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相控建模“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页岩油的相控建模优化速度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页岩油的相控建模优化速度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钻测井地震资料,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体;根据研究区的速度控制层,通过对比解释,获得速度控...
- 邓小江臧殿光顾雯赵洲程莉莉杨容
- 子长东气田山23气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相控建模研究
- 2023年
- 为了弄清子长东部气藏山23段的沉积微相特征,以便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通过岩心识别、粒度特征分析,结合测井相特征,从单井相、剖面相到平面相对该区山23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了利用建模软件进行了储层物性的相控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储层物性较好的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湾微相物性较差。
- 高其宇王猛杨骁
- 关键词:沉积微相相控建模
- 基于机器学习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相控建模研究——以中东H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油藏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化学及机械沉积作用使得各沉积微相空间上不具备碎屑岩储层沉积微相明确的几何形态和外部结构,且不同成因储层的物性差异明显。依据常规的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难以如实地再现不同微相复杂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而也降低了相控属性建模的精度。本文以中东H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波阻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反演,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微相的变差函数分析,开展相控属性建模。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沉积微相模型符合海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序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微相的空间形态和各微相间的接触关系,以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建立的储层属性模型不仅满足了模拟结果与已知数据的概率一致性问题,又能分相带反映储层的空间变化特征。
- 邵冠铭乔占峰尹楠鑫曹鹏孙晓伟张宇
-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沉积微相相控建模
- 基于沉积模拟的虚拟井建立与深水峡谷相控建模策略——以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陵水段为例
- 2023年
- 稀井网-低地震分辨率区域的深水峡谷沉积体储层建模缺少成熟的方法。以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陵水段为研究对象,创新引入沉积正演模拟,综合地震属性、纵波反演数据和正演模拟结果建立虚拟井,按照峡谷的演化过程进行分层建模。针对不同阶段的峡谷形态和沉积过程选择相应的建模策略:①峡谷初始形成阶段:为非限制性沉积背景,峡谷内浊积水道较容易摆动,难以确定砂体边界,仅可以识别范围较大的复合水道带和滑塌体。选择利用井震数据拟合虚拟井数据,采用序贯高斯模拟进行建模。②峡谷稳定发育阶段:上游为非限制性沉积背景,可识别大量滑塌体;下游为限制性沉积背景,发育多期叠置的形态较为顺直的浊积水道,在峡谷底部堆积。选择识别出的复合水道带采用截断高斯模拟进行建模。③峡谷后期改造阶段:为限制性沉积背景,其内部的水道以侧积和加积为主,可以识别出较为明显的水道边界。针对上游区域孤立水道,首先对砂体规模进行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建模;针对中下游连片水道,仍采用截断高斯模拟进行建模。通过针对不同的沉积充填过程选择针对性的建模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各期次内砂体分布预测的可靠程度。
- 付超谢玉洪宋来明王晖徐伟苑志旺陈国宁
- 关键词:相控储层建模琼东南盆地
- 一种基于页岩油的相控建模优化速度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页岩油的相控建模优化速度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钻测井地震资料,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体;根据研究区的速度控制层,通过对比解释,获得速度控...
- 邓小江臧殿光顾雯赵洲程莉莉杨容
- 文献传递
-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成岩相控建模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三角洲相储层砂体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其物性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而常规的单相(沉积相)控随机建模难以精确表征储层物性的三维分布。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通过岩芯观察、薄片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沉积相和成岩相精细研究,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和成岩相平面展布图。并以成岩相作为约束条件储层三维属性模型。模型分析表明,采用成岩相控建立的储层属性模型精度较高,较好表征了三角洲相储层内部物性的非均质性,为后续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 熊平胡望水肖杭州张亚兵陈顺顺
- 关键词:成岩相沉积相红岗油田
- 相控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 2021年
-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而近几年在油田开发的技术上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极大的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效率。尤其是近几年在油田开发当中,相控建模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油田油藏的开发,通过建立起三维立体的油田数据凸显,为油田的开发提供更有利的支持,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油田开发策略.基于此就相控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夏春明王鹏飞
- 关键词:油田开发
- 基于相控建模的水平井裂缝间距优化方法及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实现致密油水平井裂缝间距的精细化设计,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开展了基于相控建模的水平井裂缝间距优化方法研究。针对不同类型沉积相带对油气储集的影响,利用PEBI可变非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相控影响下的致密油地质模型,完善了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基于相控建模的致密油水平井裂缝间距优化设计方法。该优化方法在大庆油田致密油区块应用后,设计水平井裂缝间距为15~20m,投产一年内单井日产油量均在10t以上,与其他裂缝间距设计结果相比,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优化方法为致密油水平井裂缝间距的合理化、精细化设计提供了支撑。
- 蒋国斌
- 关键词:相控水平井地质建模产能预测模型
- 湖底扇水道相控建模技术及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渤海勘探力度加强,大型湖底扇岩性圈闭逐渐成为新的勘探目标,但是湖底扇不同期次水道垂向相互叠合,部分水道下切,砂体展布以及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针对湖底扇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刻画难度大的特点,以渤海垦利10-A构造为例,充分利用多种地震信息,高度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传统的"相控建模"思想引入湖底扇储层建模当中,提出了湖底扇储层相控建模新技术。该技术在对湖底扇沉积构型模式和富砂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湖底扇储集相和三维甜点体属性进行双重控制和约束,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三维岩相模型,在多次建模实现后求取砂岩概率体,完成对湖底扇水道的精细刻画,砂体连通性分析和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储层属性模拟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为后期勘探布井奠定了基础。
- 刘尧均官大勇王志萍付鑫马正武
- 关键词:渤海海域湖底扇储层预测
- 少井条件下储层相控建模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丽水凹陷南三维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钻井稀缺且分布不均等特点,常规的方法往往难以建立反映油藏实际地质情况的模型。本研究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和有限的井资料,合理添加虚拟井点,进行无井区域的定量化表征,多条件约束建立储层的地质模型,提高了少井或无井地区储层预测模型的精度。建模实例表明,研究区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形特点,东次凹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分布较为连续,物性较好。通过单井相和地震相分析,结合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合理刻画了丽水凹陷南三维区的构造特征和储层发育情况。
- 马妍妍刘金水申雯龙
- 关键词:丽水凹陷储层地质建模
相关作者
- 胡望水

- 作品数:273被引量:1,692H指数:18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沉积微相 松辽盆地 圈闭 储层 沉积相
- 陈恭洋

- 作品数:137被引量:7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沉积微相 储集层 相控建模 波阻抗反演 储层
- 周艳丽

- 作品数:8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相控建模 地震约束 储层地质建模 波阻抗反演 储层建模
- 李胜利

- 作品数:161被引量:1,610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 研究主题:斜坡 准噶尔盆地 沉积微相 储层 剩余油分布
- 李少华

- 作品数:273被引量:1,180H指数:1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地质模型 储层 多点地质统计学 河道 地质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