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2篇“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章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射野探测器研究进展
2024年
由于侧向带电粒子平衡的缺失、主光子源的遮挡,以及在小射野测量中可以选择的探测器有限,对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行小野剂量学测定提出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极大影响了剂量学的准确性。过量辐射事故表明对小野剂量学测定的适当方法了解不足。本综述介绍了目前适合在小野剂量学测量中应用的各类型探测器,包括微型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金刚石探测器、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放射变色胶片、热释光探测器、放射光致发光玻璃探测器、光受激发光探测器、聚合物凝胶剂量计,为物理师在选择小野探测器时提供参考。
李坚汪洋王业伟鲁海玲曹剑钊徐丽丽陈子印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4年
分析对肝癌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与射频消融治疗(RFA)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肝癌病例系统中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符合分析条件存在手术治疗禁忌症肝癌患者76例,电脑软件将患者资料打乱,将76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38例、射频消融疗法)和常规组(38例、立体定向放射疗法),对不同治疗方法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参照组治疗有效率(89.47%)生存率(92.11%)、(81.58%)与实验组(86.48%)、(94.74%)、(78.95%)(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1%)明显高于实验组(13.16%)(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基本一致,实际应用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高,但是SBRT可作为不适宜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替代疗法。
王会勇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有效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质控检测模体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质控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属于放射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质控检测模体能够在一个完整的质控模体内完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多个质控项目,减少临床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改善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牛静张沐天付宁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影像学动态变化规律
2024年
目的 肺部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容易引起误诊。探讨SRT后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肺组织的CT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SRT的104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件,由研究者诊断小组对每次CT图像进行评估和动态比较,记录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时序特征。结果 104例患者共109个病变。94个(86.2%)病灶呈现残存病灶与周边放射性肺损伤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可分为3个阶段。发生期:治疗后3个月(范围为1~9个月),胸部CT呈病灶周围絮状渗出性改变。发展期:治疗后4.5个月(范围为1.5~15.5个月),呈密度更高的斑片条索影和/或纤维化实变影。影像稳定前期:治疗后13个月(范围为5.5~39个月),呈纤维化实变逐渐吸收、固结或收缩并与病灶融合形成最终的肿块样实变,伴或不伴随纤维化移动,最终趋于稳定。15例(14.4%)患者周围肺组织无明显改变,仅表现为病灶本身变化,达到影像学稳定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10个月(范围为2.5~15.5个月)。65个(59.6%)病灶影像稳定期肿块样实变长径比初始病变增加了20%以上。进入发展期时间越短,影像稳定阶段肿块样实变长径可能越大(P=0.021)。结论 SRT后肿瘤本身及周边正常肺组织通常会出现连续动态影像学改变,最终多数患者残存病灶与周边肺组织纤维化融合形成肿块样实变。多数患者肿块样实变长径较SRT前增加20%以上。
许琦涔朱子豪赵丽君宗丹江宁宋雪郭震吴建峰何侠朱向帜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算机断层扫描肺部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
不同铅门宽度对肝细胞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 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时选择不同铅门宽度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某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6例HCC患者,铅门宽度分别采用1.0、2.5和5.0 cm,保持相同的螺距、调制因子和优化条件进行计划设计。比较3种宽度下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并评估计划的治疗时间、机器跳数、机架旋转圈数和机架旋转周期。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铅门宽度越小,靶区的剂量学参数表现越好,OAR受量越低。随着铅门宽度增大,治疗时间减少,机器跳数、机架旋转圈数减小,机架旋转周期缩短,治疗效率得到提高。结论:HCC的SBRT中,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较好以及OAR受量达到临床要求的前提下,选用2.5 cm铅门宽度进行HT计划设计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率。
杭霞瑜李益坤胡俊曹若琪张琰徐楠宋宪强孙向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系统中不同计算网格(calculation grid size,CG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某院初次接受放射治疗的9例NSCLC患者,采用Fine、Normal和Coarse 3种不同的CGS计划及相同的螺距、调制因子(modulation factor,MF)和优化条件,通过HT系统进行SBRT计划设计,观察比较3种CGS计划下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参数、点剂量验证通过率、治疗时间、机器出束量及Sinograms图等指标。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HI比较,Fine与Coarse、Normal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下的靶区CI比较,Fine与Coar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CGS计划OAR的剂量学参数比较,Fine与Coarse心脏D_(max)、D_(mean),食管D_(max)、D_(mean),全肺和患侧肺V5、V_(20)、V_(30)、D_(mean),健侧肺V5、D_(max)及心脏V_(10)、V_(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与Coarse食管D_(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ne、Normal、Coarse计划的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0.96%、1.50%、1.77%。Fine与Coarse计划在治疗时间和机器出束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e与Normal、Normal与Coar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inograms图对比可知Fine计划正弦图子野色阶较为均匀,Coarse计划存在极深和极浅的色阶区域,Normal计划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在NSCLC患者的SBRT计划设计中,应尽可能使用小CGS设置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剂量分布,从而更有利于患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执行与不良反应的预防。
杭霞瑜姜万荣李益坤胡俊张琰曹若琪徐楠王磊周晋达孙向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算网格
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三维剂量验证模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三维剂量验证模体,包括底座、支架和球形验证模体主体;所述底座包含支架安装槽和第一调节螺丝组;所述支架包含固定装置、第二调节螺丝组和支架主体;所述球形验证模体主体由两个半球模体组成;所...
孙文钊李斌刘伯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ic Radiotherapy,SRT)是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独特的剂量累积效应最大化地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随着技术的进步SRT不断得到创新优化,多种类型的SRT设备被开发出来,在临床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SRT设备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比较现有SRT设备的技术特点,总结SRT设备的关键技术,对SRT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郭召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波刀伽玛刀放射外科
基于医用直线加速器开展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024年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具有单次照射剂量大、分割次数少、边缘剂量下降快的特点,是治疗脑转移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基于直线加速器开展的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SRT技术较伽马刀和射波刀经济适用、性价比更高,临床应用更广泛。本指南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聚焦于基于直线加速器开展的SRT技术在临床实践工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以期帮助国内放疗单位正确安全地运用SRT技术。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李光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疗法直线加速器
基于LQ模型的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学实验
2024年
目的:探讨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剂量学效应是否符合线性二次(LQ)模型。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给予生物有效剂量(BED)照射(6、8、10、12、14 Gy)。照射分割方式包括单次照射(模拟SBRT)和分次照射3次、5次(模拟IMRT)。检测辐照后存活分数反应不同分割方式的损伤效应;绘制生存曲线,观察不同分割方式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辐照后细胞划痕实验,观察不同分割方式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LQ模型在肝癌SBRT放疗的应用体外验证中出现明显的分离效应。对于HepG2细胞和Hep3B细胞,当BED<12 Gy(α/β=10 Gy)时,不同分割方式在损伤效应、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上未显示出明显差异,SBRT符合LQ模型;当BED≥12 Gy时,单次分割相对于多次分割,显示出更高的损伤效应,即SBRT损伤效应高于IMRT。结论:SBRT在肝癌中适用LQ模型具有一定的剂量区间,超过该区间损伤效应高于LQ模型预测结果。
万福莺周凌宏
关键词: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相关作者

潘绵顺
作品数:143被引量:23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伽玛刀 伽玛刀治疗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射外科治疗
肖建平
作品数:137被引量:1,0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预后 脑转移瘤
梁军
作品数:181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放疗
袁智勇
作品数:191被引量:607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射波刀 放射疗法 射波刀治疗 预后 CYBERKNIFE
任本
作品数:22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八五医院
研究主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癌性疼痛 肾上腺髓质 放射疗法 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