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篇“ 理论建树“的相关文章
恽代英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理论建树与实践活动研究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期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宣传家,是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上,他经过不断学习思考,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观。恽代英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以笔为矛,投身实践,在理论阵地...
周祺颖
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
周剑云的戏剧批评追求及电影理论建树被引量:2
2022年
仅凭电影活动家的身份不足以奠定周剑云“中国电影界的权威者”的地位。电影活动之外,周剑云积极从事剧评实践,追求“有力之剧评”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国剧评的现代转型。周剑云还译介首部影戏专著,撰写首部电影讲义,在电影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建树。活动家之外的批评家、理论家的身份一起建构了他在电影界的权威地位。周剑云的多元身份及其在戏剧批评、电影理论方面的贡献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简贵灯
周恩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建树和历史贡献
2022年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周恩来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农业问题上,周恩来坚持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主张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重视科技兴农和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成果。在农村问题上,周恩来坚持各行各业都应该面向农村,为农业服务;统筹兼顾全国人民生活,适当安排城乡建设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在农民问题上,周恩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关心农民生活,心系农民困苦。
冷玉健杨爱东
关键词:周恩来社会主义建设
瑰玮恣肆的诗艺王国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论公木对中国诗学的多维探索和重大的理论建树
2021年
一、诗人与学者的深度兼容公木是人们熟悉的诗人、文学理论家、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作为“战士诗人”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成为“逐日之夸父”,在大半个世纪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弯弯曲曲的历史道路上,他始终作为一位对光明和真理的执着追求者,在诗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两个领域同时进行着多维而有哲学历史深度的探索。
赵明
关键词:中国诗学文学理论家公木诗艺理论建树
“强制阐释论”的基本立场、理论建树与学术关怀被引量:8
2021年
强制阐释产生的原因、发生的影响以及怎样使当代阐释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强制阐释的误区,一直是“强制阐释论”的问题意识所在。六年来,“强制阐释论”虽然不断深化与调整,但理论首先应当来源于实践、阐释对象的确定性、阐释者的中介地位、公共理性为阐释设定边界等作为其基本立场却没有改变。“强制阐释论”的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对于强制阐释发生原因的深入解析、对阐释伦理的强调、对阐释公共性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中国阐释学思想的总结与借鉴等方面,而学术研究是否还保有科学性与客观性一直是其学术关怀的焦点。
泓峻
关键词:基本立场理论建树
刘伯承的军语翻译理论建树、实践贡献及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领路人,也是军语翻译家。他在军语翻译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军语翻译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军语翻译要紧密结合军队作战和建设的现实需要,坚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准确严谨的质量要求。
杨鲁
关键词:理论建树
“强制阐释论”的基本立场、理论建树与学术关怀
2021年
2014年末,张江先生的《强制阐释论》发表,之后引起学界热烈的反响与强烈的震动。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又发表了他的《再论强制阐释》一文。从《强制阐释论》到《再论强制阐释》,相隔6年时光,其间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发生的深刻变化,相信许多学术中人都会有深切体会。而张江“强制阐释论”的提出以及他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思考,不仅是随着这种变化展开的,而且是生成与推动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分值得关注。
泓峻
关键词:理论建树
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建树和实践发展被引量:10
2021年
习近平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子命题,是法治建设的升级版和中国版,是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方案,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本体以法治中国建设的构成要素、重要命题和基本场域等为主要内容,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论由其必要性、时代性、阶段性和功能性等内容构成,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建树。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论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推崇良法善治、探索新业态新需求、创新社会治理和强调问题导向为突出特征,并通过实践性方案的设计对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延伸。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法治中国建设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实践落地,必须坚持贯彻法治基本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相统一,坚持法治体现社会发展规律与解决中国特殊问题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推动全面守法相统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实践创新相统一,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指标评估、注重法治建设效益与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相统一,才能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不断迈进。
江必新李洋
关键词:法治思想理论建树
《文心雕龙》中的阐释学观念与理论建树
2021年
魏晋六朝文士在阐释理论方面的开拓多有灼见,以《文心雕龙》中的论述最为全面和集中,从中可看到作者“唯务折中”的学术态度和一定程度的理论先进性。在文本层面,刘勰受到《周易》中思维方式的影响,看到了易学爻象的复叠与文本意义形态间的相通,将“深文隐蔚”作为一种高级的创作追求,并提出以“旁通”的方法来体认文章的隐义。在创作层面,其以艺术思维为对象进行剖析,引入了“志气”“神”“意”“言”诸范畴,一方面分析了“言不尽意”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言尽意”的可能性,为辞令的锤炼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接受层面,其探讨了阐释者的主观局限性,提出通过“博观”来积累生产性前见,保证阐释的有效进行,同时承认作者意图的权威性,致力于以各种手段重建作者的原初意图,带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在阐释实践层面,其以“经”为至道,倡导论注在释读经义时,应当充分涉猎前人面对同一文本的探索,在“弥纶群言”的过程中“精研一理”,同时保持向新的历史经验敞开的阐释精神,用新的视角切入经典,“师心独见,锋颖精密”,体现出“通中求变”的观念。
张楚楚
关键词:《文心雕龙》阐释学文本
阅读推广:概念·行为·目的--张怀涛、范并思、徐雁的阅读推广理论建树被引量:2
2021年
张怀涛、范并思、徐雁三位学者在阅读推广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的三条路径:概念研究、行为研究和目的研究,为阅读推广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各自突出的贡献。
杨敏郭培

相关作者

涂光社
作品数:40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庄子》 文心雕龙 徜徉 古代文学
杨玲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理论建树 苏东剧变 第三代领导集体 执政党建设 马克思主义
范湘涛
作品数:24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思政 概论课教学
范贤超
作品数:34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毛泽东 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条件论
泓峻
作品数:86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汉语文学 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 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