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24篇“ 管窥“的相关文章
- 孙其峰先生艺术管窥
- 2024年
- 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在孙先生门下学艺,没有能够在天津美术学院读书,但我曾经作为一个业余书画爱好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没少聆听孙先生的教导,也没少读孙先生的美术论著。我到天津书法家协会工作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孙先生的机会就更多了。每次讲座,每次我们的谈话,他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书画技巧、书画理论。他在讲座时,每每是边讲边画,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讲话时,滔滔不绝;示范中,挥毫不断。听他讲课,不但能知其然,而且可知其所以然。
- 唐云来
- 关键词:书法家协会循循善诱书画理论
- “合”与“离”——郭沫若文艺思想管窥
- 2024年
- 作为现代文坛健将的郭沫若,在1939—1942年民族形式论争前后发表了一系列阐释中国文艺思想的文章。爬梳其在特殊历史语境中的诸多观念,透射出其坚守“五四”文艺的审美性,具有承接“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知识分子情结;同时,他倡导借助“民族形式”讨论来吸纳民间形式、外来形式之优长,突破“欧化”与“民族化”的紧张关系,通过革新文艺形式来实现文艺民族化、大众化,此观念与“民间形式”绝对论大相径庭,在纷杂的“民族形式”论争中独树一帜。总之,郭沫若的文艺思想具有客观性与前瞻性,不仅为抗战文艺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提供了广阔视野。
- 张宁
- 关键词:文艺思想管窥
- 《渤海国管窥》(第五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渤海国管窥》的前言与第五篇两部分内容作为翻译实践文本。该作品以渤海上京龙泉府内容为主,从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渤海国展开研究,讲述了渤海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变迁中与我国周边...
- 王璇
- 关键词:文化缺省翻译补偿
- 藏传佛教释梦理论及其现实应用管窥
- 2024年
- 据媒体报道,2023年成立的初创公司Prophetic,开发了一款名为“Halo”的头戴设备。Prophetic公司表示,该设备可以引发清醒梦,让人们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睡觉,从而使其掌控自己的梦境,有效利用这段时间。例如,CEO可以为即将召开的董事会会议进行练习,运动员可以演练比赛,工程师可以在睡梦中编写代码。[1]
- 旦知才旦
- 关键词:媒体报道董事会藏传佛教CEO
- 《四书管窥》的编纂过程及版本源流
- 2024年
- 《四书管窥》是元儒史伯璿积三十年之功力而成的一部学术反思型著作,虽现存版本较多,但大多残缺不全、错讹颇多,版本流传情况亦不明晰。实际上,该书自明初即为两个版本系统并行,以孙诒让玉海楼钞本为代表的民间系统为早期版本,而《四库全书》本所代表的内府系统为修订本。两大版本系统之间存在大量异文,而这些版本异文也是判断版本系统的直接证据。《四书管窥》一书的编纂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便是至正六年(1346年)定稿之后,史伯璿也仍在进行该书的修订工作,这也间接造成了传世两大版本系统之间的内容差异。
- 崔翔
- 泸州市博物馆藏高树14件作品之管窥
- 2024年
- 高树是晚清官员、诗人、书法家、戏曲作家,工书擅文,名震京师。泸州市博物馆所藏高树14件作品,题材主要有随感杂谈、思乡怀亲、唱和酬赠等内容,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高树生平、家族、家风家教、交游、学术思想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补充作用。
- 洪叶
- 关键词:管窥
- 管窥失眠
- 2024年
- 失眠是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情况,本文提到的失眠主要是指反复发生、长期存在,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失眠症”,属于疾病的范畴。因为特定原因偶尔产生的入睡困难,不在讨论之列。易患失眠症的人群年轻失眠症患者,主要来自三类人群。第一类,工作内容琐碎,对细节准确度要求很高,因此工作时要求专心致志,不能分心。
- 王丙辉
- 关键词:入睡困难失眠分心
- 庄子“龙蛇”思想管窥
- 2024年
- “一龙一蛇”是庄子倡导的处世哲学与逍遥路径,它的提出基于风雨如晦的社会现实,也是否定“材与不材之间”后构想的与世推移的理想策略。一方面,它重视“心”的主观能动性,是《庄子》中隐逸的最佳方式“心隐”的直观表现与现实实践;另一方面它又破除了对处“中”的执念,以龙蛇不同形态的随机变化隐喻人一旦达到同乎大道的境界就可以合于自然,以自由的精神支配自我在现实中“缘督以为经”,将先哲普遍探讨的处世技巧转化为庄子独有的游世艺术。基于此,本论文从“龙蛇”观念的提出过程、思想特质、道家意蕴入手,以说明“龙蛇”虽非庄子首创,但经过他的演绎已然确立成为独特的哲学概念并远溉后世。
- 李琪张洪兴
- 关键词:游世逍遥
- 《史记》隐喻学术思想管窥
- 2024年
- 为了拓宽《史记》研究的深度和宽度,进而助力其传播与传承。文章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在历时探究隐喻是词之对比、思想之互动以及认知之手段的基础上,厘定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映射理论为依据,宏观上从浪漫之理想、悲剧之同情以及讽刺之批判等三个隐喻层面;微观上,从方位、实体、结构等基本隐喻;以及组合、聚合、复杂复合等扩展隐喻多个视角、多个层面管窥《史记》隐喻机制。发现:其一,司马迁虽然没有提出任何隐喻理论,但其《史记》叙事风格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思想。其二,隐喻贯穿于《史记》叙事的浪漫、悲剧和讽刺三大情节类型,分别隐喻着司马迁的理想、同情和批判之精神。其三,《史记》不仅善于运用当代学者提出的方位、实体、结构等基本隐喻,还能创造性地熟练使用组合、聚合、复杂复合等扩展隐喻。由此可见,司马迁不仅是史学、文学巨匠,还是一代隐喻宗师。
- 褚瑞莉孙毅
- 关键词:《史记》隐喻司马迁
- 明代“金牌信符”制度管窥
- 2024年
- 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各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维持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进行着频繁的经济往来。其中,长期存在的“茶马互市”成为显著的经济交流形式。这种交流通过以马匹交换茶叶的方式,促进了中央王朝与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唐宋时期,汉藏民族之间的茶马交易被视为自愿的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强制性成分。然而,明朝的茶马贸易逐渐脱离纯粹的经济范畴,呈现出更多的政治因素,并且由于封建体制经历了初期的变革和巩固,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央集权特征的政治结构,明朝将中国古代国家机器中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符牌与茶马贸易结合,推行了“金牌信符”制度,这一制度的出现不仅仅是赋予符牌新的特殊功能,更是给明朝中原王朝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新的政治工具。
- 张小青张兴年
- 关键词:明代茶马互市
相关作者
- 曹加明

- 作品数:127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管窥 窥探 教师 文本细节 高中语文
- 李继凯

- 作品数:203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书法文化 文化创造 手稿 管窥 中国文学
- 赵炎才

- 作品数:108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民初 民国初期 清末民初 孙中山 刘师培
- 周竞红

- 作品数:108被引量:4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民族关系 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 管窥
- 薛中军

- 作品数:24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管窥 新闻评论 女性意识 受众 新闻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