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篇“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的相关文章
-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8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给予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两组不同时段[T0(麻醉诱导前)、T1(切皮即刻)、T2(拔管后)]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MV)、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统计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T0时段两组RR、MV、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段RR、MV、Sp O2与T0时段比较无明显波动(P>0.05),对照组T1、T2时段RR、MV、Sp O2较T0时段出现明显波动(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小,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李印玉刘伟张利
- 关键词:自控硬膜外镇痛肺部感染
-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监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2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m(T_0)、切皮后1h(T_1)、术后4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T_1、T_2时无明显变化(P>0.05),T_3、T_4时逐渐升高,均高于T_0时(P<0.05),但2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清Cor水平T_1时达高峰,T_2时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RL水平于T_1时达高峰,T_2、T_3、T_4时逐渐下降,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H水平于T_1时逐渐升高,T_2时达高峰,T_3、T_4时逐渐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G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3^+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在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观察组CD4^+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在
- 姚远武永生朱红霞苏心镜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
- 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行手术治疗时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对60例二指肠胰头癌老年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对比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结果研究组麻醉恢复时间、生命体征、VAS疼痛评分较对比组优越(P<0.05)。结论在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患者中,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的麻醉效果优于全凭静脉麻醉。
- 韩月平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而研究组则给予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以及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1h(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和T4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血清Cor和PRL水平T1时均先逐渐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4时趋于基线水平,而血清IL-8水平T1-T4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组患者T1、T2、T3、T4时点血清Cor、PRL和IL-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激素水平,减轻应激反应,效果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 沈艳喜黄乐林邓小兵涂成刚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静脉全麻食管癌手术应激激素水平
- 为手术患者进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为手术患者进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进行肺或食管开胸手术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每组各19例患者,为全麻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复合组患者进行复合麻醉,然后对比分析其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的程度。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生命体征的测定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的波动均在正常的范围内。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和术后7d的CD3+、CD4+、CD8+、CD4+/CD8+值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在术后3d、术后5d和术后7d的CD3+、CD4+、CD8+、CD4+/CD8+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施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能减少其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药对其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降低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程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美花刘智庆陈燕芳刘朝晖
- 关键词:免疫功能外科手术
- 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妇科老年患者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妇科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了解患者术中状态,术中静脉全麻药用量的区别,以及患者术毕恢复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80例妇科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A组),另一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A组于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出现后,行全麻诱导插管,硬膜外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B组直接进行静脉全麻。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全麻药及局麻药的使用情况。术毕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唤醒时间。结果 A组使用的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药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唤醒时间也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妇科老年患者,操作简便安全,硬膜外镇痛良好,麻醉效果可靠,能显著减少老年患者在术中的静脉全麻药使用量,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彻底。
- 崔梁玉
- 关键词: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全麻老年患者妇科手术
-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4~68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患者入室后先行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4cm。给予试验量后观察无不适再施行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病例术中均采用了靶控输注(TCI)的静脉给药方法,观察并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麻醉用药量,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终苏醒期一般情况。结果 A组整个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肌肉松弛,所用静脉全麻药、肌松药等明显比B组少(P<0.01),苏醒快、无痛,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利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开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复苏后直接送回病房,术后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 张立冬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
-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4~68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患者入室后先行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4cm,给予试验量后观察无不适再施行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了靶控输注(TCI)的静脉给药方法,记录观察术中输液、输血量、麻醉用药量,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终苏醒期一般情况。结果 A组整个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肌肉松弛,所用静脉全麻药、肌松药等明显比B组少(P<0.01),苏醒快、无痛,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利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两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复苏后直接送回病房,术后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 张立冬
-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
-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4~68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54例患者入室后先行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4cm。给予试验量后观察无不适再施行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病例术中均采用了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静脉给药方法,记录观察术中输液、输血量、麻醉用药量,术中MAP、HR变化及术终苏醒期一般情况。结果A组整个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肌肉松弛,所用静脉全麻药、肌松药等明显比B组少(P〈0.01),苏醒快、无痛,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利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开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进行,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复苏后直接送回病房,术后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 钟爱彬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罗哌卡因
- 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用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老年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将3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用依托咪酯诱导,维持时先用依托咪酯,30min后换用异丙酚维持;对照组诱导及维持均用异丙酚。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静脉诱导后血压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持续至切皮后方恢复;两组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认为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用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循环影响小,可用于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
- 马浩南李成李一
- 关键词:依托咪酯异丙酚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