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篇“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章
- 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NB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72例,分刺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每天2次口服托特罗定(2 mg/次)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根刺激治疗,其中刺激组依据治疗方法又分为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ES)治疗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尿流动力学、尿道压力和日均排尿次数。结果在尿流动力学方面,NES组残余尿量和最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SNS组(P<0.017),而SNS组残余尿量与最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在逼尿肌压力水平与日均排尿次数方面,治疗后60 d,NE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治疗后120 d,NES组明显优于SNS组与对照组,SN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结论神经根刺激治疗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膀胱功能。
- 王亮谷欣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35%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且常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尿流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和反射性尿失禁。目前治疗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和膀胱内灌注药物或肉毒素膀胱逼尿...
- 梁文立廖利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尿动力学
- 帕金森病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35%~7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且常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尿流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和反射性尿失禁。目前治疗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和膀胱内灌注药物或肉毒素膀胱...
- 梁文立廖利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膀胱尿流动力学
- 关于神经原型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的康复训练体会
- 原型膀胱功能障碍是指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双侧损伤而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其主要病因有:1)脑疾患、2)脊髓病变、3)周围神经病变.而潴留型障碍的主要治疗原则就在于训练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促进膀胱的排空能力,减少残余尿量...
- 张静怡关红玲
- 关键词:康复训练临床护理
-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处方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处方。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排尿障碍问题,使用不同的康复护理处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制定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处方有明显效果,用改良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膀胱控制治疗3周后效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尿意、排尿耗时、残余尿量、忍尿时间等均有明显改善,拔管率96.55%。结论: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关系着患者的愈后,应充分引起重视。
- 陈燕李琨扬秀玉苏霞郑翔丽王熠平
-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处方
- 灸法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间歇导尿对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歇导尿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灸法,穴取关元、命门、足三里等。选择残余尿量、尿内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及膀胱平衡状态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灸法配合间歇导尿能明显改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患者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促进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但对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与间歇导尿基本相同。
- 冯晓东任亚锋韦大文刘承梅
- 关键词:灸法导尿管插入术膀胱神经原性排尿
- 帕金森病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本病由James Parkinson于1817首先报道。35-7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50-70%为尿急、尿频、...
- 梁文立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被引量:6
- 2008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35%~7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且常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尿流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和反射性尿失禁。目前治疗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和膀胱内灌注药物或肉毒素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其发生和治疗效果和多巴能神经元的损耗相关,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 梁文立廖利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尿动力学神经原性膀胱
-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概况被引量:15
- 2008年
- 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情况。分别从体针、电针、点穴推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及其他疗法等几方面对针灸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进行归类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常用腧穴为八、三阴交、中极、关元等;刺激方式为针刺、电针、点穴推拿、穴位注射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 王佳琪刘志顺
-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灸疗法
- 关于神经原型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的康复训练体会
- <正>神经原型膀胱功能障碍是指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双侧损伤而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其主要病因有:1)脑疾患、2) 脊髓病变、3)周围神经病变。而潴留型障碍的主要治疗原则就在于训练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促进膀胱的排空能力,...
- 刘晓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