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篇“ 种源区划“的相关文章
20个无患子种源经济性状差异分析与种源区划被引量:4
2022年
20个无患子种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之间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皮率、百果重、果皮总皂苷含量、种仁含油率等5个经济性状表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MSM-PP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手段,对20个种源综合评价,并划分出优良种源、可利用种源、一般种源和不适宜种源等4个种源区。选择获得的GX01、GX03、GD01、GD02等4个优良种源的单位面积果实产量、百果重、果皮率、果皮总皂苷含量、种仁含油率等性状平均表现,与参试群体总体平均水平相比较,遗传增益达到18.34%、9.89%、10.23%、9.83%、7.05%,选择效果较好。
李宝银周杨周俊新薛婷常云妮
关键词:无患子优良种源聚类分析遗传增益
长白山森林景观历史重构的种源区划分及验证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当前长白山森林植被分布和演替进程坡向差异形成的机理,重构了800年前长白山火山大喷发后的森林植被演替动态,强调种子传播在火山灰裸地上森林植被演替中的作用。火山喷发后,种源区是没有受到破坏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在不考虑外界干扰的理想情况下,其森林结构和功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并为火山灰裸地上的植被恢复提供种子。本文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划分了长白山火山大喷发后的火山灰裸地的范围,并把火山灰裸地外围宽15 km的区域定义为种源区。为了论证种源区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为火山灰裸地上的森林景观重构奠定基础,本文应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模拟种源区800年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和树种分布面积的动态变化,用森林调查数据和文献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校验和验证。结果表明,种源区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在阔叶红松林带和云冷杉林带以及整个景观水平上保持稳定波动状态。阔叶红松林带和云冷杉林带主要树种的模型初始化生物量以及景观水平上长期模拟的生物量在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的结果范围内。拟合优度检验值珋e(%)、MAE(%)、RMSE(%)和ME均小于10,模型初始化生物量和长期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小。合理划分种源区并对其模拟结果进行校验和验证,对种源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稳定性分析,有助于提高火山灰裸地上森林植被演替模拟的准确性,对正确解释当前长白山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规律和演替进程的差异、预测未来长白山森林植被演替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周胜男梁宇贺红士吴志伟
关键词:生物量LANDISPRO
24年生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被引量:66
2009年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年均温、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产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锯材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
刘青华金国庆张蕊储德裕秦国峰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种源形质木材基本密度种源区划种源选择
秃杉优良种源选择及种源区划被引量:7
2007年
秃杉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表明,秃杉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等11个性状中,真叶全现、一年生幼树抽高、一年生幼树全高种源间差异显著,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造林11年生时,种源间、家系/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方差分量所占比例较大,种源效应最明显。选择秃杉优良种源有贵州交、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丹、云南滕冲种源,优良种源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9.68%,实际增益为34.60%。利用种源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11年生生长性状等11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秃杉区划为3个种源区,第1个种源区为湖北利川种源,第2个种源区包括云南昌宁、云南滕冲种源,第3个种源区包括云南龙陵、贵州丹、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交种源,其中第3个种源种源在广东生长表现良好,适宜在广东适生区域引种推广。
王明怀陈建新梁胜耀黄越茂梁仕威黄德林
关键词:秃杉种源家系区划
桤木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被引量:10
2005年
以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和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划分了种源区。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值(EGA)的相关显著,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单株生物质产量和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桤木种源EGA和试验林生长表现,把桤木划分为3个种源区:盆西北周沿区、盆中区和盆南周沿区。
王军辉顾万春夏良放万军干小雄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桤木种源地理变异种源区划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被引量:19
2005年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那冬晨杨传平姜静夏德安王会仁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种源试验地理变异种源区划种源选择
云杉现有天然林的遗传分化和种源区划被引量:5
2005年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可将现有云杉天然群体分 为3个种源区和5个亚区。
罗建勋顾万春姚平
关键词:云杉表型变异同工酶变异
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被引量:5
2001年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2 ) ;天山种源区 (编号Ⅱ ) ,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Ⅱ2 )。
史彦江宋锋惠卡得尔陈同森
关键词:新疆落叶松种源试验种源区划落叶松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被引量:49
2001年
以 4个试验点 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 (地 )径、保存率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 ,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 :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率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 ,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 ,进行种源区划 ,初步划分为 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 ,初步为
朱翔刘桂丰杨传平刘志新袁桂华刘吉春李景云
关键词:白桦种源区划稳定性优良种源桦树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被引量:34
2001年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白桦 1 7个种源 1 52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通过 1 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 2 33个位点 ,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 ,范围在 2 0 .1 7%~ 32 .1 9%之间 ,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帽儿山种源和清源种源 ,最低的是绰尔种源。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 43.53% ,在种源内个体间占 56.47%。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离 ,构建了白桦 1 7个种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 ,结果将东北地区的白桦聚为一类 ,华北、西北地区的白桦聚为另一类。同时根据地理气候因子和遗传距离对白桦群体进行了种源区的划分。
姜静杨传平刘桂丰刘玉喜任旭琴
关键词:RAPD白桦种源种源区划桦木科

相关作者

杨传平
作品数:430被引量:3,237H指数:3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种源 柽柳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刘桂丰
作品数:345被引量:2,20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小黑杨 种源 种源试验 长白落叶松
杨书文
作品数:52被引量:30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长白落叶松 种源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王继志
作品数:43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种源选择 水曲柳 蒙古栎 引种 种源区划
夏德安
作品数:82被引量:57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种源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