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篇“ 立论基础“的相关文章
“教育、科技、人才”助推共同富裕的立论基础、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4年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以夯实基础、把住关键、固守根本的功能属性,成为新征程上驱动知识和创新的“三驾马车”,是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重要因素。“教育、科技、人才”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中能够提炼和归纳出立论基础、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三个层面的分析结构,形成以解决生活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迎来幸福安康为主干的价值逻辑框架。新征程上高质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支撑,理清关系、统筹推进、保障供给,持续深化改革并厚植浓厚文化氛围,定能有所作为,也必将有更大作为。
唐建兵秦洁
关键词:共同富裕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立论基础、体系转型与接续发展
2023年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主题所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内容、进步过程及规律的表达体系,有着民族话语体系、团结进步话语体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包括理论政策、价值观念、情感体验、行为习惯等内容,发挥宣传、培育、凝聚、斗争的功能。新时代语境下,话语表述的转换、话语价值的延伸、话语实践力的开拓赋予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话语体系新的表达形式,推动了话语体系转型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话语体系实现接续发展,需把握话语体系在人民维度、社会实践维度和人类文明维度的逻辑阐释,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要义,紧跟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以开放的胸襟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郭庆
关键词:话语体系立论基础话语转型
全球文明倡议:立论基础与多维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间交流互鉴不可或缺。只有相互尊重包容、广泛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愈加璀璨辉煌。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对自身建设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对世界大势等诸多因素的深刻把握与认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的又一中国方案,其摒弃了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等思维陷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将对全球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洪向华冯文燕
关键词:逻辑理路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立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被引量:9
2023年
进入新时代,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与命运的“高度关联性”是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和立论之基;多极化格局下国际秩序和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构性”是其得以践行的必要条件;安全以及发展利益的“非零和性”是其在国际交往中实践的根本性保障;国际合作的“扩散互惠性”是其实践动力;国际交往的“道德性”从观念层面为其提供了道义支撑。共商、共建、共享三者在逻辑上互嵌、内容上互构、体系上互济,是一个体系严密、层次清晰的科学理论体系。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蕴含明确的实践原则,即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公正合理为方向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增加全球公共产品投入为路径发挥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表率作用,以开放包容为特征打造全球治理多元叙事体系。
朱旭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立论基础、内在逻辑及时代转化
2023年
通过梳理世界历史理论的立论基础与内在逻辑,包括其逻辑起点、推动力量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指向,我们发现,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提基础、重要内容、价值目标等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基于时代的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延续,更实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维转变、主体转变与实践路径的转变,以此实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李翠刘洪波
关键词:世界历史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立论基础、现实依据及实践路径
2023年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省”的传承与升华,是对百年来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吸收与总结;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清除党内隐患实现长期执政等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政治保证和现实需要;其坚持自我革命必须提升自我净化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革新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进程中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
王新娣徐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公共分配秩序论视角下的共同富裕:立论基础、失序表现与优化对策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亟需形成良性的公共分配秩序,切实发挥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顶层设计角度研究了公共分配秩序促进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机理逻辑,在理论上探讨了公共分配秩序的概念、原则和特征,并在分配结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三个领域归纳了我国公共分配失序的主要表现形态,最后提出优化我国公共分配秩序的政策建议。
于海峰葛立宇
关键词:共同富裕财政制度财政收支
“以诗教”白的立论基础与育人理论
2022年
教育,在今天,已然不仅是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的话题,而是一个引发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一个引领社会风尚的热点,甚至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民族振兴和国家前途的重大命题。从时代特征层面讲,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人才质量的竞争,并最终演化为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水平的竞争。
余小刚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立论基础人类命运地缘政治民族振兴
论体育核心素养的立论基础与当代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体育核心素养显现出学生个体在体育教育中自身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形成并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品质,也成为学校体育独特育人价值和教育观念的集中反映与多维体现。其立论基础在于中国的传统体育道德思想、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国外先进经验与教学启示;当代价值是更加明晰与深入实施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内涵、彰显体育与健康学科“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创新和重塑目前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体系、不断建构与丰富体育与健康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联、重视与推进健身促进健康理念。
吴向宁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学科体育教育
课程数字化的立论基础:“第三教学时空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追踪数字时代课程创新实践与理论发展前沿,该文创造性提出“第三教学时空”观点,探索构建“数字平台化”课程形态理论。以“现实教学时空+虚拟教学时空+第三教学时空”为课程改革创新的社会物质基础与环境,深入研究虚拟教学时空与现实教学时空叠加重构,基于“化学反应”蜕变出第三教学时空。从根上触动基于现实时空的传统教学与课程的底层结构,引发了划时代的课程与教学数字化颠覆性变革。
单凤儒苏晓明
关键词:教学与课程改革课程数字化

相关作者

任强
作品数:17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伦理 教师教学 敏感性 教师 学术
金华
作品数:127被引量:601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高血压 中医 肠道菌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镇肝熄风汤
陈其胜
作品数:34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国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何元春
作品数:41被引量:295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体育 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
柯政
作品数:89被引量:9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教育强国 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考试 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