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7篇“ 神经营养素3“的相关文章
神经营养素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构建NT-3过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ent-GFP-NC和pLent-GFP-NT-3细胞中NT-3蛋白的表达水平。60只SD大鼠成功制备颅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颅脑损伤组、间充质干细胞组、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采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测定试剂盒(比色法)分析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Lent-GFP-NT-3细胞(1.323±0.020)N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Lent-GFP-NC细胞(0.357±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7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7.700±0.733)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0.250±0.716)和间充质干细胞组(8.850±0.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0、5.478,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16.808±1.280)%]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33.524±2.337)%]和间充质干细胞组[(24.930±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50、14.13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53.563±4.380)U/mg prot]脑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48.943±10.937)U/mg prot]和间充质干细胞组[(90.860±5.312)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0、24.23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43.800±4.835)U/mg prot]Caspase-8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24.530±8.603)U/mg prot]和间充质干细胞组[(79.262±5.749)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0、21.11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34.575±3.241)U/mg prot]Caspase-9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88.640±4.
郭卫东林乐迎高尚兰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间充质干细胞颅脑损伤神经保护
电刺激联合神经营养素3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由于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获取有限,且容易产生免疫排斥以及伦理问题等严重制约其向临床转化,因此如何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并促进其生长增殖、分化,成为近期科研工作者究的热点。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神经{3}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电刺激组、电刺激+神经{3}3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其他3组大鼠应用改良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给予相应措施进行干预。造模后7,14,21,28 d时,以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电生理学检查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造模后28 d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实验方案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大鼠的BBB评分明显降低(P<0.01),脊髓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存在多个空洞;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电刺激组、电刺激+神经{3}3组大鼠后肢功能开始逐渐恢复,电刺激+神经{3}3组BBB评分明显高于电刺激组(P<0.05),上述病理损伤变化明显改善;②脊髓损伤组7,14d及电刺激组大鼠7 d时双后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未测出,电刺激组、电刺激+神经{3}3组21,28 d时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P<0.05),电刺激+神经{3}3组潜伏期缩短更显著(P<0.05);③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电刺激+神经{3}3组>电刺激组>脊髓损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脊髓损伤组>电刺激组>电刺激+神经{3}3组。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大鼠经电刺激及神经{3}3干预后,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后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
张培根衡孝来解迪王进马靖琳康学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电刺激神经营养素3细胞分化
神经营养素3促进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
2018年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T-3)对人牙囊细胞(h DF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h DF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来源,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NT-3对h DFCs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检测NT-3对h DF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OCN)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并用茜红染色法检测矿化情况。结果波形丝蛋白和角蛋白染色结果表明h DFCs为间充质细胞来源。NT-3对h DFCs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当NT-3质量浓度为25、50、100 ng·m L-1时能明显增强ALP活性,提高BMP-2、OCN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3质量浓度为100 ng·m L-1时BMP-2、OCN m 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当NT-3质量浓度为50、100 ng·m L-1时矿化结节数量最多。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NT-3能促进h DFCs的成骨分化。
雷维马玥任嫒姝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
神经营养素3影响人牙囊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牙周病的发展,但对于缺损牙周组织的修复却不理想,牙周组织再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本实验拟探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对...
雷维
关键词:牙周病人牙囊细胞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神经营养素3
神经营养素3及其受体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的重要一员被广泛应用在神经细胞损伤修复研究方面。无论是在周围神经还是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上NT-3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NT-3直接应用于临床是否安全缺乏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NT-3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未被应用于临床。通过基因转染技术使神经干细胞表达NT-3促进神经修复被证实有效[1]。
郭春飞金永德金玉莲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耳蜗螺旋神经节
神经营养素3对发育阶段大鼠耳蜗螺旋神经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对发育阶段大鼠耳蜗螺旋神经神经元(SGN)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发育阶段大鼠耳蜗螺旋神经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NT-3,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存活的SGN细胞数、神经突起数目及长度.[结果]P0期与P5期,实验组存活的SGN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20期,两组存活的SGN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P5,P20期,两组神经突起数目和长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3在早期SGN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崔洁郭春飞刘迎新金永德金玉莲近藤健二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神经营养因子3细胞培养
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检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混合明胶、壳聚糖溶液后加入微量神经营养素3,将混浊液注模成型后冷淋干燥制备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材料形态,液体代替法测算孔隙率。提取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浸提液,观察其对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对全反式维甲酸预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诱导分化前后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内径为(267.0±13.8)μm,孔隙率为90.0%。神经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下形态向神经元样细胞改变,并初步表现出神经元间突触连接的结构,且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初步具备神经元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明胶—壳聚糖复合神经营养素3神经支架材料,其与神经干细胞之间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秦丽娜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营养素3维甲酸神经干细胞
推拿影响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营养素3、酪氨酸激酶受体C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C,TrkC)表达的影响,研究推拿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法于右侧股骨中段下方夹持神经进行造模,7天后进行推拿干预,共20次。干预10次、20次后,分别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斜板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再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腹角NT-3、TrkC的表达情况,最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在推拿干预后,斜板试验明显升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SFI有一定程度恢复,负值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脊髓NT-3、TrkC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NT-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更高。结论中医推拿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可能是通过促进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最终实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
吴剑聪耿楠李小琴潘璠冼思彤于跃高玉峰鲁梦倩于天源
关键词:推拿坐骨神经损伤动物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3}3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3}3(Neurotrophines-3,NT-3)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病毒载体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的: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IRES2-BDNF-NT-3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BDNF和NT-3基因核心序列是通过直接PCR的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中获取。然后将BDNF的cDNA片段插入到pIRES2-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IRES2-BDNF-EGFP载体,随后将NT-3 cDNA片段以替换EGFP的方式插入pIRES2-BDNF-EGFP中,最后构建成为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pIRES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实验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方法对其鉴定,将重组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利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DNA测序显示,提取的BDNF和NT-3均与基因库报道序列一致。构建的pIRES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经Eco RⅠ/Bam HⅠ切出BDNF条带,经Bam H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IRES-NT-3片段,经Eco R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BDNF-IRES-NT-3片段。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此载体转染后的HEK293细胞均能表达BDNF和NT-3 mRNA和蛋白。结果证实,实验成功采用IRES序列构建了能分别表达的BDNF和NT-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栗炳南李卫东林俊堂丰慧根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转染
神经营养素3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3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神经营养素3(hNT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通过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连接的方法构建pGC-E1-hNT3-EGFP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PCR、酶切、测序和对比验证hNT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pGC-E1-hNT3-EGFP、pHelper 1.0和pHelper 2.0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经大量扩增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法鉴定和测定滴度。结果:克隆得到512 bp目的hNT3全长基因,经过PCR扩增、酶切鉴定、序列测定证实,hNT3基因成功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中,可实现hNT3基因的表达,且病毒滴度为5×107TU/L。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人hNT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能在293T细胞中扩增获得足够高的病毒滴度,可作为基因转染的有效工具在将来神经损伤修复实验研究中得到应用。
袁健东郎俊哲沈翠华傅强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基因转染

相关作者

范明
作品数:649被引量:2,073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低氧 基因表达 神经再生 抗缺氧 成肌细胞
薄占东
作品数:87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神经干细胞 坐骨神经
洪光祥
作品数:315被引量:1,789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皮瓣 坐骨神经
雷正旺
作品数:8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神经干细胞 神经营养素3 基因修饰 阳离子脂质体 神经营养素-3
高炳庆
作品数:23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再生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 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