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5篇“ 离心训练“的相关文章
-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NS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肌肉力量值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KOA患者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朱立赵学田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经皮神经电刺激疼痛程度肌肉力量
- 一种离心训练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训练器,包括有安装架、配重飞轮、拉绳、把手,其中安装架带有飞轮轴,飞轮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配重飞轮设置在飞轮轴上,拉绳一端与飞轮轴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连接;把手带有绕绳轮,拉绳的中部绕设在绕绳轮上。...
- 曹鹏杰 王伟锟
- 离心训练结合不同频率全身振动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不同频率全身振动训练对肌力的影响,但对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髌腱末端病的疗效差异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股四头肌离心训练结合不同频率的全身振动训练对髌腱末端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22年4-6月于武汉体育学院招募髌腱末端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离心训练组、30 Hz组、40 Hz组、50 Hz组,每组12例。离心训练组仅完成股四头肌离心训练,30 Hz组、40 Hz组、50 Hz组在股四头肌离心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振幅2 mm,频率分别为30,40,50 Hz的全身振动训练,干预8周,每周3次。在干预前后评定患者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跳深着陆触地时刻和垂直地反力峰值时刻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目测类比评分及维多利亚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与结论:①干预后与离心训练组相比,40 Hz和50 Hz组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中频值显著提高(P<0.05);②干预后触地时刻,40 Hz组和50 Hz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和外旋力矩显著低于离心训练组(P<0.05);50 Hz组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低于30 Hz组(P<0.05);垂直地反力峰值时刻,40 Hz组膝关节伸膝力矩显著低于离心训练组(P<0.05);50 Hz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和伸膝力矩显著低于离心训练组(P<0.05);③干预后50 Hz组和40 Hz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离心训练组(P<0.05);④干预后50 Hz组维多利亚评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离心训练组和30 Hz组(P<0.05);⑤结果说明:股四头肌离心训练结合50 Hz振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髌腱末端病患者股四头肌力量、肌耐力和股内侧肌激活率,降低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
- 蒋子豪王广兰陈鹏孙像鸿王婷贾绍辉郑成
- 关键词:髌腱末端病离心训练
- 一种大鼠自动离心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鼠自动离心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测力单元、位置检测单元、训练单元和系统控制器,测力单元上方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训练单元,位置检测单元设置在训练单元一侧,训练单元上方设置有提升机构;测力单元、位置检测单元和...
- 刘海涛王永锋史友宽牛云杰韩蕊刘倩倩侯改霞
- 提踵式离心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影响
- 2024年
-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一直是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传统的篮球训练过于重视对上肢力量的训练,而忽视了下肢快速力量素质在比赛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提踵式离心训练正好弥补了传统篮球训练的不足,它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下肢小肌肉群与关节稳定性训练,最终达到增强下肢快速力量的目的。
- 何建勇
-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 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照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下肢动态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评估问卷(VISA-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总体稳定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精神支柱、社会管理、独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活动水平。
- 曾寿全甘仪清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 超声引导下葡萄糖注射联合腕伸肌离心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高渗(10%)葡萄糖注射联合腕伸肌离心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E)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LE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腕伸肌离心收缩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高渗(10%)葡萄糖注射治疗,每10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I)对2组对象患肘疼痛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超声检查2组对象患肘肌腱修复情况,并对其肌腱低回声区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UEFI评分及患肘肌腱低回声区(半定量)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发现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患肘肌腱低回声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经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0.7)分]、UEFI评分[(70.1±8.9)分]及患肘肌腱低回声区评分[(2.0±0.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葡萄糖注射联合腕伸肌离心训练能显著缓解LE患者疼痛,改善上肢功能,加速受损肌腱组织修复。
- 李言杰韩铭明王学锋孙振双王笑林王文伟蔡西国
- 关键词:离心训练肱骨外上髁炎
- 不同强度的离心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疗效的研究
- 冯燮晨
- 飞轮离心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表现的影响
- 徐嘉敏
- 不同速度离心训练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踝关节内外翻功能的影响
- 侯震
相关作者
- 刘波

- 作品数:31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 研究主题:离心训练 运动性肌肉疲劳 骨骼肌 兔骨骼肌 中医外治法
- 马建

- 作品数:36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 研究主题:离心训练 运动性肌肉疲劳 骨骼肌 运动性疲劳 兔骨骼肌
- 高颀

- 作品数:59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 研究主题:离心训练 跆拳道 HIHILO 有氧能力 艺术体操运动员
- 王艳春

- 作品数:21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离心训练 肌肉力量 老年人 肌力 劣势
- 周思红

- 作品数:42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肌肉力量 肌电图 骨骼肌 离心训练 减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