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篇“ 用药风险“的相关文章
- 西安市居民镇静催眠药物用药风险“知识-态度-行为”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居民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自愿参加调研且年龄≥18岁的西安市常住居民,且近3个月内服用过镇静催眠药物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及线下发放纸质问卷调查,按照人口学特征不同项目分类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982份,回收有效问卷1769份,有效回收率为89.25%。受访者用药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37.28±11.47)分、(23.61±11.02)分、(45.41±12.35)分;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工作状况不同的人群用药知识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月收入、医疗保障,不同的人群用药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状况不同的人群用药行为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市居民镇静催眠药物安全用药态度与行为良好,但相关用药知识欠缺,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工作状况是其用药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
- 徐焕春拓小瑞许雄博
- 关键词:镇静催眠药物知识-态度-行为用药风险人口学特征
- 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8例高龄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存在PIM,分为PIM组和非PIM组。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高龄慢病患者PIM的风险因素,利用AIC准则决定最优Nomogram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训练集、验证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分别为0.786、0.768;训练集、验证集校准图显示,Brier得分分别为0.164、0.1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4.405(P=0.883)、χ^(2)=6.645(P=0.674),说明两组的实际曲线和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龄慢病患者PIM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20%~94%、30%~94%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可有效、便捷地预测高龄慢病PIM患者,为临床早期识别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 王娜尚伟林凤梅王小庆胡秀萍
- 关键词:高龄列线图
- 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风险防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时间为2022年3月-2024年2月,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研究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学服务,研究组接受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风险(从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发生情况方面判断);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QLQ-C30)];并比较两组患者对药学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错误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降低用药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吕佩芳彭风慧
- 关键词:肿瘤化疗药学服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满意度
-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卡马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和用药风险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卡马替尼不良事件(AE)信号,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报告比值(ROR)法、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多项伽马泊松分布缩减(MGPS)法和贝叶斯置信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分析2020年第2季度~2024年第2季度卡马替尼相关数据的风险信号强度。结果检索到卡马替尼AE报告2050份,发生AE5772例次;AE发生时间中位数为31d;严重AE占比57.56%;阳性信号共涉及26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位列前3位的分别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以及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死亡、外周肿胀、疲劳等AE发生频次较高;在发生强度排名前20位的AE中,新的AE占30%(6/20),如声带瘫痪、肝细胞溶解及食管狭窄等。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卡马替尼用药评估,并加强用药监护,从而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王莎梁伟意
- 基于FAERS数据库对舒尼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和用药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舒尼替尼不良事件(AE)信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报告比值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分析FAERS数据库2006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舒尼替尼的数据风险信号强度。结果检索到舒尼替尼AE报告35720份,阳性信号310个;大多数AE发生在用药后30 d(39.71%);严重AE占76.37%;阳性信号共涉及27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前3位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和各类检查;死亡、腹泻、疾病进展和疲劳等发生频次较高;发生强度前20位AE中,新的不良反应占65%,如肿瘤破裂和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弥漫性增殖等。结论应完善舒尼替尼用药评估,加强用药监护,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 李素素马曾庆吴连平赵欣
- 关键词:舒尼替尼
- 驻马店市居民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居民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4—12月运用随意抽样方法选取驻马店市1个行政区、9个县区的439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居民用药行为风险KAP调查问卷》评估居民用药风险,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居民用药KAP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39份,其中有效问卷40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92.26%(405/439)。调查对象中女性占比(57.28%)较高,以19~34岁(59.51%)为主,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2001~4000元(28.64%),城镇居民(51.85%)为主,主要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82.72%),受教育程度以本科(53.83%)为主,工作状况以在职(61.23%)为主,职业以学生(28.89%)为主。居民用药知识平均得分为(55.74±15.72)分,整体评分为优秀;50岁以上、偏低月收入(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初中)、自由职业的居民用药知识得分均高于其余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用药行为平均得分为(53.34±8.83)分,整体评分为良好;不同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的居民用药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用药态度平均得分为(32.67±6.09)分,得分优秀22名(5.43%),良好160名(39.51%),有待提高160名(39.51%),整体评分为良好;不同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的居民用药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收入、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和职业均为居民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工作状况为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和职业均为居民用药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月收入、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和职业均为居民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月收入、职业均为居民用药态度的
- 吕景娣付凯陈新蕾张颖刘建营张祎郭灿璨王永辉
- 关键词:问卷调查用药风险用药知识用药行为影响因素
- 韶关市居民用药风险的KAP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韶关市居民用药风险的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安全用药科普宣教的精准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的方式,调查韶关市居民用药风险的KAP现状,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居民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44.64±13.35)分、(55.17±12.33)分,评价均为“良好”,但用药教育态度平均得分为(32.59±6.93)分,评价为“及格”;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居民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险状况是影响用药知识的主要因素,居民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是影响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居民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用药教育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韶关市居民的用药知识和行为较好,但对用药教育的态度有待加强,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开展安全用药科普宣教工作。
- 谭仁飞谭本仁林晓春黄艳婷马延蕾
- 关键词: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用药风险
- 福建地区常住居民用药风险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及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福建地区常住居民用药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了解福建地区常住居民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相关因素,为开展安全用药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星调查问卷获得相关信息数据,以多中心研究形式,对本地区常住居民用药行为现状及风险水平进行大样本调查。结果共收集问卷571份,有效问卷506份,认知、态度、行为最终平均得分分别为(46.89±17.97)分、(30.56±9.75)分、(56.19±12.20)分,认知优秀,行为良好,态度有待提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合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用药认知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月收入、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影响用药态度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影响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状况、职业、居住地。结论通过对福建地区常住居民用药风险的KAP调查分析发现,男性、低学历人群、低收入人群存在的用药风险相对偏高,对安全用药宣教活动有较高渴望,是我们今后开展相关工作的重点方向。
- 黄晨璐孔祥军贾文仙李明东江明义曾顺陈语彤高凡吴箫佟春香
- 关键词:用药风险用药安全
- 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强化干预对中西多重用药患者潜在用药风险的干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强化干预对中西多重用药患者潜在用药风险的干预效果,以比较与常规药学服务相比是否能够降低用药风险和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20—2022年期间接受中西多重用药相关药学服务的住院患者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共计10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多重用药治疗。根据药学管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学服务。观察组接受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干预服务。采用医院自制的用药风险评分评价方案进行用药风险评估。比较两组的药物相关问题发生率,包括药物过量、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疗效不理想、依从性差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用药风险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强化干预服务在降低中西多重用药患者的潜在用药风险和减少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了药学团队在优化用药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 张虹夏婵娟谢利亚孙张弛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干预用药风险
- 一种用药风险预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药风险预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疾病预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患者的关联数据集并对历史患者的关联数据集中各数据分类处理,得到药物数据集、药物基因数据集和患者数据集。提取...
- 陈欣曾敬富吴彭春杨雯段奉元杨鑫锐
相关作者
- 裴丽

- 作品数:22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风险 安全用药 门诊
- 罗艳

- 作品数:45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药风险 医院门诊
- 张冰

- 作品数:901被引量:6,062H指数:34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关联规则 META分析 药物警戒 菊苣
- 黄显金

- 作品数:21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风险 医院门诊 抗菌药物
- 王俊全

- 作品数:51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处理法 家畜饲料 中药丹参 丹参 药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