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疣荔枝螺“的相关文章
一种荔枝降压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荔枝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提供荔枝浆液,上述浆液为荔枝去杂后的匀浆;提供至少一种蛋白酶对上述浆液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提供超声波辅助上述酶解;提供脱苦和纯化处理上述酶解液...
金火喜梁建灏谢辉尹啸杨立业曲有乐
文献传递
一种荔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新鲜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为起始材料,经水煮,脱壳取肉,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过后,以碱水提取,乙醇沉淀,蛋白酶酶解,大孔树脂脱色,超滤后获得...
崔秀灵唐飞许瑞安殷虹黄光华
文献传递
荔枝胚胎及早期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早期发育进行了研究,记录了荔枝各个发育时期的特征和生长数据。研究表明,在温度27~28℃条件下,荔枝受精卵在卵囊内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担轮幼虫期和膜内面盘又重启,最后出膜进入卵囊外浮游幼虫期,全程需要14 d。在卵囊外浮游幼虫平均每天生长16.35μm,经历25 d左右变态成为稚,随后一直营匍匐生活。本研究结果为荔枝的人工繁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
关键词:疣荔枝螺繁殖生物学早期发育胚胎幼虫
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实验开展了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室内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体包括亲人工促熟蓄养、卵囊采集、孵化、幼虫培育、变态和采苗等技术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后期面盘幼虫对不同附着基的喜好选择性实验,以及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雌分批产卵,单个雌平均每次产出受精卵为61 750粒;在水温27~29℃时,面盘幼虫经过20d左右的生长发育,壳长达到约600μm,此时开始附着变态,由浮游生活转变为底栖生活;附着后10 d左右变态为稚。后期面盘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性实验表明,固着牡蛎苗的栉孔扇贝壳和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是稚理想的附着基。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附着变态期间,自然光照有利于幼虫附着变态;同时,连续投喂糠虾肉糜可显著提高幼虫变态率和稚成活率。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荔枝产业化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
关键词:疣荔枝螺附着基附着变态
荔枝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随机抽取100只同龄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开展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实验选取并测量了壳长(X1)、壳宽(X2)、壳厚(X3)、壳口长(X4)和壳口宽(X5)等5项形态性状以及体质量(Y)和软体部质量(Z)等2项质量性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荔枝各项性状间的相关均呈极显著(P<0.01)。通径分析表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直接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壳长(0.459)>壳宽(0.277)>壳厚(0.209)>壳口宽(0.140);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220),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9.714+0.220X1+0.204X2+0.195X3+0.151X5。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
关键词:形态性状质量性状软体部疣荔枝螺
荔枝抗乙肝病毒有效成分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依然是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乙肝疫苗、核酸类似物以及干扰素等抗乙肝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药物毒副作用较高,停药易复发,特效药...
唐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疣荔枝螺抗病毒活性HBV转基因小鼠
一种荔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新鲜荔枝(Thais clavigera Kuster)为起始材料,经水煮,脱壳取肉,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过后,以碱水提取,乙醇沉淀,蛋白酶酶解,大孔树脂脱色,超滤后获得...
崔秀灵唐飞许瑞安殷虹黄光华
文献传递
基于COⅠ基因对温州沿海岛屿荔枝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荔枝(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荔枝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得到158条长度为672bp的序列,A、T、C、G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3.0%、38.4%、17.4%和21.2%。共检测到保守位点562个,变异位点108个,其中包括简约信息位点57个,单突变位点51个。所有个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8 0±0.029 7,单倍型多样性为指数Hd为0.978±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度为5.328。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5 7~0.011 1之间,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 7~0.010 8之间,不同荔枝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霓屿岛和大竹峙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小,洞头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大。共检测到102个单倍型,大部分单倍型聚合为一支,没有形成明显的区系结构,各个岛屿的荔枝存在基因交流。
吴晓雯余海陈青萍彭欣张华伟张永普
关键词:疣荔枝螺线粒体DNA单倍型
一种荔枝降压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荔枝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提供荔枝浆液,上述浆液为荔枝去杂后的匀浆;提供至少一种蛋白酶对上述浆液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提供超声波辅助上述酶解;提供脱苦和纯化处理上述酶解液...
金火喜梁建灏谢辉尹啸杨立业曲有乐
文献传递
海洋荔枝体外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17年
荔枝是福建海域常见食用类,古方记载和民间长期食用证实具有良好药用价值,但国内外对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福建海域荔枝(Thais clavigera)为研究材料,从荔枝消化腺部位获得抗癌组分E-EA-2,通过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6-溴靛红(6-bromoisatine),分子结构式C_8H_4BrNO_2.E-EA-2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CF-7、人肝癌QGY-7703细胞增殖,药物浓度高于40μg/cm^3时,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E-EA-2能诱导肝癌细胞QGY-7703发生PARP蛋白剪切,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使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同时,E-EA-2使MCF-7细胞核产生固缩,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E-EA-2对肝癌细胞QGY-7703的IC50为46μg/cm^3,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为28μg/cm^3,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主要是以促凋亡方式实现的.
张芳杨善军王昭凯杨隆河吴鹏胡凡于贤文林祥志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疣荔枝螺抗肿瘤活性

相关作者

韩雅莉
作品数:106被引量:608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分离纯化 纤溶酶 纤溶 地鳖虫 牡蛎
王新红
作品数:106被引量:962H指数:2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PAHS 有机氯农药 苯并(A)芘
周小朋
作品数:10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研究主题:疣荔枝螺 三丁基锡 牡蛎 僧帽牡蛎 微粒体
施华宏
作品数:95被引量:554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塑料 胚胎 三丁基锡 爪蟾 致畸
吴水平
作品数:65被引量:578H指数:1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多环芳烃 大气颗粒物 PM10 沉积物 PA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