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4篇“ 立法者“的相关文章
- 智慧立法与立法者智慧
- 2024年
- 与智慧司法备受关注不同,智慧立法似乎容易诱发立法者智慧的怠惰而遭遇冷潮。当前智慧立法与立法者智慧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慧立法与立法者智慧的基本问题是立法者主观能动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过度依赖智慧立法会引发技术依赖、原则困境、表面科学性、形式民主性、初级融贯性等问题。为此,在本体论上,应当明晰立法者智慧是一种实践理性的集体智慧,更好发挥立法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方法论上,应当运用立法者智慧在科学立法中的知识论资源,在民主立法中的慎思明辨作用,在依法立法中的整全融贯功能。此外,智慧立法能使真实立法者克服现实的物理学力量鸿沟,助力形成“唯一正解”的立法诠释。
- 陈彦昌
-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赫拉克勒斯
- 卢梭的立法者难题及其中国解决方案
- 2024年
-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 葛宇宁
- 关键词:西方法律思想史立法者
- 如果没有立法者会如何?——论卢梭的《日内瓦政府史》
- 2024年
- 对《社会契约论》的任何读者来说,它最令人吃惊的特点之一是,卢梭坚持要一位立法者——直白地说——为建立一个合法政府而欺骗人民。随着卢梭从政治正当性原则的解释转向其实际运用,立法者这章似乎直接跟在该书最理论性的内容后面。在社会契约论理论家中,他坚持要一位立法者的做法是不同寻常的。看来,除了生活在无政府的自然状态下彼此一致的许多自由而平等的个体外,建立政治社会和政府的契约不需要别的东西。的确,这是我们在卢梭的前辈如霍布斯和洛克提供的社会契约解释中看到的内容。无疑,霍布斯和洛克需要使其读者相信,人类事实上天生就自由而平等,而不是生活于对任何上级(superior)——无论是人还是神——的义务下,而且他们需要向这些读者表明契约的恰当条款(the proper terms)是什么。然而,情况仍然是,他们介绍的契约本身描绘了一种状况,在其中人类彼此作为平等者相遇并要求平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需要外在于这种契约的立法者。
- 克里斯托弗·凯利曾誉铭(译)
-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霍布斯立法者卢梭
- “立法者并不总是法则的创作者”——对康德一个晦涩命题的三种理解被引量:1
- 2024年
- “立法者是根据法则的责任的创作者,但并不总是法则的创作者”,这是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导论中提出的一个晦涩命题,学者们作出了很不相同的理解。埃里克·沃特金斯认为,康德主张上帝和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法则的创作者。这种理解是对康德命题的明显误解,没有看出康德明确否定了上帝这位立法者同时是法则的创作者。刘凤娟认为,康德主张上帝和人的立法理性作为立法者并非法则的创作者,惟有执行理性的唯一立法、在特定情境中创作具体法则的自由意志(任意)才是法则的创作者。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康德命题的本来含义,没有看出康德命题主要是针对上帝这一立法者而提出来的,因而改变了在上帝的意志与人的理性之间的对比框架,在立法理性与执法意志的对比框架中把执行理性立法的意志当作法则的创作者。康德这一命题的本来含义应是,上帝这个立法者并非法则的创作者,我们自己的立法理性才是法则的创作者。这样理解,可以得到康德大量同主题文本的支持。康德把上帝视为立法者,表明他的立法者概念需要在其道德宗教中加以理解;他把我们自己的立法理性视为法则的创作者,则表明他在法则的创作者问题上坚持了启蒙思想原则。
- 舒远招
- 关键词:道德法则立法者创作者上帝
- 卢梭“立法者”概念的界定
- 卢梭以提出人民主权思想闻名于世,但是同时又提出“立法者”这一概念。人民主权理论强调人民在场,人民享有立法权。但是起草法律的权利却交给了立法者,立法者就像神明一样,可以改造人性,又似乎带有传统政治思想中的父权色彩。“人民主...
- 王金丹
- 关键词:立法者卢梭公意立法权
-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立法者被引量:1
- 2023年
- 世俗社会的法律创制活动都是通过立法过程由立法者完成的,立法者为所有受法律调整的个体行为制定法律,因而立法者是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成为立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立法者是受所立之法约束并享有最终立法决策权的“去个人化”的、民主政治的产物,立法者作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部利益动机的驱使,而且受到外部立法制度机制的约束。立法者通过内部偏好与外部制度的合力,基于立法程序制度进行利益博弈,达致形成利益共识而制定法律规范,解决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理性的个体行为产生集体理性的能力,从而为形成的立法决策结果提供正当性与合法性的依据。
- 刘丹
- 关键词:立法者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民主
- 论我国立法者职业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
- 2023年
- 立法者是政治共同体向善的推动者,是一个国家法治体系建设的主导者。为了促进立法“真、善、美”的实现,立法者必然遵循基本的职业伦理,这是法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立法者职业伦理教育至少需要涵盖三重维度的内容:基本的德性,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内在良善和外在为民品性双向均衡的教育和规训;恰当的知识,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和必须坚守的政治规矩两者之间整诠性知识的教育和规训;融贯的技术,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对立法自身技术(立法内在技术)和辅助立法技术(立法外在技术)互动反身性知识的教育和规训。这三重维度的教育和规训是作为“忠、优、好”立法者的基本要件与关键保证。我国应加强对立法者三重维度的宏观培育和微观引导,以促进良法的制定和善治的落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动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 李佳飞
- 关键词:立法者职业伦理德性教育
- 现代国家的立法者科学——重新思考孟德斯鸠的国家理论被引量:1
- 2023年
- 在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的谱系中,孟德斯鸠因为提出了经典的分权理论而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事实上,就现代国家的构建而言,与自由主义更多关注技术层面的法律和制度设计不同,孟德斯鸠所致力于塑造的是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相联结的政治生活。相较于社会科学以“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预设来理解国家的做法,在孟德斯鸠的整全性视野中,国家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古典意义上政治共同体的景象。而肩负着奠立和维续政治秩序任务的立法者,则既要综合考量人们的现实处境和生活脉络,也要抱持政治宽和的规范取向。这样更为“厚重”的立法者科学,对于当今那些仅仅强调非人格化国家的理性构建的思路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矫正作用。
- 张旭张旭
- 关键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经典与解释 亚当·斯密 商业生活的立法者
-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62期。本期论题是“亚当斯密:商业生活的立法者”,本书包含论题、古典作品研究、思想史发微、旧文新刊、评论等,其中包含了《斯密与卢梭的“立法者科学”》《市场的修辞:斯密论承认、话语以及交换》《施拉...
- 娄林编
- 关键词:经济思想
- 开普勒:天空的立法者
- 2022年
- 对开普勒的一生。通过研究文献进行了描述,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天空中的立法者。他第一个真正发现行星运动规律。他的三大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铺平了道路。他的一生勤奋好学,淡泊名利,孜夜不倦,献身科学。
- 吴晓松
- 关键词:开普勒物理学史
相关作者
- 谢晖

- 作品数:213被引量:2,149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 民间法 法律解释 法治 诠释法律
- 刘武俊

- 作品数:209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研究主题:中国法治 法治进程 法治 亮点 司法
- 师学良

-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柏拉图 《法律篇》 译注 法律篇 立法者
- 高勇

- 作品数:1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法 刑法目的 立法者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白阳

- 作品数:3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法治建设 法典 民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