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6篇“ 生态约束“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生态约束的皖南山区村庄发展策略研究——以黄山区麻川村为例
- 2024年
-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刚性划定三区三线,践行因地制宜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新时代推进城乡有序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做法。立足于生态约束的视角,以皖南山区村庄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村庄生态红线多、土地碎片化严重等现状,提出从地方特色、生态环境、生产动力、生活设施等多方面的发展策略,深化村庄发展与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协调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以典型的皖南山区村庄——黄山市龙门乡麻川村为例,探索基于生态约束下皖南山区村庄发展规划策略的运用。
- 肖铁桥周灿杨婷
- 关键词:生态约束
- 生态约束下绿色农业全产业链的内涵、逻辑与构建被引量:4
- 2024年
-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正向绿色生态、产业协同的全产业链方向升级。建设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应以生态约束为前提,聚焦大众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通过完善政策及资金等支持体系,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建设数字农业平台,不断开发新业态,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营造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与生态约束的良好格局。
- 王伟王芬
- 关键词:生态约束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逻辑
- 生态约束下山地城镇扩张模式与韧性安全发展路径研究——以京津冀山区为例
- 2023年
- 京津冀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区域城镇发展和灾害防控等方面问题突出。从山地城镇扩张与生态约束的关系出发,明确山地城镇扩张的动力以及城镇化影响下山区典型灾害特征,利用P–S–R模型构建基于山洪灾害防控的京津冀山区生态安全格局,并耦合各城镇扩张压力强度,分析得出生态约束条件下山地城镇扩张的四种模式:生态安全水平较低+低度扩张(包括隆化县等21个城镇);生态安全水平较低+中度扩张(包括迁安市等21个城镇);生态安全水平一般+高度扩张(包括蓟州区等11个城镇);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低度扩张(包括张北县等14个城镇)。由此通过生态导向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区域生态网络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出山地城镇的韧性安全发展路径,以有效缓减山洪灾害的风险性与山地城镇扩张的生态胁迫性。
- 徐嵩倪丽丽王鹤
-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约束生态安全韧性
- 基于生态约束情景下的海口城市扩张动态模拟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土空间绿色转型及生态文明建设是长远之计,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努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南省被列为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城市国土空间建设应朝着集约高效...
- 王菲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情景模拟
- 生态约束、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显著倒“N”型特征,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得出,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一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介于两个门槛值之间,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二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逐步调整生态约束策略、联合实施创新与生态约束激励机制、设定多元政策工具,以期发挥生态约束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双向驱动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 王丽娜
- 关键词:生态约束门槛效应
- 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关键在产业协同创新。当前,学术界对生态约束与区域产业发展、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生态约束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虽然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但产业协同发展要求较为强烈,并有许多大江大河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立足生态约束目标,从顶层设计、产业链协同、要素互补、市场开放共享、平台载体共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推动实现全流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 郝宪印王韧
- 关键词:生态约束黄河流域城市群
- 基于生态约束的新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被引量:1
- 2023年
- 为协调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进农村居民点有效整治分区,本研究以新疆新和县为例,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引力模型及复杂网络等方法,将景观安全格局与社会网络相结合,基于空间分析结果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进行类型划分,并分别提出整治分区策略。结果表明:新和县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异明显,重点保护区、次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非重点保护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6.91%、31.38%、20.47%和11.24%,呈现中部、西部及南部以重点保护区为主,西北部、东南部以非重点保护区为主的空间格局;节点联系度空间分布不均,自城镇中心向外围越来越弱,节点强度高值集中在新和镇附近,节点强度低值分布于各乡镇边缘,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节点分别为21、36、51个和18个;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潜力优化型、控制规模型和搬迁撤并型4种整治类型,面积分别为16.11、17.55、13.83 km^(2)和6.32 km^(2),并根据存在问题分别制定整治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将生态因素纳入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范畴,可为新和县分类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生态安全保障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新思路。
- 尹玉聪王宏卫薛孟琦魏一鸣钱田田余芳瑞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 生态约束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可持续性评估--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
- 在我国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土地利用制度和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户的生计策略既决定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又决定其收入水平。农户选择不同生计策略产生的生计结果和环境影响存在很大差异,探寻可以兼顾生计收益和生态效益的生计策略对于促进农...
- 马成
- 关键词:生计策略可持续性生态约束
- 多重生态约束下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
- 20世纪80年代起,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保护制度相继在崂山地区设立,大量的乡村空间被划入保护区范围。长期以来单方面的约束使得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崂山区特殊的空间格局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分析了...
- 张子榃祁丽艳
- 关键词:乡村
- 生态约束下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研究——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研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生态约束下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本研究选取2010—2019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所辖4个州(海南、黄南、果洛、玉树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不可分的松弛值测算的模型(slacks based measure, SBM)、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 MI)和ArcGIS 10.6软件测评环境规制下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率,分析时空变化趋势及技术进步方向。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全部牲畜存栏量减少13.83%,但大型牲畜存栏量反而增长14.83%。研究区域生态畜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处于波动状态,区域间差异较大,投入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效率起抑制作用。纯牧区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劳动使用、减少大型牲畜存栏量;半农半牧区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草场投入,存栏结构总体更偏向减少小型牲畜存栏量,均与实际牲畜存栏结构变化相违背。在考虑非期望产出不可分的情况下,投入型技术进步偏向逐渐与各地区资源禀赋不相协调,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存栏结构,抑制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建议以草定畜、分区规划、增加生态补偿;季节调节、良种改良、促进畜草资源空间流动;明晰产权、集聚资源、加强畜牧联合体建设。
- 王森熊栗海红商文莉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效率SBM模型碳排放
相关作者
- 徐光平

- 作品数:16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约束 发展趋势与对策 就地城镇化 农村 农业现代化
- 朱孟晓

-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约束 国内价值链 供应链 价值链体系 产业结构
- 张静

-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约束 基于GIS 滇池流域 大数据 隐私安全
- 张洪

- 作品数:104被引量:419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低丘缓坡 房价 房地产 滇池流域
- 王成利

- 作品数:36被引量:3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劳动力 土地流转 三权 生态约束 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