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现代公民社会“的相关文章
基于现代公民社会视野下的社区新闻
2018年
基于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对居住区域内的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促成了社区新闻这一特殊新闻类型的蓬勃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广泛性、生活性、详细性三个方面入手,简要阐述现代公民社会视野下社区新闻的主要特征;然后围绕提高居民参与度、创设多元化运作手段、正确制定价值取向、合理编排新闻版面四个角度,重点分析现代公民社会视野下社区新闻的发展策略。
袁剑锋
关键词:现代公民社会社区新闻
孔子入世与现代公民社会
2015年
何为人,是当今哲学研究领域的大问题,儒家的超越突破即基于对人的全面了解之上,并非向往一个遥远上帝或天主,而是关心“人”究竟是谁。现实中人世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富强——钱和权。孔子说人世,是否就是这样的?人世就是要变成世俗之人?这要看其有没有对人的全面理解——从家庭、社会、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不同层面去看。我总觉得,把孔子的人世思想说成是世俗的,而消解其精神性以及宗教性,对孔子是不公平的。
杜维明
关键词:现代公民社会孔子入世宗教性精神性不公平
谈网络论坛推动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
2014年
网络论坛的出现,形成了我国言论最自由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在网络条件下,虚拟的公民社会的雏形。网络上的论坛贴吧或许是民众的民主意识成长最快的地方,同时也是一种平民化的现代化的参政途径,体现了公民社会机制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自由的渴望。
金国玉
关键词:网络论坛公民社会民主
基于现代公民社会视野探讨社区新闻
2014年
随着社区的逐渐扩大,媒体开始重视到这个群体,因此报纸专门开设了社区新闻。本文以社区新闻为中心,站在现代公民社会的视野中探讨社区新闻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旨在加强社区新闻的影响力。
洪瑞麟
关键词:现代公民社会视野社区新闻
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问题成为中国学界近二十年来颇为关注的对象。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亦是聚讼纷纭。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论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仁"观念不仅可以有效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弭现代公民社会型塑过程中社会与国家二元对立思维所致的理论困境。
杨肇中
关键词:儒家公私观念公民社会
社会公德与现代公民社会
2012年
现代公民社会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正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心。面对当前由于时代价值的多元化及社会转型期新旧道德原则转换所导致的社会道德混乱、道德滑坡现象,急需建立起一套适合这种共处生存方式的普适性的道德体系和准则。遵守社会公德,既是现代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更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文章探讨了加强公德建设的若干途径,加速我国公民社会现代化。
叶向红
关键词:现代公民社会社会公德
人权教育:奠定现代公民社会的和谐基础(节选)——联合国《人权教学入门——中小学校的实践活动》述评
2012年
为了弘扬《世界人权宣言》中所倡导的尊重"人格尊严和价值"这一普世理念,为了使这种象征着人类文明精华的基本精神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使具有不同种族、语言、肤色、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的地球人能够和谐且久远地生活在这个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宇宙旮旯里,联合国经过新旧世纪转换之际(1995-2004)
潘涌
关键词:人权教育现代公民社会人权发展人权理念人权理论
自由人联合体视野下现代公民社会的生成
2012年
自由人联合体是历史长期演化的产物,当代世界正趋向于自由人联合体,并且伴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生成。现代公民社会组织的新发展,构成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现代公民是个人在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形象,它与公民社会相表里,行进于"自由人"的历史进程中。
蓝华生蔡晓良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公民公民社会
人权教育:奠定现代公民社会的和谐基础——联合国《人权教学入门——中小学校的实践活动》述评被引量:3
2012年
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编撰的《人权教学入门——中小学校的实践活动》为述评对象,提炼其理念、内容、话题和实施方式,特别讨论其中教师自身人权素养对学校人权教育具体实施所具有的直接影响;文章最后论述实施和创新人权教育中所特具的"中国问题",认为:看好中国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前景——这是实施人权教育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研制相应政策、法规条文和教学读物——这是实施人权教育的制度保障;学校努力营造校园人权文化氛围——这是实施人权教育的基础条件;教师对当前世界人权理念和现实的自觉体认——这是实施人权教育的本体要素。
潘涌
关键词:人权教育公民社会
论王权主义传统下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与生成被引量:2
2011年
公民社会的生成是现代社会政治体系趋于合理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考量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进度,不仅要看相关民间组织(NGOs)的数量和增长态势,而且重在考察公民个体及其社会意识在促进政治体系良性发展方面的实际作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王权主义视界中的权力本位、臣民意识、民本思想、崇圣观念等传统因素则是现代公民主体以及公民意识生成的内在蔽障。这就要求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克制传统王权主义对公民社会生成的消解,由权力本位转向权利本位、臣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民本观念通向民主观念,逐步实现公民主体重塑和公民社会的生成。
李宝刚刘占虎
关键词:王权主义中国公民社会社会转型

相关作者

王小章
作品数:139被引量:1,244H指数:1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建设 道德 社会 公民权 共同体
罗泉铁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党员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候补 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
杨小敏
作品数:55被引量:36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乡村教师 教师 教育 教育改革 教师政策
李建华
作品数:453被引量:2,623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 伦理 WEB服务 道德情感 政治伦理
张乃和
作品数:47被引量:215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都铎王朝 社会转型 重商主义 英国学派 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