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3篇“ 物理量场“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源光协同的燃烧物理量层析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属于高温火焰燃烧诊断技术领域及光学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源光协同的燃烧物理量层析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包含以下步骤:获取自发辐射信息、获取激光吸收光谱信息、构建关于辐射源项分布S和辐射特性分布k的目标函...
何明键牛志田高包海齐宏
基于雷达回波特征和物理量特征的彝良县冰雹天气预警方法研究
2024年
利用彝良县2013—2022年冰雹天气的常规资料、探空资料以及雷达资料等,对发生在彝良县冰雹天气的背景、雷达回波特征以及物理量等进行深入分析。对该地区冰雹发生前的雷达回波特征和物理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彝良县冰雹的定预警指标雷达回波特征参数特征为:最大回波强度>60 dBz,回波顶高>10 km,物理量特征参数为:θ_(se(850~500))≥6.48℃,沙氏稳定度指数(SI)≤1.2℃,这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冰雹天气预警的重要参考。
王云江姜世荣周信荔张应东柯勇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物理量场特征冰雹天气
阿荣旗短时强降水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2023年
产生短时强降水主要环流背景为高空冷涡和槽,分析短时强降水物理量得出:发生短时强降水时850 hPa和700 hPa平均比湿分别6.00和9.50 g/kg,平均整层可降水为20.50mm,K指数平均值为30.60℃,变异系数较小,离散程度小,对产生短时强降水有相对较好的指示意义。
赵岳冀陈高娃
关键词:物理量场
凉山州东移型强降水的环流和物理量分析
2023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G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和降水资料,通过合成平均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6—9月凉山州东移型强降水的环流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特殊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对流的触发,冕宁“喇叭口”地形对于攀西地区低层南风属于迎风坡,气流爬升有利于触发对流;700hPa低涡切变和850hPa低涡长时间稳定又导致能锋和水汽辐合中心的生成,同时攀西地区低层南风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使凉山北部成为高能高湿的不稳定区,更加有利于对流的生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发展东移型的南亚高压脊线略偏南,高空辐散有利于加强中低层上升运动的发展维持。原地发展型的南亚高压脊线略偏北,高空辐合削弱了上层的上升运动,但中低层上升运动仍然较强,所以与发展东移型相比,降雨级略小,但也可达暴雨。
吕俊杰牟端霞
关键词:低涡地形水汽辐合垂直环流
阿荣旗暴雨特征及物理量预报指标研究
2022年
阿荣旗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以7月最多,占65.9%,8月次之,占18.2%。31次暴雨过程主要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占近64.5%。物理量:925 hPa和850 hPa比湿平均值分别为13.2和11.6 g/kg;925、850和700 hPa相对湿度平均值分别为94.5%、94.0%和88.6%;假相当位温平均值334.4 K,总温度平均值为46.6℃;500和850 hPa温度差和K指数异系数较小,平均值分别为23.8℃和36.3℃。
陈高娃
关键词:暴雨物理量
一次延边地区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11月21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的大暴雪和冻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中低层的水汽主要源自黄海和渤海,超低空的水汽主要源自日本海;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的次级环流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与降水集中时段相对应;锋生作用和次级环流共同作用有利于暴雪增幅,是暴雪增强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中尺度上出现对称不稳定区域,降雪级较大;珲春形成了“冷—暖—冷”的层结结构,使得上层降落的固态降水通过逆温层变为液态降水,经过低层冷却层逐渐变为过冷却水滴,当过冷却水滴接触到0℃以下的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时,迅速冻结,因此形成冻雨。
冯景瑜董鹤松张昊隋妍
关键词:大暴雪冻雨逆温层
四川盆地两类区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物理量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四川省气象局提供的1961-2015年台站历史观测降水数据、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近55年四川盆地西部型和东部型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RPHRs)中大尺度环流背景、水汽来源和输送以及物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盆西型RPHRs过程中,整个中高纬的长波槽脊经向发展不如盆东型强,巴尔克什湖低槽位置偏西偏北,更加稳定少动,在其前端不断有短波槽分裂东移南下,与盆东型中低槽进入我国之后东移分裂形成阶梯槽的演变明显不同.(2)盆西型中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低空急流以及低层气旋式切变均比盆东型偏西、偏北.盆西型中130°E以西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态呈经向型,与东部型的纬向分布明显不同,且东部型中高空急流强度更强且向东南倾斜.(3)受环流影响,盆西型暴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特征比盆东型偏西,强垂直上升运动偏西,所需水汽主要表现为以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输送为主,而盆东型则以南海为主的东南气流输送更为明显,对流不稳定能更强.(4)与气候平均相比,巴尔克什湖至中国东部在盆西型暴雨有稳定少动的"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环流距平形势,在盆东型中则为东移加深的"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的环流距平形势,这与盆东型中Rossby波的能传播更加偏东偏南有关.
王钦曾波
关键词: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ROSSBY波
中南地区一次飞机颠簸的物理量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分析2017年2月4日20:00前后的颠簸报告位置与物理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颠簸位置对应最好的是散度的强梯度区和温度平流的等零度线两侧,靠近涡度大值中心的强梯度区和垂直速度的大值区或大梯度区附近也容易发生颠簸,若满足以上条件的物理量达3个或以上的区域,则容易发生严重颠簸。
陈春元
关键词:天气学飞机颠簸散度场涡度场温度平流
飑线形成背景及物理量分析
2021年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拼图、自动气象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5月8日影响江西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受低涡、高空脊、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影响,槽后的干冷平流及槽前深厚的暖湿西南急流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大尺度背景。(2)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增温、对流层中低层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强垂直风切变,以及丰富的水汽条件为飑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3)飑线回波带尤其是回波带中的强回波单体,往往产生雷雨大风天气,并有成片发生的趋势。
江明泽桂园园余剑浩刘强张萍
关键词:飑线大风雷达回波
贵州一次大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
2020年
根据FY-2C卫星逐时红外云图、云顶亮温(TBB)资料(分辨率0.05°×0.05°)、探空资料、NCEP/NCAR(分辨率1°×1°)。对发生于2012年5月21日夜间到22日凌晨的贵州西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1)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发生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贝加尔湖低槽后部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贵州上空交汇的结果;(2)西南急流带来的孟加拉湾水汽和东南气流带来的南海水汽在暴雨区汇聚,为强降雨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3)此次强降水主要由MCS发展演变过程产生。
黄天福林小杰陈昌文刘鹏
关键词:大暴雨物理量场

相关作者

施望芝
作品数:43被引量:227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物理量场 暴雨 春季 次级环流 强降水
苗爱梅
作品数:209被引量:619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研究主题:暴雨 暴雨过程 降水 特大暴雨 气候特征
胡中明
作品数:52被引量:225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卫星云图 卫星 区域性暴雨 暴雨 暴雪
任曙霞
作品数:28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年代际变化 特征及成因分析 气温异常 气候背景 物理量场
张连霞
作品数:50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通辽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过程诊断分析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暴雨 局地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