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3篇“ 疾控人员“的相关文章
泰州市姜堰区基层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泰州市姜堰区基层人员科研能力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方法:通过“问卷星”APP对该区153名基层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75%的调查对象开展科研活动的意愿为“一般”,63.40%的调查对象认为单位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一般”。0.65%的调查对象近5年申报过科研课题,9.15%的调查对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近5年年人均发表论文0.03篇。综合科研能力平均得分37.93分/60分,科研专题培训需求平均得分2.71分/4分,69.28%的调查对象对科研培训的需求为“需要”或“非常需要”。结论:姜堰区基层人员需要实施有特性的科研激励政策;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养科研技术骨干,定期组织开展科研专题培训;要建立健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提高机构管理者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科研工作投入,鼓励基层人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转化科研成果等;要加强技术协作,组建科研工作合作团队,建立数据资料、设备和人员等资源共享机制。
茆心雨高娟顾广明茆青松
关键词:疾控人员
山东省地市级人员工作偏好研究:基于离散选择实验
2024年
目的:探讨地市级病预防制中心人员的工作偏好,为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线上调研山东省6个地市级机构的455名工作人员,利用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数据,并计算支付意愿和相对重要性。结果:混合Logit模型中,收入、福利水平、编制、工作量、群众的认可与尊重、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机会均对人员的工作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编制(β=2.636)和收入(β=0.083)等保健因素较激励因素影响程度大。潜在类别模型显示,相对年轻、月收入较低的人群更重视收入;年龄较大、月收入较高的人群更重视编制。结论:地市级人员偏好有编制、收入较高、福利水平很好、群众认可且尊重、工作量少、个人职业发展机会较多和培训机会丰富的工作。建议合理制并动态调整编制总量,平衡编制内外工作条件的差异;增加对的财政投入,改善薪酬绩效体系;同时重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多种手段共同激励人员发展;对不同类别的人员采用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妥泽贵陈思思陈亦萱严豪石学峰
关键词:疾控人员偏好研究
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人员慢性病防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人员慢性病防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中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1.8%的被调查者反映所在机构未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PSM结果显示,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人员慢性病防能力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向效应(P<0.01)。结论 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能有效提升人员慢性病防能力,但目前各级机构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建议将学习型组织建设纳入机构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中,形成长效机制,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诸葛瑞倩高一冉吴群红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人员
深圳市宝安区基层人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原因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基层病预防制()人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原因,为缓解其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机构20名基层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探讨基层人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原因。结果深圳市宝安区基层人员存在轻微职业倦怠表现。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聘用形式、科室的基层人员职业倦怠表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岗位类型、单位类别、职称方向和在岗时间的访谈对象在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原因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基层人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原因存在差异,应从重视基层人员职业价值培养、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合理为社康人员减负、推动基层人员轮岗等方面提出缓解基层人员职业倦怠的方法策略。
许平鲜敏毛阿燕彭紫怡黄仲跃夏千航郭黛瑶方青
关键词:职业倦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心理韧性对心理困扰的影响: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病预防制中心工作人员(简称“人员”)在重大传染病时期承担疫情防工作,因此面临着较高的心理困扰风险。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和职业倦怠是心理困扰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探讨人员心理韧性、职业倦怠和心理困扰的现状及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9-10月间,对北京地区全体人员开展横断面调查,共计17个单位(其中市级1个、区级16个)2 228名人员填写问卷。选用基本情况问卷、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中文版凯斯勒心理患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下心理韧性、职业倦怠和心理困扰得分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三者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人员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R 4.2.0统计分析软件中“mediation包”对心理韧性-职业倦怠-心理困扰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共发放问卷2 228份,有效问卷2 022份,有效率为90.75%。人员心理困扰得分为13.00(8.00,24.00)分,1级、2级、3级、4级心理困扰水平的人数分别为358(17.71%)、546(27.00%)、362(17.90%)、756(37.39%)人。心理韧性得分为24.00(20.00,30.0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38.00(25.00,50.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职业倦怠、照顾老人情况、患慢性病情况和月收入是心理困扰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与心理困扰相关(P <0.05)。制一般人口学特征变量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倦怠总分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困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439(95%CI:–0.483~–0.397),总中介效应贡献率为60.89%。职业倦怠的两个维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困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
王漪洁李薇赵婕汤檬刘芬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理韧性职业倦怠心理困扰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员的职业认同建构——以浙江系统“我的战疫故事”话语分析为例
2023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员奔赴一线,英勇抗疫。人员通过重述“我的战疫故事”,明确和调整职业的角色、行为和规范,重申和强调职业的理念、情感和价值。近两年出现了一些人员职业认同的调查分析研究,但未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下人员的话语实践。本文选取了浙江系统内“我的战疫故事”征文为话语文本,进行甘姆森建构式话语分析,研究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下,人员如何通过重述抗疫经历建构职业认同。研究发现,人员通过明晰职业角色、专业规范和职业素质,强调职业使命、群体认同和自我实现,以及从群众认可、团结协作、未来展望中,在职业、自我、社会等三个面向建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职业认同。
裘必文
关键词:疾控话语分析
人员职业倦怠潜在剖面分析及与工作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对(CDC)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识别不同的职业倦怠类别,探讨工作特征各维度与职业倦怠类别间的独立效应。方法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GS)、工作特征量表和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943名人员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识别人员职业倦怠潜在类别,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工作特征各维度与不同职业倦怠类别间的独立效应。结果人员职业倦怠存在3种类别:低倦怠型(Ⅰ,54.7%)、高倦怠型(Ⅱ,24.1%)和成就感低落型(Ⅲ,21.2%)。高工作反馈、高工作意义是个体进入高倦怠型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61;OR=0.612),高工作负荷、高工作对个体制及情绪表达的要求是个体进入高倦怠型组的独立风险因素(OR=1.693;OR=1.770);高工作自主性是个体进入成就感低落型组的独立风险因素(OR=1.810),高工作对个体制及情绪表达的要求是个体进入成就感低落型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82)。结论人员可区分出3种潜在职业倦怠类别,工作特征不同维度与潜在职业倦怠类别间存在独立效应。
蒋莉莉吴柳柳徐新阳张晓荣曹枫林辛育恒
关键词:职业倦怠疾控人员
从新冠防人员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伦理挑战
2023年
人员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伦理问题和挑战。通过对来自10个省份的一线人员进行质性焦点组访谈,围绕人员在新冠防中的主要职责任务,从流调溯源、信息共享与发布、隔离管和社区防和新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对人员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所面临的伦理学挑战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为未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从数据的分享与利用,科学防的全面理解以及提升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与伦理学支持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慧熊华仪丛亚丽
关键词:疾控人员伦理挑战
河北省基层人员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现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背景]基层人员承担着繁重的病预防制工作,易出现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等健康问题。[目的]了解基层人员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现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高危因素组态类型,为有效干预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县(区)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60名工作人员为样本,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内容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fsQCA 3.0软件,运用fsQCA方法分析识别其高危因素组态。[结果]基层人员的职业紧张、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2.69%、44.25%、47.96%。有婚史的婚姻状况是基层人员产生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的必要条件(必要性数值分别为0.911、0.939、0.933)。产生职业紧张的高危因素组态主要表现为“自身提升型”和“病负担型”,产生焦虑的高危因素组态为“病负担型”和“经济-病负担型”,产生抑郁的高危因素组态为“病负担型”“经济-病负担型”和“自身提升型”。职业紧张、焦虑、抑郁组态总体一致性分别为0.941、0.820、0.774。“自身提升型”主要体现了个人在工作要求和晋升方面的压力;“病负担型”反映了慢性病会对人员心理状态造成影响;“经济-病负担型”不仅反映了慢性病造成的影响,也体现了资金支持对工作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结论]河北省基层人员的职业紧张、焦虑、抑郁检出率均较高。基层人员职业紧张、焦虑、抑郁是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杨孟茹李建国赵俊琴杨立新董秋颖赵春香
关键词:疾控人员焦虑抑郁
山东省县级人员工作压力和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研究背景县级病预防制中心(以下简称“县级”)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现场反应人”,人力是增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关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
李梦华
关键词:心理韧性焦虑症状

相关作者

王永伟
作品数:78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风险评估 噪声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ALAD基因多态性
李颖
作品数:73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传染病 传染病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袁华晖
作品数:27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吸烟 地方性氟中毒 SARS 美容店 循环系统疾病
李建国
作品数:89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尘肺 尘肺病 农村居民 影响因素 胶粘剂
赵春香
作品数:116被引量:6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尘肺 尘肺病 不确定度 工作场所空气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