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篇“ 种带真菌“的相关文章
四个品红三叶真菌多样性研究
2024年
红三叶是一重要的豆科牧草及绿肥作物,真菌会严重影响其子品质,是限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红三叶4个品为对象,通过室内分离及高通量测序,明确不同红三叶品真菌类及多样性。自4个供试品分离鉴定出真菌15属26,其中岷山红三叶9属14,瑞德红三叶5属7,VNS红三叶9属9,红龙红三叶7属11。高通量测序法从红三叶4个品子样品中共鉴定出30属87。属水平主要为枝孢菌属、链格孢属、青霉属、曲霉属、匍柄霉属、掷孢酵母属、Filobasidium和Udeniomyces等属。其中匍柄霉属、链格孢属、枝孢菌属、枝顶孢属、葡萄孢属、镰孢菌属及白粉菌属的数个为潜在致病菌。α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品真菌群落组成及丰度差异显著,岷山的真菌多样性高于其他3个品
郑荣春南志标段廷玉
关键词:红三叶种带真菌高通量测序多样性
猫尾草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4年
猫尾草是一多年生丛生型禾本科牧草,其优质高产且有良好的饲用价值,是我国甘肃省岷县重要的牧草和牧民收入来源,但是目前尚缺少对猫尾草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结合室内分离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猫尾草的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自3个供试猫尾草品中共培养分离出9属13真菌,分离率前5的真菌为链格孢、燕麦镰孢、伞状毛霉、黑附球菌和谢瓦氏曲霉。高通量测序法从3个猫尾草品中分离获得2门27属。主要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真菌,由链格孢属、曲霉属、暗球腔菌属、镰刀菌属等组成,品间α和β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分离培养的8真菌均显著降低了猫尾草子的发芽率(9.78%~30.67%)和发芽势(10.69%~32.08%)(P<0.05);假青光曲霉处理后,猫尾草子发芽率最低;链格孢和假青光曲霉显著增加了岷山猫尾草子的发霉率。研究结果为猫尾草的利用及传病害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申琴郑荣春南志标段廷玉
关键词:猫尾草种带真菌多样性
弋江籽紫云英真菌子发芽的影响及分离鉴定
2024年
【目的】明确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真菌区系及该真菌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从弋江籽紫云英中共分离得到6属7真菌,分别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近缘弯孢霉(Curvularia affinis)、膝曲弯孢菌(Curvu-laria geniculata)、雪霉微座孢(Microdochium nivale)、纸皮思霉(Pithomyces chartarum)和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所分离的真菌可不同程度的降低紫云英子的发芽率,降低子活力指数,影响生长。真菌降低紫云英子发芽率1.69%~76.27%,降低子发芽势16.00%~42.00%,活力指数降低2.25%~79.48%,均以膝曲弯孢菌影响最大,纸皮思霉影响最小(P<0.05);胚芽长降低1.06%~34.39%,胚根长降低3.49%~43.02%,出苗率降低15.79%~52.63%。【结论】真菌对紫云英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子活力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膝曲弯孢菌、雪霉微座孢的影响最为显著。
徐秋蕊郭海雅郑荣春段廷玉
关键词:紫云英种带真菌
岷山红三叶病害及其真菌研究
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cv. Minshan)是适宜于高寒冷凉地区生长的优良豆科牧草,目前尚缺少该品病害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调查了岷山红三叶在甘肃岷县田间的主要病害及发生规律,开展了危害损失评...
郑荣春
关键词:岷山红三叶病害分析种带真菌杀菌剂药效评价
甘肃岷县猫尾草叶斑病与真菌多样性研究
猫尾草(Phleum pratense)是一多年生丛生型禾本科牧草,兼具抗寒耐湿、优质高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是我国甘肃省岷县重要的牧草和农民收入来源。病害是限制猫尾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尚缺少对猫尾草病害...
申琴
关键词:猫尾草病害种带真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
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真菌真菌毒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明确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真菌真菌毒素的影响,对同一产地收获后贮藏于相同环境下1、2、3和5年的3个裸燕麦品分别进行了菌情况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随贮藏年限的延长,裸燕麦菌量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孢子负荷量的变化范围为0.60~8.40 cfu;菌率介于2.75%~28.50%。不同品菌情况差异很大,同一品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也明显不同。从3个裸燕麦品中共检出真菌17属33,优势属为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链格孢菌属,优势因贮藏时间和品不同而异。裸燕麦子的毒素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真菌毒素中检出量最高的是细交链孢酮酸,为16.88~348.67μg·kg^(-1);桔青霉素的含量最低,变化范围为0.01~1.04μg·kg^(-1)。综上,贮藏年限对裸燕麦子的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聂秀美慕平赵桂琴何海鹏吴文斌蔺豆豆苏伟娟张丽睿
关键词:裸燕麦贮藏年限种带真菌真菌毒素
贮藏年限对燕麦真菌真菌毒素的影响
为明确贮藏年限对燕麦真菌真菌毒素的影响,本研究以6个燕麦品(裸燕麦白燕2号、坝莜9号和坝莜14号,皮燕麦陇燕2号、坝燕4号和白燕7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平板培养法、形态学鉴定法及rDNA-ITS序列分析法对其携...
聂秀美
关键词:燕麦贮藏年限种带真菌真菌毒素
文献传递
多花黑麦草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是一高产优质牧草,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植。病害是限制多花黑麦草生产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其病害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于2015年~2019年,通过对四川省多花...
薛龙海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真菌病害种带真菌
文献传递
二月兰真菌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二月兰是重要的地被、景观和绿肥作物。通过子、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二月兰子的链格孢菌,芸薹生链格孢,细极链格孢,黑附球菌,变红镰刀菌,顶孢哈氏霉,细基格孢属等5属7可培养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真菌可致二月兰子萌发后烂烂芽率16.50%~68.50%,其中芸薹生链格孢、顶孢哈氏霉可引致子发芽率降低18.18%~27.27%。7真菌分别引致二月兰离体叶片出现褪绿和坏死腐烂等症状,发病率100%,病斑面积8.84%~99.38%,病情指数22.50~95.00。盆栽条件下,真菌均可致植物出现萎蔫褪绿和坏死叶斑等症状,病株率100%,叶片发病率41.56%~79.88%,病情指数16.22~56.93。与对照(不接真菌)相比,真菌侵染二月兰植株后第9天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30.40%~204.1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为-1.81%~82.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8.78%~86.14%,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13.24%~37.85%。致病性试验表明,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性最强,顶孢哈氏霉致病性最弱。
肖博文冯伟段廷玉
关键词:二月兰绿肥种带真菌
二月兰真菌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2020年
真菌是植物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以重要绿肥作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分离培养、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旨在明确二月兰真菌类,探讨其真菌与田间病害发生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获得二月兰真菌5属7,分别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芸薹生链格孢(A.brassicicola),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附球菌属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镰刀菌属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哈氏霉属顶孢哈氏霉(Harzia acremonioides),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 sp.)真菌;其中芸薹生链格孢是导致田间二月兰叶斑病的病原。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二月兰真菌25属30,包括常见致病菌芸苔链格孢、十字花科白粉菌(Erysiphe cruciferarum)、孔状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 var.exigu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可见,二月兰真菌多为常见致病菌,应进一步开展其致病性研究,关注真菌与田间病害发生的相关性,据此研发防治技术。
肖博文于丝雨冯伟段廷玉
关键词:二月兰绿肥种带真菌高通量测序技术

相关作者

南志标
作品数:271被引量:3,264H指数:3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苜蓿 草地 禾草 醉马草
段廷玉
作品数:107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AM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病害 罗布麻 根瘤菌
赵桂琴
作品数:294被引量:2,325H指数:3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燕麦 综合评价 除草剂 燕麦品种 燕麦种子
李春杰
作品数:425被引量:2,138H指数:2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醉马草 大豆 昆虫病原线虫 禾草
杨颜霞
作品数:3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结缕草 种带真菌 种子发芽 芽长 发芽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