了该剖面火山-沉积序列记录了古地磁极性序列M8n-M7n,进一步证明了袁家庄剖面的陆相火山-沉积层序属于欧特里夫晚期.结合区域内前人年代学结果,将该区域热河生物群化石层时代限定为130~127 Ma.年代地层学对比结果显示,承德盆地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序列与滦平盆地大店子组和森吉图—四岔口盆地花吉营组上部时代相当,明显老于辽西义县组时代,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早白垩世陆相地层的自西向东逐渐年轻的特征.
俞志强贺怀宇周忠和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承德盆地地质年代学

相关作者

周忠和
作品数:125被引量:49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河生物群 早白垩世 鸟类 化石 中生代
汪筱林
作品数:102被引量:47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翼龙 早白垩世 恐龙蛋 晚白垩世 热河生物群
李晓波
作品数:51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热河生物群 早白垩世 地层序列 大兴安岭北部 沉积环境
季强
作品数:115被引量:1,03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早白垩世 化石 义县组 热河生物群 晚中生代
徐星
作品数:96被引量:35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恐龙 英文 早白垩世 晚白垩世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