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篇“ 真空现象“的相关文章
腰痛患者椎间盘真空现象分析:298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真空现象在腰痛患者中的发生率,明确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软骨下硬化症的相关性,并分析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纳入研究患者按有/无真空现象分组,进行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根据腰椎三维CT评估所有腰椎节段的椎间盘真空现象以及软骨下硬化症,根据腰椎MRI评估所有腰椎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等级以及Modic改变。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连续型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及确定椎间盘真空现象各影响因素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s,ROC)进一步分析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腰痛患者298例,男103例,女195例,年龄62.34±8.76岁,腰椎间盘真空组118例,腰椎间盘非真空组180例,腰椎间盘真空现象、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以及软骨下硬化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9.60%(n=118)、76.17%(n=227)、66.78%(n=199)和27.18%(n=81)。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OR=8.960)、Modic改变(OR=5.086)及软骨下硬化症(OR=2.954)显著相关。年龄(OR=1.125,P<0.001)、体重指数(OR=1.316,P<0.001)及吸烟(OR=12.755,P=0.035)是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慢性腰痛人群中,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与重度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软骨下硬化症存在显著相关性。年龄、体重指数及吸烟是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危险因素。
彭晴杨盛孟博张钰陈浏阳孙华张永博张亮
关键词:腰痛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伴椎间真空现象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伴椎间真空现象(IVP)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微创脊柱外科收治的行PTED治疗的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顾海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患者椎间盘真空现象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彭晴
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位置与分级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体融合手术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腰椎间盘真空现象(IDVP)的位置与严重程度分级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64例,其中男24例、女40例,年龄50~76(60.7±8.8)岁。根据IDVP所在位置分组,IDVP在融合手术节段内者纳入融合IDVP组(34例),IDVP在融合手术邻近节段者纳入邻椎IDVP组(30例);每组再根据IDVP的Willhuber分级及IDVP严重程度的分类方法,分为轻度IDVP、重度IDVP 2个亚组。观察指标:(1)比较融合IDVP组和邻椎IDVP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IDVP的位置、分级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融合IDVP组与邻椎IDVP组及其组内轻、重度IDVP亚组术前和术后1、12个月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差异。结果(1)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IDVP所在节段和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均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3)融合IDVP组与邻椎IDVP组2组间术前和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个月融合IDVP组VAS评分、ODI分别为(2.6±1.0)分、19.3%±5.6%,均小于邻椎IDVP组的(5.1±1.1)分、27.6%±5.8%,JOA评分(20.6±4.2)分大于邻椎IDVP组的(16.5±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5.84、0.69,P值均<0.001)。组内比较:融合IDVP组和邻椎IDVP组术后1、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融合IDVP组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
刘磊宋飞霏王春增商杰张越马超韩猛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融合术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真空现象
本文主要研究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弱解中真空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对粘性系数为常数的一维情形,在已被证明的若初始有真空,真空会一直存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将三维球对称模型下两个真空不会相交的结论在一维模型中重新...
冯钰雯
关键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真空现象
内窥镜技术治疗有真空现象的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2023年
为了探讨经椎间孔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在具有真空征的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回顾性收集接受经椎间孔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包括非真空现象患者85例和真空现象患者39例,对比不同现象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术后真空组VAS评分由7.52±1.02分降至(3.44±0.97)分(t=3.5749,P=0.021),非真空组由(7.35±0.99)分降至(2.51±0.85)分(t=7.1125,P<0.001);术后3个月真空组JOA评分由(11.79±1.98)分上升到(14.72±1.66)分(t=2.0758,P=0.195),非真空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由(12.21±2.01)分上升至(19.25±1.57)分(t=9.7745,P<0.001).真空征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24 h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指标均较高.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对于存在真空现象的患者,术后可能存在长期的腰臀部疼痛问题.分子动力学模拟为IGFBP6和IGF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为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甄瑞鑫赵红莲史凡祺Chen Bin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真空现象
一种利用真空现象进行蚀刻电路板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现象进行蚀刻电路板的装置,包括真空箱,所述真空箱的内部下侧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下端链接有转轴,转盘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软板,第一软板的上方定连接有多个滤网,滤网的上端连接有...
瞿勇
PMCT对缢死尸体真空现象及鉴定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缢死尸体与其他死因尸体的PMCT影像,探讨真空现象在缢死案例中的应用。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且死因为缢死的尸体影像和其他死因的尸体影像进行对照,观察胸锁关节、锁骨周围软组织、椎间盘内以及舌骨周围软组织内有无气体密度影,观察舌骨有无骨折。结果缢死组舌骨骨折、舌骨旁软组织内真空现象、椎间盘内真空现象、胸锁关节内真空现象、锁骨周围软组织内真空现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真空现象并非是物理意义上的真空,而是由组织内的气体聚积形成;真空现象在椎间盘中部出现可作为尸体缢吊时椎体受重力影响过度纵向拉伸的依据;真空现象在软组织中出现可以作为软组织受周围外力作用的依据或者肺部过度通气的证据。
温晓斌佘晓欣刘晓菲赵龙李燕刘力
关键词:真空现象法医病理学机械性窒息
一种利用真空现象进行蚀刻电路板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现象进行蚀刻电路板的装置,包括真空箱,所述真空箱的内部下侧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下端链接有转轴,转盘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软板,第一软板的上方定连接有多个滤网,滤网的上端连接有...
瞿勇
文献传递
腰椎关节突关节真空现象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中关节突关节真空现象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腰椎CT、MRI和站立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的L4/5腰椎滑脱患者,收集患者一般及影像学资料。排...
孙泽明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关节突关节真空现象腰椎不稳

相关作者

钱江波
作品数:93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汽轮机 汽轮机末级 微波谐振腔 蒸汽湿度 湿蒸汽
杨小平
作品数:51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氧化铝生产 氧化铝 工段 矿浆 氧化铝厂
海涌
作品数:351被引量:2,071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腰椎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脊柱
杨惠林
作品数:1,587被引量:8,940H指数:4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水泥
张英泽
作品数:1,270被引量:9,005H指数:3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流行病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性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