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5篇“ 环境介质“的相关文章
硅氧烷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研究进展
2024年
硅氧烷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高表面活性、耐高低温、抗辐射、耐腐蚀、电气绝缘以及生理惰性等特性.由于各种硅氧烷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此类化合物会释放并进入多种环境介质乃至生物体中,又因其难以被生物降解,进入环境介质后会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硅氧烷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情况.基于此,笔者概述了几种典型的硅氧烷的来源,综述其在全球范围内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分布水平以及环境行为,为进一步评估硅氧烷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侯媛刘楠楠刘楠楠邱春生
关键词:硅氧烷环境介质环境分布环境行为
典型炼油工业区及周边环境介质中苯系物健康风险评估
2024年
本研究考察了2021—2022年间典型炼油工业及周边区域大气和土壤样品中8种苯系物(BTEXs)(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异丙苯)的污染水平,进一步明确了炼油工业BTEXs污染特性、人体主要暴露途径,并进一步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炼油区大气和土壤样品中8种BTEX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9.2μg·m^(−3)和578.3 g·g^(−1),其中冶炼区和产品储存区BTEXs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原油储存区、办公区和周边居民区.呼吸吸入BTEXs暴露量比口服摄入高约一个数量级,表明BTEXs主要暴露途径为呼吸暴露.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炼油工业区BTEXs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安全水平(HI<1),说明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另外,致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乙苯无明显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苯的致癌风险均超过10^(−4),表明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需要引起一定的关注.
师瑞王理明邵瑞华蔡亚岐徐琳
关键词:苯系物炼油工业环境介质
滁河南京段环境介质中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2024年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MSs存在中高风险。
张伟古文范德玲张冰王蕾石利利
关键词:生态风险
环境介质中二噁英、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净化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介质中二噁英、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净化分离方法,其包括:制备预除杂后待净化分离的环境样品溶液;利用上下联用的A‑B酸碱联合分离柱将获得的环境样品溶液净化分离为两组有机污染物,其中第一组为多氯联苯和多溴...
张漫雯张素坤谢冰黄锦琼周长风廖海婷
不同环境介质轮胎微塑料老化及小粒径微粒释放特征
2024年
为了探究轮胎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老化和小粒径微粒释放特征,于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两种不同的轮胎微塑料在干燥和水环境中的老化过程.结果表明,轮胎微塑料经过30 d的紫外光照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具体表现为表面变得粗糙,出现裂纹和剥落等现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得知,其表面羰基指数也有所上升.此外,轮胎微塑料在紫外光照和水力作用的影响下会释放大量的亚微米级小粒子,水环境中的汽车轮胎微塑料在光照条件下第30 d时每mL溶液中释放粒子数量达到了69480万个,其中粒径小于1μm的有69460万个,是黑暗条件下的100倍左右.研究表明,水环境中的轮胎微塑料在光照条件下更易发生老化并释放更多的小粒子,且汽车轮胎微塑料较电动自行车轮胎微塑料释放的小粒子更多,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张泰硕商静静刘海勇王顺燕刘鹏
关键词:轮胎光老化
燕山地球关键带多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2024年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致癌、致突变、致畸和难降解的特性备受关注。地球关键带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生存的关键区域,选取燕山地球关键带的雁栖湖站点,对地表水、表层土壤(0~10 cm)和地下水3种环境介质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索16种PAHs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中的16种PAHs含量范围分别为9.78~2221.3 ng·L^(−1)、76.21~285.03μg·kg^(−1)、21.45~1521.13 ng·L^(−1),均值分别为548.42 ng·L^(−1)、195.77μg·kg^(−1)、492.54 ng·L^(−1),地表水中的平均浓度高于地下水;2)3种环境介质中PAHs分子质量分布呈现大体相似特征,具体表现为单体PAH中萘(Nap)占主导地位,2~3环低分子量PAHs占比大于4环,5~6环最低;3)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AHs质量分数占比基本相同,土壤与水体相比低分子质量PAHs占比略低,中高分子质量占比略高;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环境介质中的PAHs进行源解析,发现环境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生物质的燃烧和交通污染,而大气沉降是主要的污染途径。总体来说,燕山地球关键带不同介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PAHs污染。
张娜维朱鹏锟刘菲安兆渤王世玉陈翠柏杜剑卿
关键词:多环芳烃源解析
玛瑙河多环境介质和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2024年
微塑料污染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危害大,为探究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特征,选择长江一级支流玛瑙河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显微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等,对玛瑙河表层水体、沉积物、河岸带土壤和底栖动物铜锈环棱螺中微塑料的丰度、粒径、形状、颜色和组成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玛瑙河表层水体的微塑料平均丰度为(5.9±0.26)n·L^(-1);上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1.35±0.1)n·g^(-1),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93±0.12)n·g^(-1);近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68±0.16)n·g^(-1),远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69±0.14)n·g^(-1);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丰度为(2.06±0.25)n·g^(-1).分析发现,上层沉积物和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呈正相关;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丰度分别与上、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呈正相关;近、远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具有相关性.各环境介质和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粒径大多<0.1mm,主要形态为纤维状和碎片状,颜色以蓝色和黑色为主,成分主要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研究发现,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农用塑料薄膜的破碎和分解.通过多环境介质调查和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的分析,探明了大型底栖动物体内微塑料的累积效应,可为全面了解微塑料潜在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高雅坤李卫明张续同刘子健李映成丁爽王芳炜刘流
关键词:沉积物河岸带铜锈环棱螺赋存特征
滏阳河(邯郸段)多环境介质和鱼体内微塑料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评价
2024年
滏阳河流域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为探究微塑料在滏阳河(邯郸段)不同环境介质及鱼体中的赋存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对滏阳河(邯郸段)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中微塑料进行解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滏阳河表层水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2425±688)n·m^(-3)和(1781±784)n·m^(-3);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以干重计)分别为(1200±366)n·kg^(-1)和(841±221)n·kg^(-1);鱼体内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7.65±4.72)n·ind^(-1)和(3.76±2.79)n·ind^(-1).分析发现,在枯水期,微塑料的丰度显著高于丰水期;下游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含量均显著高于中、上游;鱼体内微塑料丰度为肠胃>鳃>肌肉.各环境介质和鱼体内微塑料主要呈现蓝色、黑色、透明这3种颜色,形状主要有纤维、薄膜和碎片,粒径主要分布在0.1~2 mm之间,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PE和PP.微塑料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表明,滏阳河(邯郸段)微塑料污染较为严重,风险等级在Ⅱ~Ⅲ级,而污染负荷指数评估模型则表明流域表层水和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生态风险较低.
李思敏翟世娇孟鑫刘旭光赵瑞雪田旭光
关键词:表层水沉积物赋存特征
一种用于环境介质中二元醇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介质中二元醇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标准溶液,采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溶液;配制辅助试剂,获取待测样品;识别待测样品的样品类别,基于样品类别和辅助试剂对待测样品执行分类前处理操作,得...
侯利文李志鸿姜金萍
环境介质中防晒剂的残留与毒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短期皮肤晒伤、长期皮肤红斑和色素沉着等健康问题,甚至导致皮肤癌等严重病变。为减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防晒剂被添加进各种产品中。综述了近10年来紫外防晒剂在水环境(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讨论了环境中防晒剂的毒性效应,包括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联合暴露毒性以及降解产物毒性,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防晒剂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控提供参考。
焦蒙杨娟
关键词:防晒剂污染水平毒性效应

相关作者

董亮
作品数:121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甲醇 土壤 有机氯农药 溶液标准样品 环境标准样品
徐晓白
作品数:197被引量:2,12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多氯联苯 土壤 多环芳烃 非洲爪蟾 硝基多环芳烃
江桂斌
作品数:895被引量:3,067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汞 多溴联苯醚 纳米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短链氯化石蜡
赵秀阁
作品数:133被引量:1,05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健康风险评价 草酸二甲酯 成人 NO 催化氧化
郭玉晶
作品数:93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研究主题: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石墨烯 电极表面 包结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