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00篇“ 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相关文章
新质产力驱动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痛点、着力点和对策
2025年
基于新质产力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教育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冲突、跨学科融合难度较大、创新能力培养的长周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4个痛点,并指出强化创新思维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注重长期规划与持续投入、改革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6个解决痛点的着力点,基于此,提出了“调结构+促融合+激志趣+强保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展示了该模式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成效。
肖梅宁孔媛媛王昆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科教融合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2025年
以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探讨了科教融合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拓展要素改革是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全过程培养的必要条件。指出科教融合可以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实习基地作为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重要桥梁,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Using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specializing in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mong graduate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 It posits that reforms i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instructional design, pedagogical methods,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elements are essential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among master’s students in this field. The study highlight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sters postgraduates’ ability to synthesiz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enhances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nurtures their collaborative spirit. Furthermore, i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ship programs as a crucial link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which is instrumental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at align with societal needs.
贾艳敏纪泳丞刘金亮王超凡
关键词:科教融合拔尖创新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经管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5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复合化,因此高校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经管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以经管类专业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理工类院校的学科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学科、多种培养方式的融合渗透,明确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理念、目标,认识学科交叉视域下经管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助力培养高综合素质、多知识结构的创新研究生,满足新时代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胡健
关键词:经管类院校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
2024年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具备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学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平台;“引企入课”校企共同授课;“引企入师”双师指导;“引企入研”联合开展校企项目,深度融合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增强实践和聘请各类企业技术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产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双导师团队。在天津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背景下,将行业产业和高校深度融合,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很好地化解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的短板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动力。
孙彬青黄利强纪向宏朱礼智李冬娜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被引量:2
2024年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与身体体验和学习环境融为一体,为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引。着眼新时代行业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统筹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双增长、双提高,化解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对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学习体验的制约,文章从课程教学体系、科研创新环境、指导教师队伍、科教产教联盟四个方面构建食品学科研究生具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新态,为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路径。
成向荣杨方孙秀兰傅莉莉
关键词:食品
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研究生创新人才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存在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企业方不能很好利用学校和学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突出问题,面向航空、航天、民航、国防及相关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发展需求,注重空天科技交叉,依托国家级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等产教融合基地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点实践创新平台,以培养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校企协同育人为途径,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体系。分别从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培养具备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知识、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具有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跟踪信息与通信工程前沿发展,能胜任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和行业骨干,从而为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时晨光周建江张小飞
关键词:信息与通信工程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4年
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并且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剖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培养策略。
刘佩佩李丹琴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5
2024年
面对传统科教与产教中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耦合性不足,该文探索“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视域下计算机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思想转变和理念建设、体系构建和规划、资源保障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提出总体框架,并针对性地提出多条具体举措,充分诠释“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的教育理念,最后阐明所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点特色。研究成果能够在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成就更多适应新时代计算机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彭淑娟钟善男柳欣杜吉祥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系统辨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有关系统辨识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系统辨识的输入信号、动态系统数学模型、非参数模型辨识、最小二乘参数辨识、其他参数估计方法、神经网络辨识和飞机系统辨识。本书从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
于海涛编
具有能源特色的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024年
该文探索行业性高校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途径,通过学科交叉、理工融合,从培养目标、导师团队、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强化物理与能源学科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能源特色、多维协同的物理学研究生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每个维度既各成一体又协同作用,与研究生的专业培养进程有机结合,探索“分段提升”的研究生创新素质全程培养模式,取得丰硕成果。
王玉斗尤春卉王殿生魏宝君
关键词:物理学

相关作者

宋之帅
作品数:31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证研究 大学生创业 创新创业
田合雷
作品数:22被引量:143H指数: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导电橡胶 全柔性 拼接式 阵列
盛义保
作品数:28被引量:2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镉积累 植物 编码基因 耐受性 耐受
杨辉跃
作品数:33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科氏流量计 相位差 频率估计 自适应陷波器 频率跟踪
罗键
作品数:132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纵向磁场 摩擦焊 电磁搅拌 外加纵向磁场 搅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