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4篇“ 科普资源“的相关文章
- 科技馆总分馆制模式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实践
- 2025年
- 本文探讨了科技馆总分馆制模式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挑战。以福建省科技馆总分馆制模式为例,分析了该模式如何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构建“1+N”科普联动网络,打破了传统科普资源的界限,实现科普资源的跨地域、跨行业流动,从而提升科普服务的辐射面和科学教育的实效性。
- 黄卉晴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科普资源包箱体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科普资源包箱体。;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教学科普资源包的箱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褚菀星高航伟朱世杰杨春岐
- 粤港澳大湾区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实践探索
- 2024年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科普事业也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的研究,探讨了大湾区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成效与经验。通过分析科普场馆协同合作、资源整合、资金管理和绩效优化的具体实践,展示了科技馆联盟如何推动区域内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社会效益。
- 李邱荔
- 关键词:科普事业科普场馆科普资源公众科学素养
- 中医药科普资源整合与传播机制探析
- 2024年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医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知识科普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整合各类中医药科普资源,建立高效的传播机制,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成为广大中医药科普传播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 谭媛
- 关键词:中医药科普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科普传播
- 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普资源整合与利用
- 2024年
-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与科普工作的内在联系,探讨当前科普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现状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合策略与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 陈臻琪
- 关键词:科普资源
- 科普资源融入学校的教育功能研究
- 2024年
-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资源,科普资源在融入学校的过程中一直存在认同困境、转化困境与传播困境。科普资源蕴含丰富的科学现象与科学事例,可以转化为原始科学问题,将其融入学校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发展关键能力与塑造必备品格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科普资源的教育价值,科普教育研究应当从吸收国际经验向重视本土实践转变,科学教师应当从知识传授者向素养培育者转变,学生的科学学习应当从“听中学”向“做中学”转变,以便真正通过科普资源实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 陶扬杨小莉邢红军
- 关键词:科普资源学校科学教育教育功能
-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西藏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2024年
-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为解决西藏科普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西藏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探讨在西藏科普资源信息化过程中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实现科普资源数据内容挖掘、提炼、整合的框架思路,提出了大数据应用技术对西藏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影响和作用。通过阐释大数据信息技术怎样提升科普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普及度的策略,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前进,促进专业学科跨界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文章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政府、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支撑西藏自治区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 高嫣
- 关键词:科普资源信息化大数据
- 基于VR技术的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设计——以广西馆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当前,国家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科普方式及科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于高质量科普的需求。通过VR技术等进行立体化、多元化、多感官沉浸体验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开发是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内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难得的科普资源素材和案例。基于VR技术进行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设计,以广西馆为例阐述设计思路,并提出基于VR技术的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开发,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利于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
- 付凤华
- 关键词:VR技术
- 基于科普资源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例
- 2024年
- 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中,基于“科普走进课堂”的理念,通过创设情境与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合作讨论、开展校园实践、交流表达等,培养学生生态价值、生态忧患、生态责任、生态审美四个方面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黎福容杨帆申玉华钟继添
- 关键词:科普资源生态意识
- 高校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2024年
- 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与中小学深度合作开展科普工作的具体做法。科普基地确立了“弘扬科学精神、科普活动与课内教育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所有的科普教育活动都根据这些原则来设计。总结了在资源开放、师资供给、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一些经验。
- 高卫杨金月章文伟
- 关键词:科普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相关作者
- 郑思晨

- 作品数:1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
- 研究主题:科普资源 科普教育 对校 STEM 少年儿童
- 张云飞

- 作品数:29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
- 研究主题:科普资源 参与者 科学教育活动 博物馆 产品品质
- 胡玺丹

-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
- 研究主题:科学教育活动 科普资源 参与者 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 邓哲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场馆 科普资源 公民科学素质 社会文化
- 吴晓雷

-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
- 研究主题: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 科普资源 科学教育活动 科普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