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5篇“ 物理力学性能“的相关文章
建筑用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及评估
2024年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与评估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用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方法,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水泥的基本性能及分类,随后详细阐述了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评估六大常用水泥的性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评估了不同水泥品种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表现。
杨艳莉
关键词:水泥物理力学性能工程质量
一种保温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柜体、控制电脑、机械臂组件、样品架组件、尺寸测量模块、压力试验组件和扫码组件,所述柜体直接落地,控制电脑设置在柜体的外侧并竖向连接在柜体的外壁上,机械臂组件设置在柜...
李培方汤庆振杨春蕊孙文伟贾鹏顾青桃贾欣欣张龙姜延薪张澜夕
轻质相变混凝土的研发及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以SiO_(2)气凝胶粉末为基体材料,低温相变石蜡为相变材料制备定型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及扩散-渗出圈测试对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及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蜡吸附质量为75%时制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最为稳定,SiO_(2)气凝胶与石蜡之间仅为物理吸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6.52℃,相变潜热为56.2 J/g。将其掺入EPS混凝土,水泥净浆流动度实验限定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掺加量在16%附近时,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最佳。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着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掺入,试件抗压、抗折、抗劈裂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热箱储热性能试验,掺加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试件升降温曲线斜率及峰值均有降低现象,表明轻质相变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温控性能,可用于节能建筑围护体系。
王秀丽李威龙徐晶晶
关键词:建筑节能物理力学性能
高温热处理对中山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中山杉(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是落羽杉属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品种,但其木材存在尺寸稳定性差、力学强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开发应用范围。以中山杉木材为研究对象,使用过热蒸汽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处理温度(175,195,215℃)和处理时间(1,2,4 h)对中山杉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使木材表面材色逐渐向深褐色转变,其中处理温度对色度的影响更显著。热处理材的质量损失率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处理温度对质量损失率影响更显著。热处理材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温度达到215℃时,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与未处理材相比下降近65%,而纤维素质量分数相对稳定,下降了11.47%。由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具有吸水性的游离羟基数量减少,热处理材的饱水湿胀率和全干干缩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抗胀(缩)率随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尺寸稳定性明显提升。但高温处理对木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具有消极影响,尤其是处理温度影响显著。当处理温度达到215℃且处理时间为4 h时,热处理材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27.74%和31.45%。
任安捷赵洋王新洲徐朝阳於朝广潘彪
关键词:高温热处理中山杉尺寸稳定性物理力学性能
一种多孔有机颗粒制备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2024年
多孔有机颗粒富含养料,可通过自身孔隙持续释放肥料,用其制备的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能为扎根于空隙中的植物的生长持续提供养分。文章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水泥颗粒直径及掺量、水灰比、砂浆胶、聚丙烯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孔隙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胶黏剂在不对多孔有机颗粒完全包裹的前提下,将其黏结并整体制备成砖或板材的方法。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植生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影响较大,砂浆胶、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胶黏剂的黏弹性及凝聚力,提高了植生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当水灰比为0.27、水泥颗粒直径为10 mm、水泥颗粒掺量为60%~65%、砂浆胶掺量为1%、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13%时,植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达3.73 MPa,抗折强度达1.95 MPa,有效孔隙率为29.12%,适用于护坡工程。
陈玲玲刘肖凡金磊陈号雨
关键词:植生混凝土孔隙率物理力学性能生态护坡
古建用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预测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为实现对木结构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有必要对木构件的材质性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和评价。采取小试样-缩尺-足尺递进的方式,将微钻阻抗仪和应力波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与实验室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相结合,构建并检验了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与微钻阻抗值和波阻模量关系预测模型,进而提出了古建用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现场无损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小试件密度与微钻阻抗值呈现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木材密度与微钻阻抗值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1;落叶松小试样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与波阻模量呈现较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与波阻模量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4,0.74;通过微钻阻抗仪和应力波检测可推算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利用小试件测试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方程进行落叶松大试件物理力学性能推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其缩尺试件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偏差分别为12%和16%,足尺试件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偏差分别为16%和17%。现场预测应同时考虑测试路径因素,自心材至边材区域,落叶松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微钻阻抗值沿径向表现为增大趋势,外层微钻阻抗值比整体平均微钻阻抗值大4%~16%。在古建筑木构件强度检测评估中,应进行木构件的整体微钻检测;若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整体检测时,应针对不同树种的径向变化规律进行微钻阻抗值的修正。
袁霄钟慧娴钟永陈勇平
关键词:古建筑木构件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公路隧道喷射型ECC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喷层稳定性
2024年
传统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存在成本高、收缩大和应用场景局限等问题,且关于开挖扰动下公路隧道喷射型ECC层稳定性的研究尚不完善,此外缺乏对其工程应用后的监测评估。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公路隧道喷射型ECC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开挖扰动下围岩及喷射型ECC层的稳定性,并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了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脱硫石膏、混杂纤维、机制砂、膨胀剂和减缩剂引入ECC中,所研发的喷射型ECC物理力学性能满足公路隧道喷射混凝土的要求。基于数值模拟,当支护12 m后,喷射型ECC层的拉伸和压缩最大主应力较C25喷射混凝土(C25SC)层分别提高了36.8%、28.4%,并且其内侧拱顶的最大竖向位移较C25SC可降低3.15%,仅为1.23 mm。基于现场实测,在近似相同的围岩地质条件下,使用喷射型ECC较C25SC,能够降低10.26%的竖直沉降变形,此外其喷层表面未发现开裂、线状渗水等情况。因此,喷射型ECC在公路隧道支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时李晓芳蔡海兵韩辰悦宋海清
关键词:公路隧道物理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稳定性
高温高压制备WC-3%Co硬质合金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表征
2024年
高温高压法是合成宝石的有效方法,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超高等静压力和合成时间短这两大优势。本文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WC-3%Co硬质合金,利用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等对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3%Co硬质合金物相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高压烧结可以确保所制备的硬质合金样品为较为纯净的WC相和Co相;样品的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450℃时相对密度可以达到99.3%;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1400℃时,制备的WC-Co硬质合金样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2230 MPa、硬度22.78 GPa、断裂韧性11.9 MPa·m^(1/2)。
吴彦红吴同敬李虎吴佳益
关键词:烧结温度WC-CO硬质合金物理力学性能
二氧化硅仿生矿化杉木复合材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受自然界中生物体内由有机基质的介导SiO2矿化启发,本研究基于仿生矿化原理,以具有多孔隙结构的速生杉木(Chinese fir)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正压”呼吸法浸渍工艺和溶胶-凝胶过程,通过调节去离子水和正硅酸乙酯的...
邓泽斌
关键词:仿生矿化二氧化硅杉木物理力学性能
海南椰子木维管束形态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关系
2024年
维管束是椰子木组织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承重单元,维管束的形态特征影响椰子木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能。以树龄40 a的海南高种椰子木(Cocos nucifera)为材料,以径向和高度方向为考察因素,分析维管束的分布密度、直径、横切面面积和总面积占比在株内的变异规律,并探究维管束总面积占比与密度、顺纹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树株间,除了维管束总面积占比、抗弯强度有显著差异外,维管束其他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径向从内部向外部,椰子木维管束的分布密度、直径、横切面面积和总面积占比逐渐增大,与径向位置呈高度线性正相关;椰子木的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亦逐渐增大,与维管束总面积占比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在高度方向从底部向上,维管束的直径和横切面面积逐渐减小,分布密度和总面积占比先增加后减少,与高度位置呈显著或高度相关。基于维管束总面积占比指标建立椰子木物理力学性能的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可为椰子木下锯方法和锯材质量分等提供依据。
陆全济蒋汇川李家宁李民李冠君
关键词:维管束物理力学性能

相关作者

王培铭
作品数:667被引量:3,102H指数:3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水泥砂浆 煤矸石 水泥 水化 砂浆
李新功
作品数:338被引量:61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聚乳酸 竹纤维 复合材料 聚乳酸复合材料 木材
孙家瑛
作品数:319被引量:1,25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耐久性 混凝土 钢渣微粉 矿渣 脱硫石膏
邓玉和
作品数:88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刨花板 物理力学性能 石膏刨花板 杨木 纤维板
于文吉
作品数:395被引量:1,49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重组木 竹材 人造板 重组竹 纤维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