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2篇“ 眼眶骨折“的相关文章
- 基于Teamsteep理论的3D打印技术同质化护理在眼眶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Teamsteep理论的3D打印技术在眼眶骨折手术中实施同质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眼眶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中基于Teamsteep理论的3D打印技术实施同质化护理方案以辅助手术规划和操作,并辅助制作个性化护理器械和模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恢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麻醉时间较低(P<0.05);试验组术后骨折愈合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eamsteep理论的3D打印技术在眼眶骨折手术中实施同质化护理,可使手术护理更加规范、专业,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熟练度和工作效率,对提高眼眶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邓帅王树纲徐东风高丽庄晶
- 关键词:眼眶骨折手术效果
- 眼眶骨折重建手术中不同材料的应用分析
- 2024年
- 眼眶骨折是创伤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部分需要手术修复眼眶骨折。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是影响手术结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无统一的植入物选择标准,临床上使用的植入材料大多是异质材料,包括非吸收性材料和可吸收材料。最常用的非吸收性材料是钛网和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可吸收材料主要由各种类型的聚合物组成。本文通过回顾近5年来的相关报道,比较这些材料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 陈依依刘伟
- 关键词:眼眶骨折植入材料
- 爆裂性眼眶骨折所致眼球内陷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2024年
- 眼眶骨折是眼部外伤的常见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眼球内陷、双眼复视、眼球转动受限、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等,眼球内陷是其中最常见、最影响外观的并发症之一。引起眼球内陷的机制主要与眶内容物体积与眼眶骨性容积失衡有关。传统的眼眶骨折修复技术通常是临床医生根据经验对眼眶CT平扫图像进行分析后实施手术,此项操作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需要手术医生反复多次进行尝试,力求最佳修复结果,但一般很难达到精准修复。植入物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可吸收材料修复效果被广泛认可。目前三维打印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采用三维打印预成型技术对眼球内陷患者植入材料进行个性化定制,整复眼眶骨折,对眼球内陷的改善更加明显。
- 齐晗刘金玲
- 关键词:眼眶骨折眼球内陷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眼眶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眼眶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眼眶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眼眶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调节患者的不良心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罗丹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眼眶骨折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
- 眼外肌功能训练对改善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价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对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症状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视情况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干预组患者0级复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外肌功能训练有助于眼眶骨折整复术后患者改善复视症状。
- 何珍李建舞张笑天余其春
- 关键词:护理干预眼眶骨折复视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康复训练在眼眶骨折复位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康复训练在眼眶骨折复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眼科行眼眶骨折复位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眼部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眼眶骨折复位术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眼眼球运动改善率、复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术眼眼球运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Z=-6.077,P<0.001),复视程度轻于对照组(Z=-3.103,P=0.002),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康复训练可以规范眼眶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帮助患者减轻术后复视,尽早恢复眼球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康彦霞孙佳丽刘洁贺兴兴李云霞赵亚丽
- 关键词:眼眶骨折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康复训练复视
- 三维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在测量眼眶骨折相关参数中的比较研究
- 齐晗
- 眼眶骨折伴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底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定量分析
- 卢沛汝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眼眶骨折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眼眶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眶骨折患者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按建档时间分为试验组(n=50)与参照组(n=50),两组均行眼眶骨折复位术及钛网植入术,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眼眶骨折患者术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具有较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樊园园李予芊
- 关键词:眼眶骨折HAMD评分
- 数字化技术在眼眶骨折重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眼眶骨折常导致面部塌陷、复视、眼球内陷,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传统手术依赖医师的经验来实现骨折的复位和眶壁的重建,修复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辅助手术、3D打印、手术导航系统、术中CT成像等技术在眼眶重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优势在于克服传统手术依赖于医师的经验,缺乏植入物位置的预估与定位等难点,帮助医师提高手术效率且实现眼眶精准重建,从而改善患者的美观和眼视功能。因此,笔者就数字化技术在眼眶骨折重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张晓贤江灿洋黄建平黄建平
- 关键词:眶骨折眼眶植入物手术导航系统
相关作者
- 范先群

- 作品数:680被引量:1,46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眼眶 葡萄膜黑色素瘤 眼眶骨折 视网膜母细胞瘤 甲状腺相关眼病
- 张益

- 作品数:318被引量:1,74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下颌骨 眼眶骨折 下颌骨骨折 颞下颌关节
- 张沧霞

- 作品数:123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眼眶骨折 青光眼 改良小梁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
- 郑艳霞

- 作品数:78被引量:263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眼眶骨折 针刺 改良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围手术期
- 施沃栋

- 作品数:65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眼眶骨折 眼眶 泪囊鼻腔吻合术 导航技术 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