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篇“ 磁粒光整加工“的相关文章
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1
2006年
赵玉刚
关键词:光整加工技术表面光整加工机械工业一道工序自动化
加工中复杂曲面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加工技术中导电测头的设计及利用该测头对复杂曲面进行数字化测量的软件设计。
戴向云
关键词:磁粒光整加工
基于Windows98加工CNC系统的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研磨是复杂模具高精度加工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为解决模具型腔表面高精度加工的难题,将加工与数控技术结合起来,以开放式CNC体系为指导思想,在Windows98下开发适合加工的三坐标CNC系统.采用了VXD技术进行Windows98下的实时中断操作.用所开发的CNC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能大大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该结论对模具高精度加工自动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赵国勇赵玉刚赵福令张丽丽
关键词:磁粒光整加工CNC系统VXD表面粗糙度
基于Windows2000的加工控制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应用,模具加工的大部分工序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只有模具的最后一道工序——表面精加工仍停留在手工加工方式上,其工作量占模具加工的30-40%。此外,由于模具型腔的多样性和不规则性,使...
孟建兵
关键词:磁粒光整加工CNC扫描测量WDM实时控制
文献传递
极形状对加工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加工中的关键技术——极的形状作了全面的探讨。实验证明,在极表面开矩形槽比开其它形状的槽更能改善工作的质量、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当矩形槽的槽深和槽宽比为1:1时最佳。这不仅解决了在研磨中经常出现的“滞”的现象,同时也延长了极的使用寿命。
肖作义赵玉刚吴文权
关键词:磁粒研磨光整加工
数字化加工技术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3年
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了极不同开槽方式和开槽尺寸对研磨加工工艺的影响 ,得到了极表面在开不同形状型槽的情况下 ,加工区域中的位分布、场强度分布以及和工件表面的受力分布。结果表明 ,在极表面开矩形槽 ,而且型槽的齿与槽的宽度之比为 1∶1时 ,比极表面不开槽、开V型槽、漏斗型槽以及其它尺寸的矩形槽更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质量。同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和模拟的结果非常吻合。
肖作义赵玉刚吴文权
关键词:磁粒研磨有限元光整加工数值模拟
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8
2002年
加工作为模具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其加工质量一般影响着产品的最终质量和使用性能 .尽管模具加工的大部分工序实现了自动化 ,但模具加工的自动化却一直无法实现 ,其加工工作量要占个工作量的 30 %~ 40 % ,严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加工技术的出现 。
赵玉刚王淑君赵国勇
关键词:磁粒光整加工
加工基础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研究了场分布、场力及材料去除规律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加工区域内场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流动及刷形成的变化 ,是影响切削性能的关键因素 ;实验研究了场力、极形状对切削量的影响规律 ,结果与理论解析一致 ;而润滑剂可大幅度提高去除量 ,且表面粗糙度存在最佳值。
方建成金洙吉徐文骥周锦进
关键词:磁粒光整加工磁场分布磁场力
旋转加工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为解决特大型、异型零件加工的难题 ,提出了脉冲电路控制产生旋转场实现加工的新思路。研究旋转加工原理 ,并对旋转场发生装置进行设计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填充量直接影响材料去除量和表面粗糙度 ,且存在最佳值 ;中添加合理比例和度的铁粉 ,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 ,改善表面粗糙度。
方建成金洙吉徐文骥周锦进
关键词:旋转磁场光整加工
不锈钢管内孔旋转加工被引量:7
2001年
利用脉冲电路控制发生的旋转场 ,实现不锈钢管内孔表面旋转加工 ,研究极结构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极结构 ,加工效果不同 ,其中 N- S- S- N型效果最好 ,N- S- N- S型效果最差。该工艺为旋转加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依据。
方建成张海鸥金洙吉
关键词:旋转磁场磁粒光整加工不锈钢管内孔加工

相关作者

周锦进
作品数:222被引量:7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 光整加工 脉冲电化学 电化学加工 齿轮
赵玉刚
作品数:335被引量:649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磁性磨料 气雾化 快凝 磁粒研磨 水冷
方建成
作品数:86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主题:等离子熔射 激光加工 熔射成形 磁粒光整加工 硅钢片
金洙吉
作品数:288被引量:941H指数:16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机械抛光 抛光 超精密加工 抛光液 金刚石
徐文骥
作品数:253被引量:6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电化学加工 超疏水 超疏水表面 等离子体弧 熔射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