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526篇“ 神经调节蛋白1“的相关文章
- 神经{1}蛋白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神经{1}蛋白1(NRG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0例新鲜鼻咽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NRG1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NRG1蛋白,分析NRG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in-Maier曲线分析比较不同NRG1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RG1 mRNA表达及NRG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NRG1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NRG1蛋白高表达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OS)短于NRG1低表达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G1表达(HR=3.23,95%CI 1.62~6.41)、肿瘤分化程度(HR=2.65,95%CI 1.42~4.95)、T分期(HR=2.14,95%CI 1.09~4.21)、临床分期(HR=1.93,95%CI 1.02~3.66)是OS的影响因素,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G1表达(HR=2.25,95%CI 1.01~4.99)、肿瘤分化程度(HR=2.01,95%CI 1.04~3.89)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组织中NRG1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NRG1蛋白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并与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 秦恒惠明旭陆东兰白雪廖雪阳岳家奎刘露莎全玉秀王文秀唐施艳范辉
- 关键词:鼻咽癌神经调节蛋白1
- 过表达神经{1}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
- 2025年
- 背景:神经{1}蛋白1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血管生长等特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已被证实参与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目的:构建过表达神经{1}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探究其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2)构建神经{1}蛋白1过表达慢病毒,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载组、神经{1}蛋白1组、对照组,分别转染空载慢病毒、过表达神经{1}蛋白1慢病毒,对照组不进行转染;(3)EdU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4)构建C57BL/6小鼠创面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空载组和神经{1}蛋白1组,每组8只,分别在创面局部多点均匀注射1 mL转染空载慢病毒或转染过表达神经{1}蛋白1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5)造模后1,7,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愈合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创面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成功构建过表达神经{1}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内神经{1}蛋白1的mRNA、蛋白表达较空载组明显上调(P<0.05);(2)过表达神经{1}蛋白1促进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P<0.01)和增殖(P<0.05);(3)过表达神经{1}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了小鼠创面愈合(P<0.05)和创面的血管生成(P<0.05)。结果表明,过表达神经{1}蛋白1提高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增强了促进创面愈合和创面血管生成的能力。
- 胡涛涛刘兵陈诚殷宗银阚道洪倪杰叶凌霄郑祥兵严敏邹勇
-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过表达细胞迁移小鼠创面愈合
- 血清神经{1}蛋白1、叶酸在超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1}蛋白1、叶酸在超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超早产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超早产脑损伤患儿设为研究组,68例健康超早产儿设为对照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评估研究组患儿脑损伤程度,并将其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19例及重度组18例;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神经{1}蛋白1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叶酸水平;Spearman分析神经{1}蛋白1、叶酸相关性及两者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水平对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神经{1}蛋白1、叶酸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94、8.947,P<0.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051、64.521,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神经{1}蛋白1、叶酸表达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624、-0.539,P<0.05),血清神经{1}蛋白1与叶酸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567,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表达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85、9.419,P<0.001);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及联合诊断超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821、0.934,联合诊断效能更好(Z值分别为2.869、3.603,P<0.05);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及联合预测超早产儿脑损伤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48、0.871、0.979,联合预测效能更好(Z值分别为2.616、2.688,P<0.05)。结论超早产儿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1}蛋白1、叶酸水平降低,
- 姜淑萍朱洪斌吴少君张玲杨会婵高彩云魏雪旭
-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叶酸脑损伤
- 神经{1}蛋白1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 2024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社交行为障碍,重复的行为和兴趣。ASD的病因尚未明确。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参与ASD发病的过程越来越引起学者重视。NRG1在神经发育、可塑性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NRG1通过影响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及雪旺细胞参与ASD的发病过程,这可能与其参与调节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兴奋性、髓鞘形成及神经系统发育与修复等作用有关。
- 邓亚楠李延芳张应花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调节蛋白1GABA能神经元雪旺细胞
- 神经{1}蛋白1{1}NLRP3/Caspase-1/GSDMD通路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焦亡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神经{1}蛋白-1(NRG-1)对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探讨NRG-1对视网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的ZDF雄性大鼠24只(24眼),通过食用高脂高糖饲料(Purina5008)建立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16周后随机分为ZDF组和NRG-1组(每组各12只)。NRG-1组大鼠通过玻璃体内注射人重组NRG-1(每周1次,共2次),ZDF组大鼠作为阴性对照,同时选取健康Zucker(ZLC)大鼠(12只12眼)作为空白对照(ZLC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RGCs数量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D(GSDMD)蛋白表达。结果在进食高脂饲料16周后,与ZLC组相比,ZDF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ZLC组大鼠RGCs排列连续整齐,与ZLC组相比,ZDF组大鼠RGCs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ZDF组相比,NRG-1组大鼠RGCs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视网膜NLRP3、Caspase-1和GSDMD平均光密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ZLC组相比,ZDF组大鼠视网膜NLRP3、Caspase-1和GSDMD平均光密度值均增加(均为P<0.01)。与ZDF组相比,NRG-1组大鼠视网膜NLRP3、Caspase-1和GSDMD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视网膜Brn3a、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ZLC组相比,ZDF组大鼠视网膜Brn3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ZDF组相比,NRG-1组大鼠Brn3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视
- 朱宇腾崔苗宋长经闫海波王保君
-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神经{1}蛋白1在制备防治胃轻瘫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神经{1}蛋白1及其基因序列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胃轻瘫如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中的应用,神经{1}蛋白1的基因序列为GAGGGTAGTGGAATGGATCCCGCCACCATGTCTGAGCAAAGGTTCACC...
- 崔卫刚马玉琪樊培霞赵瑞王现伟
- 血清IL-33和神经{1}蛋白1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IL-33、神经{1}蛋白1(neuregulin-1,NRG1)水平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邯郸市中医院PD患者115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非CI组(≥26分)69例和CI组(<26分)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33、NRG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与MoCA评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结果115例患者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3±8.5)岁。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72、-0.601,均P<0.001),与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54、0.739,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694,95%CI:1.242~5.843,P=0.012)、受教育年限越低(OR=0.706,95%CI:0.544~0.916,P=0.009)、IL-33水平越高(OR=3.528,95%CI:1.389~8.968,P=0.008)、NRG1水平越高(OR=2.831,95%CI:1.382~5.801,P=0.004)的患者更容易发生CI。结论PD患者血清IL-33、NRG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通过动态监测PD患者IL-33、NRG1水平,评估CI的发生风险。
- 赵翠红宋蕾宋世雄牛梦霞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调节蛋白1
- 神经{1}蛋白1通过α7nAChR/NF-κB通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症反应
- 赵瑞
- 抗ERBB3(HER3)单克隆抗体治疗与神经{1}蛋白1(NRG1)基因融合相关肿瘤的剂量和给药
- 本申请提供了使用抗ERBB3抗体在临床上治疗NRG1基因融合相关肿瘤的方法。
- S·M·利兰德L·孔克尔D·普莱辛格V·M·詹森
- 蛋白激酶C参与调控小鼠脑皮层{1}元{1}调节蛋白1表达的初步研究
- 2023年
- 为探索神经活动依赖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表达及其机制,在体外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中,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发现氯化钾或荷包牡丹碱刺激6 h时,Nrg1和Ⅰ型Nrg1 mRNA表达增加,Ⅱ、Ⅲ型Nrg1表达不变。蛋白激酶C抑制剂bisⅠ可降低氯化钾诱发的Nrg1和Ⅰ型Nrg1 mRNA表达,蛋白激酶C抑制剂bis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U0126和Ca^(2+)/钙调蛋白激酶抑制剂KN62,可降低荷包牡丹碱诱发的Nrg1和Ⅰ型Nrg1 mRNA表达。蛋白激酶C参与了氯化钾诱导的Nrg1和Ⅰ型Nrg1 mRNA的表达增加,蛋白激酶C、Ca^(2+)/钙调蛋白激酶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了荷包牡丹碱诱导的Nrg1和Ⅰ型Nrg1 mRNA的表达增加。
- 田佳陈晶陆萍张越梁洪宇
-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小鼠皮层神经元蛋白激酶C荷包牡丹碱
相关作者
- 蔡梦昕

- 作品数:44被引量:91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有氧运动 心肌梗死 心梗 大鼠心肌 骨骼肌
- 田振军

- 作品数:337被引量:1,274H指数:2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有氧运动 心梗大鼠 心肌梗死 心梗 大鼠心肌
- 王晞

- 作品数:164被引量:5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血管病学 参松养心胶囊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
- 赵富生

- 作品数:51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雪旺细胞 施万细胞 BMSCS
- 张红星

- 作品数:108被引量:4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基因多态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