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1篇“ 男主人公“的相关文章
孤独命运的两种书写——《文城》与《一日三秋》主人公形象比较
2022年
余华的《文城》与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同为2021年新作,二人同为在新时期文坛上成绩斐然的作家,在新作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走”与“寻找”的故事,其选取的主人公都是成长过程中沉浸在无人可言说状态下的“孤独者”,在遇到生命中重要的女性之后,勇敢地做出了“出走”的选择,为摆脱孤独的处境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就结果而言,余华用中国传统伦理缓解了林祥福的孤独,暂停了他的寻找;刘震云则将陈明亮置于现实的荒诞中,既被伦理抛弃、又被宗教拒之门外,因而只能处于“出走——寻找”的无望循环当中。无论结果如何,林祥福与陈明亮都是为摆脱自己孤独的生命状态而出走的勇敢者。
古小冉
关键词:余华
从弗洛姆自由观视角解读《幸运的吉姆》主人公的自由之路
金斯利艾米斯小说幸运的吉姆在展现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年轻人的愤怒与幻灭的同时也蕴含着艾米斯对像他这样陷入困境的英国年轻人仍然持积极的态度。本论文以弗罗姆自由理论中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个核心概念为基点,以弗洛姆的自由理...
陈颖
关键词:弗洛姆消极自由
社尼·绍瓦蓬代表作《魔鬼》中的文学典型分析——以主人公乃赛为例
2022年
文学典型是时代文学的选择,在社会矛盾和痛点中应运而生。《魔鬼》的主人公乃赛就是个典型,他是社尼·绍瓦蓬笔下的“魔鬼”,代表着众多正直、富有同情心、敢于向旧势力提出挑战和冲击的叛逆者。作者通过描写乃赛在激烈的思想冲突和实际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生动、真实、丰满、可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把握。乃赛的故事反映着时代、触动着心灵。
刘琦
关键词:魔鬼文学典型
主人公的不同看冯梦龙笔下的妓女从良小说——以秦重与李甲为例
2021年
秦重的身世与卖油郎身份的社会地位使他娶妓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小,加上情真义重、忠厚老实、聪明独立,是个值得托付的可靠对象;李甲位居社会上层,面临种种舆论与压力,且软弱无能、容易意志动摇,克服不了爱情之路的困难,与杜十娘终成悲剧。秦重与李甲体现着莘瑶琴与杜十娘从良标准的不同。从良结果一喜一悲,体现了冯梦龙对妓女从良出路的理性思考和对互相尊重、自由自主爱情的期待。
韦沛沛
对《红字》主人公亚瑟·丁梅斯戴尔的历史原型分析
2020年
纳撒尼尔·霍桑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红字》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红字》发表后的一百多年时间中,各个国家的学者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鉴于史料缺乏,我国鲜有学者从历史角度对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亚瑟·丁梅斯戴尔的历史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使用历史传记的研究方法试图对比约翰·科顿与小说主人公亚瑟丁梅斯戴尔的异同。
菁菁姚鹏
关键词:《红字》霍桑
失败的浪漫英雄——论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具有自传性,与作家本人相似的经历和性格特征。因此,比起小说中的其他因素,主人公更能直接、强有力地体现作家本人所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
白醇丹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男主人公浪漫
文献传递
欲望宣泄与重归理性——《扶桑》主人公人格结构探析
2019年
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人格结构论,来研究主人公克里斯性格的成因与故事走向的必然性。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克里斯在小说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具象化表达。第三部分着重论述克里斯在受到内心制约后导致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以及结局中体现出的深层次意味。
李一晗
关键词:恋母情结
彷徨与呐喊——《洛丽塔》主人公亨伯特的精神困境书写
2019年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洛丽塔》是作者纳博科夫借以批判和抨击社会现实的有力武器。小说通过描写"乱伦"这一母体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并以此特殊强烈的方式来揭露战后西方社会的混乱和人的精神荒原。该小说的主人公从始至终总身陷恐慌、彷徨、消沉等精神困境之中不能自拔。本文首先论述亨伯特精神困境的种种表现,进而探索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文章最后指出亨伯特无助的彷徨和无声的呐喊是资本主义世界悲剧的体现,要避免悲剧的重演,唯有健全病态的社会制度。
项云光
关键词:《洛丽塔》亨伯特彷徨呐喊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 ——主人公的身份建构研究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作为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作家,宗教、种族以及对黑人的态度问题永远萦绕在其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里。本论文拟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福克纳创作的《八月之光》中主人公克瑞斯莫斯...
李玉文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建构话语权
性气质理论视角下《典型的美国佬》与《爱妻》主人公研究
2019年
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在两部小说《典型的美国佬》(1992)和《爱妻》(2005)中分别描述了二战以后第一代华裔性拉尔夫·张和第二代华裔性卡内基·黄在美国的曲折经历。本论文借用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的性气质理论,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两方面探讨了两位主人公性气质性征及其衍变,揭示了他们在中美两种文化影响下遭遇的性气质危机。分析表明,性气质受制于种族、文化等因素,在现代美国,导致华裔性气质危机的根源仍无法消除,因而华裔个体并不总是能够通过改变自我性气质来克服性气质危机。
杜丽霞杜玲李超
关键词:男性气质

相关作者

艾庆华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研究主题:《藻海无边》 绵绵 心灵 悲剧人生 男主人公
韩宝民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男主人公 英语语言教学 听力实践 英语 语言教学
黄峥峥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教辅书 男主人公 全新版《大学英语》 口语测试 反拨作用
翟小娜
作品数:61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虹影小说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文学 电影
石竹青
作品数:71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新媒体时代 美学 电视 电视节目主持 电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