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87篇“ 画像“的相关文章
- 浅析徐州白集汉画像石墓的建筑特质
- 2025年
- 白集汉墓位于徐州市贾汪区,是一座典型的汉代画像石墓,反映了徐州及其周边地区东汉中晚期汉墓的具体面貌、发展以及演变等。由于发掘年代久远,研究资料不足,该文对白集汉墓进行了重新测量、调研,并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合实地调研测量数据和原有数据,与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汉墓进行对比,对白集汉墓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画像石配置、汉代尺度提出新的看法与思考,试图对白集汉墓所蕴含的汉画像石墓的建筑特质、发展与演进等进行提取与分析。
- 张明皓黎海宁张敬尧栾宸
- 关键词:汉画像石墓
- “地下理想家园”的营造——汉画像石农耕图功能新探
- 2025年
- 作为汉代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画像石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一些与农耕相关的图像。这些画像石农耕图,其性质并非技术图绘,而主要是一种丧葬用品,本质上同陶仓等丧葬明器一样,用来满足墓主在地下世界的需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的变化紧密相关,又与灵魂不死、孝观念的变化与广泛传播有直接关系,而汉代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初步定型与牛耕的普及,则为画像石农耕图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农事元素进入画像石与丧葬系统,与“农为天下之大本”的理念相互辉映,反映古代中华文明的农耕文明特质。
- 王加华
- 关键词:画像石随葬品
-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者画像构建
- 2025年
- 目的构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者画像,挖掘该专业学生线上学习特点,以达到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方法将我院140名学生的虚拟仿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形成高投入型学习者、中投入型学习者、低投入型学习者3类学习者。不同类型学习者在任务点完成进度、试题完成进度、平台使用时长、试题练习时长、回答问题次数、参与讨论次数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投入度高的学生期末成绩明显较好;试题练习时长、试题完成进度、平台使用时长显著影响学生期末成绩。结论虚拟仿真教学中不同类型学习者特征存在差异,并显著影响学习效果。建议开发更多针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并提升学生在实训中的参与度。
- 刘纪元申洁张宜佳
- 《我的“自画像”》写作指导
- 2024年
- 【习作提交】我的“自画像”我的名字叫张秀敏,今年9岁,大家都说我是一个活跃大方、个性十足的女孩。我很爱看书,只要没事干,我就整天抱着书没完没了地看。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吃饭时看,睡觉前看……爸爸妈妈怕我看坏眼晴,不让我看,可我仍然偷偷地找时间看。因为书看多了,我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作文还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评讲呢!
- 蒋晶晶
- 关键词:作文水平评讲自画像写作指导范文
- 一种人脸识别画像采集装置
- 本发明涉及人脸画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画像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和防护机构,支撑杆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中部处,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的后侧中部通过阻尼铰接件与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防护机构...
- 胡光铁 李海 唐经纬 曾惠峰 李驰 姚子仲 庞土州 郑建华 万义
- 徐渭画像的塑造与传播
- 2024年
- 徐渭艺术的接受与传播有多种渠道,其画像的滥觞与广泛远播是传统渠道之外的另类表现。诸本徐渭画像的塑造,折射出明清学术视野中对徐渭的关注与追慕,是明清时期徐渭及其艺术受到激赏的一个缩影。在画像的品鉴与传播中,向璿、法式善、全祖望、洪亮吉、翁方纲、梁同书和叶衍兰等人多是学者、诗人,他们对于徐渭画像的关注大多源于对徐渭本人品格及艺术的推崇。通过对从明清时期徐渭画像的塑造与传播途径及相关现象的分析,大抵可勾画出非画家领域对徐渭本人的接受与认同状态,亦可从另类视角看出徐渭艺术在明清时期的影响与传播情况。
- 朱万章
- 关键词:画像自画像
- 一种用户画像数据监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画像数据监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数据收集:获取用户的相关数据,包括个人信息、行为数据、兴趣偏好;S2,数据分析:利用智能算法对收集到的用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用户的特征信息和画像信...
- 王燕
- 浅析徐州狩猎图汉画像石
- 2024年
-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现代考古史上徐州出土了大量的汉画像石,记载了两汉时期建筑、出行、车马、瑞兽、乐舞、农耕纺织、狩猎的景象,生动地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特征。文章阐述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及分类,总结了当前出土的徐州汉画像石具体情况,从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生产价值和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讨论徐州狩猎图汉画像石的价值体现。
- 臧静
- 关键词:汉画像石
- 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
- 2024年
- 汉画像石展示了汉代造型艺术的风格和水平,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展现出来的高超的线条表现语言、概括的剪影化轮廓、夸张与变形的形象特征和平面化的构图方式既是汉代艺术家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也受到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审美形象多样,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申玉杰
- 关键词:汉画像石造型艺术中国画平面化
- 画像石中“异化的鱼”
- 2024年
- 鱼的形象在汉画像石中时常得见。本文关注于画像石中“异化的鱼”,这种根荄于时人关于生与死、幽明[1]与升仙观念之上所呈现出的图像。在这些画像石中,鱼可以成为水中灵驹,可以人首鱼身,可以生翅,可以长脚。这诸多异化图像的背后,承托着古人的不同希冀。鱼可为食、为祀、为业。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 倪葭
- 关键词:画像石《汉书·地理志》
相关作者
- 高新波

- 作品数:691被引量:2,093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图像 人脸 训练样本集 画像 视频
- 王楠楠

- 作品数:12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人脸 画像 图像 样本集 人脸检索
- 李洁

- 作品数:309被引量:5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图像 人脸 画像 样本集 极光
- 朱明瑞

- 作品数:42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画像 人脸 样本集 图像 人脸检索
- 朱存明

- 作品数:52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汉画像 审美文化 艺术 审美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