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篇“ 直肠悬吊术“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直肠悬吊在完全性直肠脱垂中的个体化应用及体会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为16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及联合其他式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单纯行腹腔镜直肠悬吊,6例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冗长结肠切除,3例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2例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冗长结肠切除+肛门环缩。结果:16例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后2~3 d肛门排气,住院6~12 d,平均(8.0±1.8)d。后随访8~60个月,均未见复发,16例患者后排便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结论:以腹腔镜直肠悬吊为基础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陈伟王海鹏艾常华
关键词:完全性直肠脱垂腹腔镜检查直肠悬吊术
经肛门直肠悬吊结合PPH治疗环状脱垂痔伴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结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慢性便秘的手疗效。方法选取80例Ⅲ、Ⅳ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PH,观察组采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PPH,比较两组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后3个月脱垂痔治疗有效率、后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伴有明显便秘症状时改善效果更好(P<0.05);后3个月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内套叠改善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结合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痔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单纯PPH效果好,环状脱垂痔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短期便秘症状改善明显。
谢勇涂经楷肖明盛冯虎翼李元君
关键词:脱垂痔直肠黏膜内脱垂便秘悬吊术
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直肠悬吊治疗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2020年
目的观察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直肠悬吊治疗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直肠悬吊治疗的53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后随访1~5 a,中位时间2.6 a。观察患儿肾积水与输尿管反流、尿失禁、尿流动力学(UDS)检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前后患儿美国医疗保健政策与研究机构(AHCPR)尿失禁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手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分别为(21.35±2.62)、(7.57±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后未出现新发肾积水病例,肾积水患儿较前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较前减少,患儿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大于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出现3例(5.7%)泌尿系结石,6例(11.3%)泌尿系感染,未发现膀胱穿孔和肿瘤。结论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直肠悬吊能有效改善NB患儿膀胱功能,保护上尿路,缓解尿失禁情况。
刘宁张谦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悬吊术膀胱扩大术尿流动力学
腹腔镜下直肠悬吊联合会阴部手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直肠悬吊联合会阴部手应用于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前及后3个月直肠肛管功能指标[直肠黏膜感觉阈值(RSTV)、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功能长度(ACFL)]、排便情况(Wexner便秘评分、Vaizey失禁评分、排气/排便准确辨别)变化。结果后3个月时,RSTV水平明显高于前[(52.1±7.4)mL vs(48.3±6.2)mL],而ARP、ACFL水平及排气/排便准确辨别率则明显低于前[(48.9±6.6)mmHg vs(53.5±7.0)mmHg,(15.5±2.6)mm vs(17.2±2.3)mm](P<0.05);Wexner便秘评分、Vaizey失禁评分、排气/排便准确辨别率明显高于前[(7.6±2.0)分vs(6.1±1.8)分,(9.8±2.6)分vs(7.1±2.4)分,77.8%(14/18)vs 33.3%(6/18)](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悬吊联合会阴部手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与安全性均较为理想,有助于促进患者后解剖及功能恢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张西玲惠瞳张欣郭萌军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悬吊术会阴部手术完全性直肠脱垂
腹直肌前鞘直肠悬吊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行直肠悬吊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重度直肠脱垂的老年患者行自体腹直肌前鞘直肠悬吊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例患者后发生切口出血,所有患者无复发,后症状消失,切口甲级愈合。结论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行直肠脱垂悬吊治疗直肠脱垂效果好,是一种经济、简单、安全的手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郭俊吉
关键词:直肠脱垂直肠悬吊术
经腹碳绳U形缝合直肠悬吊治疗成人Ⅲ度直肠脱垂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腹碳绳U形缝合直肠悬吊治疗成人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成人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经腹碳绳U形缝合直肠悬吊治疗.结果:30例患者痊愈29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后无肠梗阻、泌尿生殖功能障...
刘琴远胡阶林胡饶
关键词:直肠脱垂
腹腔镜直肠悬吊直肠脱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4例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分析该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时间为1.2 h,平均中出血量为15 m L,平均住院时间为8 d,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8%。结论:采用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直肠脱垂,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陈健健
关键词:直肠脱垂疗效
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盆底修复直肠悬吊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选择接受盆底修复直肠悬吊治疗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52例,根据不同手方式分为两组,A组(n=28)实施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B组(n=24)实施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在前及后的第6、12、24个月时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直肠脱垂程度、便秘程度、大便失禁程度,并对复发例数、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直肠脱垂症状消失,随后脱垂症状逐渐加重,而B组在后第24个月时症状趋于稳定。后便秘的变化情况与直肠脱垂一致。后第6个月时两组控便能力均逐步改善并于后第12个月时恢复最佳,后第24个月A组控便能力有所减低,B组趋于稳定;后第24个月时A组有4例复发,B组无复发患者。两组I~Ⅲ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结论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的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
张剑锋魏东赵艇张远耀蔡建
关键词:直肠脱垂腹腔镜检查直肠悬吊
涤纶补片经腹直肠悬吊在重度直肠脱垂中的应用
2014年
为探讨应用涤纶补片行经腹直肠悬吊治疔重度直肠脱垂的疗效,回顾应用涤纶补片行经腹直肠悬吊治疗的15例重度直肠脱垂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手时间1.6~2.6h.中出血量50~100ml。后除2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外.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9.5d。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均肛门功能良好,排便通畅。结果表明,涤纶补片经腹直肠悬吊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疗效确切,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杜斌斌杨熊飞张维胜王小英王涛冯丽莉李德芳史新亮
关键词:直肠脱垂涤纶补片疗效
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先探查直肠游动情况及盆底腹膜松弛程度。联合直肠指诊确定直肠悬吊及盆底腹膜上提水平,行直肠悬吊,重建盆底,肛门环缩。结果 36例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均针对性行腹腔镜直肠悬吊及重建盆底,对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选择性同期或延期行肛门环缩。无手并发症发生,后患者直肠脱垂症状消失,随访6~36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排便控制功能正常,均无直肠脱垂再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悬吊治疗完全性及复发性直肠脱垂,疗效确实,安全可靠,可针对性的消除复发因素,减少后复发。
于波白雪左富义梁振家闫香玉梁旭光
关键词:直肠脱垂腹腔镜直肠悬吊术

相关作者

张胜本
作品数:199被引量:1,050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便秘 直肠内脱垂 外科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
范应中
作品数:180被引量:541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肾母细胞瘤 治疗小儿 肾积水
刘琴远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4医院
研究主题:成人 悬吊术治疗 直肠脱垂 直肠 碳
李索林
作品数:233被引量:1,193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小儿 腹腔镜辅助 腹腔镜检查 单孔腹腔镜
胡饶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成人 悬吊术治疗 直肠脱垂 直肠 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