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18篇“ 硫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文章
中国典型金矿集区同位素组成及相关问题思考
2024年
在过去十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上,金矿勘查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展现出了巨大的金找矿潜力。矿化剂元与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已有国内外学者证明是矿床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元同位素被广泛用于示踪金矿中的矿质来源,不同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地质背景,同位素组成特征受不同源控制,金矿中的同位素可以反映成矿的地质背景。矿集区尺度的同位素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上具有理论意义,在指导找矿勘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金矿资源可以划分为42个金矿集区,其中胶东、小秦岭、滇黔桂3个金矿集区最为典型,梳理和总结3个典型金矿集区同位素特征的异同,可为今后的金矿找矿勘查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兰瑞烜赵红坤唐世新段壮马生明
关键词:硫同位素
沉积岩中黄铁矿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连续测定方法研究
2024年
沉积岩中黄铁矿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研究可以用于判断沉积环境特征,反演成岩成矿过程。设计了一套多通道的黄铁矿提取装置,确定了装置的加热温度为130℃,实验时间为2h,优化了实验流程,实现一次提取同时满足黄铁矿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测定需要。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和元分析仪-气体同位素质谱法测定黄铁矿同位素组成。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R^(2)=0.9999,黄铁矿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介于94%~100%之间,10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黄铁矿经过铬还原法提取生成的化银的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和本身的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精度≤0.2‰,可以满足沉积岩中黄铁矿同位素测试需求。
韩娟刘汉彬金贵善张建锋石晓李军杰张佳刘小桐
关键词:沉积岩硫同位素组成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化学及碳、同位素组成约束川东地区上石炭统-下三叠统天然气成因
2024年
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是最清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是目前还没直接的方法用以确定其烃源岩.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川东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确定热化学酸盐还原(TSR)等次生过程对天然气的改造作用,并探讨了天然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天然气分布于开江-梁平地区周围上二叠统-下三叠统(P_(3)ch-T_(1)f),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SCs)δ^(34)S值与伴生H_(2)S相近,可能经历了以甲烷为主的TSR作用;随着TSR程度的增强,甲烷δ^(13)C_(1)值发生正偏移.第二类来自川东地区的下石炭统-中二叠统(C_(2)h-P_(2)q)以及南部地区的天然气,未受到明显的TSR影响,天然气中某些VOSCs与干酪根之间的δ^(34)S值相似,可能来自下志留统和中二叠统的烃源岩.本研究提出VOSCs的δ^(34)S值可作为非TSR改造天然气与烃源岩直接对比的指标.天然气和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与地震数据相结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勘探天然气藏的方法.
蔡春芳蔡春芳梅文华王道伟罗冰罗冰黄士鹏何冰
关键词:硫同位素
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硬石膏的化学及其同位素组成
2023年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以及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可以将硬石膏分为两种类型:较早形成的I型硬石膏,其呈半自形或他形晶,似针状、放射状及不规则晶的集合体产出;较晚形成的II型硬石膏,其呈自形晶,以板状及粒状晶的集合体产出。当热液流体初次遇到海水时,将快速沉淀形成I型硬石膏,并构成了热液烟囱体的壁。随后,II型硬石膏经历了一个相对充分的生长阶段。同时,硬石膏中的Ba、Al、Sr、Ni、Fe、Mn和Cr含量明显高于海水,表明产生硬石膏沉淀的热液流体来自于海底面以下,是经历了流体-岩石和/或沉积物相互作用的流体。硬石膏的Mg含量明显分别低于海水和高于喷口流体,表明其是流体-海水混合的结果。I型硬石膏,其Sr含量明显低于II型硬石膏,表明在形成自形、板片状或粒状硬石膏的期间,来自热液流体的Sr,主要进入II型硬石膏中。硬石膏的Fe、As、Sr、Ba和Pb含量,明显高于冲绳海槽喷口流体的,则表明这些来自流体中的元更容易随着硬石膏的沉淀而进入硬石膏中,并导致硬石膏富集该类元。硬石膏的稀土元组成及其配分模式,具正Ce和负Eu异常的特征,其是流体在海底面以下从火山岩和/或沉积物中淋滤出来,并经历了流体-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流体-海水混合期间,硬石膏中的主要来自海水。
曾志刚陈祖兴齐海燕陈祖兴
关键词:硬石膏
利用fs-LA-MC-ICP-MS实现非基体匹配校正化物中的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是一种重要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随着地质研究不断趋于精细化与定量化,亟需开发出能准确测定不同化物原位微区同位素的分析方法。自Mason等(2006)首次成功利用ns-LA-MC-ICP...
付佳丽胡兆初
关键词: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ICP
西藏洞嘎金矿床地质特征、原位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2023年
洞嘎金矿位于西藏雄村矿集区,是冈底斯成矿带较早发现且投入开采的金矿,但研究程度低,矿床成因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开展了化物原位同位素测试,分析成矿物质来源,进而探讨洞嘎金矿的成因。洞嘎金矿体受控于雄村组凝灰岩中的裂隙系统,矿体呈脉状产出,已探获金金属资源量9.55 t,达到中型规模。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细脉状构造,金主要以包裹金和粒间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中。根据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洞嘎金矿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成矿早阶段、成矿主阶段及成矿晚阶段。洞嘎金矿床化物的同位素δ^(34)S=–1.57‰~+5.26‰,平均值+1.69‰,具明显的塔式分布,表明源具岩浆的特点。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我们认为洞嘎金矿属于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外围的热液脉型金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铜金矿床,找矿潜力极大。洞嘎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地幔,有少量的地壳物质(俯冲沉积物)加入。洞嘎金矿床的金与绿泥石密切相关,该绿泥石主要为溶蚀-迁移-结晶机制形成,绿泥石形成过程导致含金热液流体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使得成矿流体中的金发生卸载,最终在凝灰岩的裂隙系统中形成洞嘎金矿床。
何青郎兴海王旭辉邓煜霖王涌涛吴伟哲谢鸿儒詹宏宇刘洲基姜楷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
小秦岭成矿省大湖、灵湖和金渠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异同及其控制因
2023年
小秦岭金(钼)矿省发育大量脉状金(钼)矿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次研究选择大湖、灵湖和金渠金(钼)矿床,通过系统的构造-蚀变-矿化研究和金相关黄铁矿原位同位素分析,拟查明小秦岭金和钼矿化基础地质异同和同位素组成及其控制因。构造-蚀变-矿化研究表明上述金(钼)矿脉赋矿围岩均为前寒武太华群变质岩,控矿构造主要为近EW向(局部为NW向)剪切带,金和钼矿体发育在同一剪切带不同部位或局部叠加。钼矿脉通常发育钾化和硅化蚀变和辉钼矿和黄铁矿等矿石矿物组合,而金矿脉以绢英岩化蚀变为主,主要发育黄铁矿、多金属化物和碲化物等矿石矿物。原位S同位素结果显示大湖矿床钼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为-3.3‰~+3.3‰,而大湖、灵湖和金渠金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为-7.8‰~+8.9‰。大湖和灵湖近EW金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分别为-2.8‰~+0.4‰和-7.8‰~+8.2‰,与大湖金矿脉相比,灵湖金矿脉倾向较缓且发育大量围岩角砾表明上述同位素组成可能由差异水力破裂和水岩反应控制。金渠金矿脉近EW和NW向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范围分别为-3.9‰~-3.5‰和0.7‰~8.9‰,其中陡倾矿脉黄铁矿δ^(34)S值较负(-3.9‰~+3.7‰),而缓倾矿脉δ^(34)S值较正(+4.1‰~+8.9‰),这些黄铁矿同位素组成差异可归因于不同构造背景控制的差异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本次研究结合前人年代学、流体包裹体等数据指示除了源区属性和成矿路径外,成矿末端的水力破裂和水岩反应等过程在控制小秦岭金和钼成矿异同方面同样扮演重要角色。
刘钊杨林孙盼飞李华健董超一刘子葳
关键词:小秦岭
贵阳市大气PM_(10)质量浓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
2023年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了解其污染水平、关键组分来源及变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贵阳市城区两个代表性监测点(市监测站和黔灵公园马鞍山)的2014年2月14日~20日(冬季)和2014年7月1日~7日(夏季)大气PM_(10)进行了采集,分析其24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和酸根的同位素(δ^(34)S值)组成特征,探讨大气PM_(10)中的来源和变化。结果表明,贵阳市2月和7月采样期间大气PM_(10)浓度分别为30~125μg/m^(3)(平均70±29μg/m^(3))和21~104μg/m^(3)(平均56±22μg/m^(3)),均略高于我国现行空气质量大气颗粒物PM_(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限值(50μg/m^(3))。贵阳市大气PM_(10)中酸根的δ^(34)S值范围为-3.98‰~4.99‰(平均0.28‰±2.32‰),且2月显著高于7月;大气颗粒物δ^(34)S值表明,贵阳市大气SO2排放主要来自其它化石燃料燃烧,燃煤贡献较少,推行的“控煤减”措施效果显著。
肖德安傅成诚高兰兰龚伟张志敏
关键词:硫同位素
粤北书楼丘铀矿床黄铁矿原位微量元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指示被引量:3
2022年
书楼丘铀矿床作为长江铀矿田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成矿流体特征、来源及成矿环境研究相对较少.依据黄铁矿晶型特征及其与其他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书楼丘铀矿床中脉石矿物黄铁矿的形成划分为成矿前期(PyⅠ)、成矿期(PyⅡ)及成矿晚期(PyⅢ)三个时期,成矿期又被划分为成矿早阶段(PyⅡ_(a))和主成矿阶段(PyⅡ_(b)).采用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MC-ICP-MS)对成矿前期、成矿期形成的黄铁矿进行微量元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书楼丘铀矿床Py Ⅰ中Co、Ni含量大部分低于检出限,PyⅡ_(a)和PyⅡ_(b)中Co/Ni比值主要介于1~5之间,为热液成因.Py Iδ^(34)S值为0.41‰~2.02‰,显示了地幔特征;PyⅡ_(a)δ^(34)S值为-9.15‰~-11.3‰,与贵东复式花岗岩体黄铁矿(-10.9‰~-7.10‰)基本一致,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与诸广复式花岗岩体毗邻且成因相同,由此推测PyⅡ_(a)的来自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由成矿早阶段到主成矿阶段,黄铁矿δ^(34)S值明显升高(-9.15‰~-11.3‰增加到-4.58‰~-8.48‰),表明成矿流体氧逸度降低,成矿早阶段氧化性流体淋滤赋矿围岩中的铀形成富铀流体运移,主成矿阶段富铀流体转变为还原环境,导致铀沉淀.结合黄铁矿微量元特征可知,书楼丘铀矿床成矿前期热液流体为高温碱交代热液,成矿期热液流体为中低温大气降水演化热液.
刘文泉刘斌罗强祁家明吴建勇魏文芳
关键词: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矿床学
胶东金矿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1
2022年
胶东是全球第三大金矿集中区,矿床主要分布于胶西北、栖蓬福、牟乳等成矿区,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由于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等化物中,这些化物的同位素组成对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按照成矿区域、赋矿深度、矿化类型和含矿物对有关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比。分析表明,金矿床的δ^(34)S值为-14.0‰~15.1‰,各典型金矿床的δ^(34)S平均值在5.5‰~13.0‰之间,主要集中在6.0‰~10.0‰。δ^(34)S值呈现如下规律性变化:牟乳成矿区>胶莱盆地东北缘>胶西北成矿区>栖蓬福成矿区,化物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浅部矿>深部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研究认为,金矿床中的为混合来源,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和地幔端元的多源同位素混合而成。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与上述端元的混合比例有关,被较多晚中生代花岗岩物质混染的金矿床δ^(34)S值较高,成矿深度较大、地壳物质混染较少的金矿床δ^(34)S值较低。金矿形成于一次集中爆发的成矿事件,成矿过程中同位素体系已基本达到均一。
李杰安梦莹宋明春王美云丁正江鲍中义王珊珊
关键词:胶东金矿硫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

相关作者

李蘅
作品数:132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研究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红辉沸石 地球化学证据
刘汉彬
作品数:231被引量:679H指数:14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稀有气体 氧同位素
张建锋
作品数:192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稀有气体 氧同位素 砂岩型铀矿
李军杰
作品数:171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稀有气体 氧同位素 矿物包裹体
金贵善
作品数:181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稀有气体 氧同位素 砂岩型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