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3篇“ 热液作用“的相关文章
- 南海北缘IODP U1502B钻孔蚀变洋壳的热液作用特征及对海盆初始张裂过程的启示
- 2025年
- 本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南海北缘洋陆过渡带的U1502B钻孔下部的蚀变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研究。按蚀变矿物的类型及含量样品可分为轻度(蚀变矿物含量<50%)、中度(蚀变矿物含量为50%~80%)和重度(蚀变矿物含量>80%)蚀变玄武岩;随着蚀变程度增加,蚀变玄武岩的CaO含量显著降低。轻度和中度蚀变玄武岩的主要蚀变矿物组合为“富Fe绿泥石+钠长石+石英”,并含少量的“绿帘石+碳酸盐+阳起石”,应经历了主要温度范围为280~340℃的高温热液作用。重度蚀变玄武岩的主要蚀变矿物组合为“钠长石+石英+高岭石+镁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含少量富铁绿泥石、黏土矿物、黄铁矿,应经历了高温和中温热液作用并叠加了低温蚀变作用。高温热液作用应发生在洋脊形成阶段,形成于脊轴岩浆透镜体作用下产生的高温、低水岩比环境,而该区域后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高水岩比的低温蚀变作用。位于狭窄的洋陆过渡带上的U1502B与U1500B两个钻孔玄武岩剖面在结构与热液蚀变作用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暗示了南海海盆由初始陆缘裂解到洋脊扩张为快速的构造转换过程。
- 郑长声黄小龙杨帆于洋于洋朱圣柱
- 关键词:热液系统
- 幕式热液作用对川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复合改造效应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期构造挤压及推覆作用下规模性高温、深部富镁卤水沿基底断裂/伴生裂缝等渗滤通道对早期灰岩/白云岩幕式改造的结果。富镁热液作用时间主要为中—晚三叠世,其次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及喜马拉雅期,热液改造导致了硅质及方解石充填。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受断层、热液性质、流动路径及围岩岩性等因素复合控制,作用效果以物性“平均化”为主,热液对早期厚层块状颗粒灰岩/白云岩以热液白云石化/热液重结晶作用、破碎角砾化及缝洞充填等改造作用为主;对早期薄—中层泥粒灰岩以压裂、顺层白云石化、溶蚀及伴生矿物充填等产生的溶蚀-充填复合改造为主。热液作用下的破裂缝及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溶蚀孔洞与网状裂缝的有效连通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典型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发育于断裂附近1 km范围内,厚30~60 m,部分孔/洞-缝连通体系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具备勘探潜力。
- 冯明友尚俊鑫沈安江文龙王兴志徐亮梁峰刘小洪
- 关键词:二叠系热液流体白云岩
-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的岩浆热液作用证据
- 2024年
- 为解释古龙凹陷青山口组在浅埋深(2000~2600 m)条件下轻质油的形成机理,通过背散射图像、能谱、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发现了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普遍遭受岩浆热液作用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岩浆热液作用的证据主要包括:①页岩油储层中发现了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黄铜矿、自然铜、闪锌矿及二硫化锌矿、辉银矿及硫化银矿、Fe-Cr-Ni-Ti及Ni-Fe-Mo合金、重晶石、氟磷灰石和氧化钛矿物等;②在样品渗出油中检测到铌、钽、钨和汞等高温岩浆热液元素;③在遭受岩浆热液蚀变作用的岩心中,方解石脉中盐水包裹体高温段的均一温度为130.0~166.8℃,高于非热液蚀变岩心中方解石脉的正常温度(30~58℃);④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均反映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经受了岩浆热液作用;⑤在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的金X井和中部的英页Y井,岩心中均发现大量岩浆热液作用证据,包括“玻璃”、球粒、角岩、气孔和杏仁等构造。从区域上讲,古龙凹陷深部存在一个磁性异常、重力异常和电性异常带,地震剖面也揭示古龙凹陷基底存在大面积连片岩浆热液带,其下正好有一个地垒,其两侧的正断层为岩浆热液上侵到青山口组页岩创造了条件。金X井钻遇岩墙状侵入体,岩心内发育强烈的岩浆热液蚀变现象。岩浆热液作用证据的发现对于研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的储集空间及页岩油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 何文渊白雪峰王瑞钟建华钟建华
- 关键词:热液矿物页岩油青山口组
- 一种地质热液作用强度的分子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热液作用强度的分子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深部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选取多个地质样品进行前处理,分离出地质样品中的芳烃组分;对芳烃组分进行分析和化合物检测,根据特征离子质荷比确定热液作用下具有相似...
- 许汇源刘全有朱东亚孟庆强
- 湖北庙垭碳酸岩热液作用与铌成矿关系研究
- 铌(Nb)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金属之一,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和高新技术等领域。中国铌矿资源紧缺,对外进口依存度达90%以上,与碱性岩-碳酸岩相关的铌矿具有规模大、成矿潜力强的特点,但我国大部分相关铌矿床中铌通常仅作为稀土...
- 胡寅秋
- 关键词:碳酸岩热液作用矿物学特征
- 吉林省大横路铜钴矿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演化过程及其对钴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成矿的制约被引量:13
- 2023年
-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集矿床内典型钻孔样品,通过精细的矿相结构观察、扫描电镜物相分析、X射线元素面扫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大横路铜钴矿床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钴主要以Co的独立矿物(硫镍钴矿和辉砷钴矿),类质同象进入富Co黄铁矿和在磁黄铁矿中发育钴镍黄铁矿出溶体等形式存在。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以下5个阶段:沉积阶段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呈极细粒包体零星分布为特点;变质变形阶段以硫镍钴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沿绢云母-黑云母-石英变质千枚理定向分布为特点,变质程度达高绿片岩相;早期热液作用主要沉淀粗大脉状磁黄铁矿及其钴镍黄铁矿出溶体;中期热液作用以条带状自形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标志,该阶段为Co富集成矿的主成矿期;网脉状黄铜矿沉淀对应于最晚期热液作用,同时发育极少量细粒辉砷钴矿。矿体的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绿泥石化为主,次为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其中,硅化、铁白云石化和钠长石化蚀变稍早于金属硫化物形成,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与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辉砷钴矿的沉淀与钠长石的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多期多阶段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事件对Co的迁移-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变质变形-热液演化阶段均存在富Co硫化物的沉淀,Co的赋存形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大横路铜钴矿Co最主要的赋存形式。综上所述,在辽-吉古元古造山带
- 王慧宁刘福来朱志勇王舫田忠华
- 关键词:蚀变类型
-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4井区石炭系蚀变凝灰岩储层热液作用过程及时限被引量:7
- 2022年
- 为明确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蚀变熔结凝灰岩储层经历的流体作用及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利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荧光、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及U-Pb同位素定年等方法技术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火山碎屑物质的溶解及成岩转化为自生矿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成岩过程中因埋藏、生烃、热液充注等活动而产生的成岩环境改变是控制区内孔隙形成及演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有机质的成熟,有机酸溶蚀形成大量晶屑铸模孔并在孔隙中沉淀出高岭石及石英;随着酸性流体向碱性转变,在溶蚀孔隙中沉淀出钠长石以及方解石,其充填作用使孔隙急剧减少;燕山中期(135±27 Ma)的构造热事件对储层形成及演化起到关键作用:高温、含硅热液流体的充注使基质中的伊利石转变为钾长石,同时二次溶解形成的Ca^(2+)与流体携带的P^(5+)、Ti^(4+)、F^(-)等离子结合形成含氟磷灰石、榍石充填孔隙,多余的SiO;则在孔隙中沉淀出石英.随着成岩环境再次向碱性、还原环境转变,含砷黄铁矿进一步在孔隙中形成,高岭石则进一步向绿泥石转化.温度升高引起的脱玻化、黏土矿物/沸石矿物转化、重结晶作用以及溶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岩石中的次生储集空间,有利于油气的储集.
- 刘小洪王委委冯明友卓宜茜岳怀海
- 关键词: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
- 湘南新田岭白钨矿床云母类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热液作用过程钨成矿的指示
- 新田岭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是湘南地区最大的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田岭矿床在空间上与侏罗纪花岗岩侵入体有关,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和热液事件。以往对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赋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金...
- 王国建
- 关键词:夕卡岩
-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热液作用特征及其储层响应
- 热液流体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是地质学领域中备受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岩芯观察、薄片分析以及相关地质资料,通过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测...
- 庞宇晗
- 关键词:热液作用奥陶系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
- 栗木花岗岩中云母的特征:对锡成矿热液作用过程的指示被引量:10
- 2020年
- 南岭西段栗木锡铌钽矿的形成与花岗岩岩浆演化及热液作用过程密切相关。老虎头矿区的黑鳞云母花岗岩和锂白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强过铝质的特征,其全岩稀土元素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强烈的Eu、Sr、Ba负异常,指示均为高演化花岗岩,经历了显著的长石结晶分异作用。老虎头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出明显的稀土四分组效应,指示岩浆演化晚期强烈的热液作用。黑鳞云母花岗岩样品的云母从早阶段黑鳞云母变化至晚阶段锂白云母。锂白云母花岗岩的锂白云母普遍发育环带结构,边部为白云母,应与岩浆演化后期强烈的热液作用相关。黑鳞云母到锂白云母以及环带结构云母的核部到边部其F、Li、Rb、Cs含量均明显降低,表明主要为外来流体参与了热液作用过程。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浆演化‒热液作用过程中,W、Sn、Nb、Ta等稀有金属元素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Sn的富集与岩浆高演化有关。老虎头矿区从黑鳞云母花岗岩到锂白云母花岗岩,云母的Fe^3+/Fe^2+值升高,且环带结构云母从核部到边部的Fe^3+/Fe^2+值明显升高,表明热液作用下体系的氧逸度增加可能是导致Sn沉淀的重要机制。
- 马万伟黄小龙于洋尹蓉贺鹏丽
- 关键词:岩浆演化热液作用锡矿
相关作者
- 李国蓉

- 作品数:141被引量:1,380H指数:2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 研究主题: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白云岩 长兴组
- 胡受奚

- 作品数:105被引量:1,3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矿 花岗岩 中生代 构造环境
- 杨学明

- 作品数:51被引量:3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 碳酸岩 花岗岩 稀土元素 稀土
- 宋昊

- 作品数:158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铀矿床 铀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康滇地轴
- 张培善

- 作品数:59被引量:29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 稀土 铌 矿物学 碳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