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篇“ 碳同化“的相关文章
土壤中玉米秸秆同化关键微生物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玉米秸秆同化关键微生物的识别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种属水平上识别或回答秸秆同化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及其在秸秆腐解中的演替规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以分离出的<Sup>13<...
张倩王宜伦李慧韩燕来谭金芳
基于南京大学同化系统(NUCAS)的羰基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土壤水分联合同化研究
2024年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是研究全球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复杂反馈机制的重要工具。然而,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观测数据约束模型参数是实现模型的精确模拟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研究不同观测数据及其组合对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参数的约束能力,增进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的了解,基于南京大学同化系统(Nanjing University Carbon Assimilation System,NUCAS),对羰基硫(Carbonyl Sulfide,COS)、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 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及土壤湿度(Soil Moisture,SM)数据进行了同化研究。结果表明:COS、SIF、SM的同化均能够优化植被光合及土壤水文相关参数,增进模型对光合作用过程、蒸腾过程、土壤水文过程等的模拟。三者的联合同化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对于总初级生产力、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土壤湿度等的模拟效果。
朱华杰吴谋松江飞
关键词:生态系统模型羰基硫
品种和土壤盐分对甜高粱花后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质能源植物,其茎秆糖分积累和转化研究备受关注。了解甜高粱花后非结构性水化合物(Non-Structure Carbonhydrates,NS...
马婷婷
关键词:甜高粱土壤盐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同化物积累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同化物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度,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 (P_(0))、75 kg·hm^(-2) (P_(1))、112.5 kg·hm^(-2) (P_(2))、150 kg·hm^(-2) (P_(3))、187.5 kg·hm^(-2) (P_(4)),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和籽粒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最终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25%~14.60%和2.17%~6.31%。同一秸秆处理下,随施磷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及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互作效应看,S1P_(3)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等各指标均最高,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较S0P_(0)处理增产35.70%。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磷150 kg·hm^(-2) 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适宜种植方式,可在豫西旱地小麦栽培上推广。
张俊豪柴雪茹马嵩科张冬霞张静乔唱唱李爽黄明王贺正
关键词:旱地小麦秸秆还田磷肥
例析光合作用中同化途径
2024年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或光合藻类由于所处环境(如长期干旱环境、生活在水中或阶段性强光环境等)导致暗反应所需的CO2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光合效率,强光环境中植物光反应产生的过多产物还会对细胞结构造成破坏。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形成了不同的应对机制。
陈卫东
关键词:暗反应光合效率光反应碳同化光合作用例析
一种用于果林的同化光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果林的同化光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60%‑80%的微藻类,4%‑10%的氨基酸类,3%‑10%的糖类,3‑10%的生物硅类,4%的黄体酮,3%的卵磷脂及3%的生物保鲜剂。本...
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低温胁迫下褪黑素对秋茄幼苗光合效率、同化以及激素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明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褪黑素(MT)对秋茄幼苗光合效率、同化以及激素代谢的调控特征,本试验采用昼夜温差(8℃/-3℃)设置,进行为期2、4和6 d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叶片喷施0.2 mmol·L^(-1) MT对秋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内源激素平衡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MT对秋茄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表现先增后降,其中低温处理4 d时效果最优;在低温胁迫4 d,叶片喷施MT的秋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Ф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分别较低温处理增加13.67、2.40、1.48、2.03、1.42、2.00倍,而幼苗叶片胞间CO_(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分别降低76.29%和50.36%;幼苗叶片光呼吸速率(Rp)、CO_(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RuBP最大再生速率(J_(max))分别较低温处理提高1.28、1.09、4.24、12.70倍;此外,秋茄幼苗叶片内源MT、生长素(IAA)、赤霉素(ABA)、脱落酸(GA)分别较低温处理增加1.23、1.24、1.17、1.61倍;叶片喷施MT能够提高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光呼吸速率和光合同化能力,提高内源激素含量,增强秋茄幼苗的光合能力,减轻低温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但其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与低温胁迫时间相关;秋茄幼苗内源MT与P_(n)、T_(r)、F_(v)/F_(m)、Ф_(PSⅡ)、R_(p)、CE、J_(max)、IAA、GA、ABA等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内源褪黑素在调控光合效率、同化以及激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岳丹斐张慧玉刘伟成潘晓娇郝露露郑春芳
关键词:褪黑素低温胁迫秋茄
间作对水培生菜和萝卜光合同化特征的调节
作为一项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培(Hydroponics)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效果明显,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但在蔬菜水培中的应用仍然有限。本文以意大利生菜(...
杨亚平
关键词:意大利生菜樱桃萝卜间作水培
两种彗星兰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同化途径响应
2024年
为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对两种彗星兰进行繁育工作,开展了叶片厚度、稳定同位素分馏值(δ^(13)C)、昼夜净CO_(2)吸收动态和可滴定酸含量检测,探索该两物种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同化途径响应。结果表明:长距彗星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的叶片厚度为1.07 mm、δ^(13)C值为-17.24‰;拟长距彗星兰(A.sororium)的叶片厚度为0.58 mm、δ^(13)C值为-27.74‰;长距彗星兰仅在暗期吸收CO_(2)并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其净CO_(2)吸收速率也逐渐降低;拟长距彗星兰在未干旱条件下主要在昼期吸收CO_(2),但在干旱处理后的第2~5天暗期净CO_(2)吸收速率转变为正值并逐渐增加;长距彗星兰的早晚可滴定酸含量差值由未干旱的47 mmol·g^(-1)降低至干旱胁迫的22 mmol·g^(-1),而拟长距彗星兰的由39 mmol·g^(-1)增加至60 mmol·g^(-1)。结果支持长距彗星兰为景天酸代谢(CAM)途径植物,而拟长距彗星兰为C3植物的兼性CAM物种;前者CAM途径的启动不受干旱胁迫调控,但后者反之。
王凤杰兰思仁段俊卢绍基黄卫昌李明河
关键词:干旱胁迫
石斛顶叶组物种的同化途径类型
2024年
石斛顶叶组(Dendrobium section Densiflora)物种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为更科学高效地对其进行育种和栽培管理,以该组所有国产的8个原生物种:长苏石斛(D.brymerianum)、鼓槌石斛(D.chrysotoxum)、密花石斛(D.densiflorum)、苏瓣石斛(D.harveyanum)、具槽石斛(D.sulcatum)、球花石斛(D.thyrsiflorum)、小黄花石斛(D.jenkinsii)和聚石斛(D.lindleyi)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稳定同位素分馏值(δ^(13)C)、全天CO_(2)净吸收值和早晚可滴定酸值测定,探究其光合同化途径类型。结果表明:聚石斛和小黄花石斛的δ^(13) C值大于-20‰,为景天酸代谢(CAM)途径植物;其余6种均小于-20‰,为C_(3)植物。干旱胁迫后,小黄花石斛的整个夜间净CO_(2)吸收速率为正值,聚石斛2/3以上的夜间净CO_(2)吸收速率为正值,聚石斛和小黄花石斛的暗期CO_(2)净吸收量显著高于昼期,同时早晚可滴定酸差值(△H^(+))显著高于C_(3)植物,进一步支持聚石斛和小黄花石斛为CAM植物;C_(3)植物昼期CO_(2)净吸收量均显著高于暗期,其中长苏石斛的△H^(+)小于0,为C_(3)植物中的专性C_(3)物种,而其余5个物种的△H^(+)均大于4 mmol·kg^(-1),为C_(3)植物中的兼性CAM物种。
林雅君吴宇苇韦春怡兰思仁李明河
关键词:石斛属干旱胁迫

相关作者

袁红朝
作品数:91被引量:66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微生物 水稻 土壤 稻田土壤 自养微生物
葛体达
作品数:148被引量:1,44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土 稻田土壤 水稻 碳 土壤微生物
吴金水
作品数:488被引量:6,055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稻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亚热带 水稻土 狐尾藻
张萍
作品数:40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同化物 玉米 同化物运输 韧皮部 倒伏
周禾
作品数:215被引量:2,29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草坪 野牛草 种子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