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文章
- 2013—2022年天津市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 2024年
- 为探究天津市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本文基于主要粮食产量数据、气温降水数据,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天津市过去10年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1)玉米和小麦产量逐年增长,在过去10年里,小麦产量增长17万吨,玉米产量增加21.32万吨;(2)天津市降水和日照时数存在显著改变,在过去10年里,年均降水量增加164.2mm,年日照时数增加456.4h,年均气温保持稳定,10年间年均气温仅增加0.6℃;(3)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粮食产量有正向影响,降水量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日照时数变化对玉米产量较大,温度对粮食产量影响不够显著。本文在研究粮食产量的基础上量化了气象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调试、粮食安全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付珊珊周颖黄骁
-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产量
- 基于LMDI的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吉林西部地区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增长极,是促进吉林省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区域。本研究应用LMDI模型系统分析了2000—2019年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量化了粮食播种面积、种植结构、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大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加825.02万t,播种面积效应起到明显的正向作用,增产452.33万t,结构效应增产141.38万t,单产效应增产231.32万t,贡献占比分别为54.83%、17.14%和28.04%。从时间变化上看,面积效应2009年出现最高值194.94万t,2017年出现最低值-74.86万t;结构效应2004年出现最高值74.54万t,2002年出现最低值-21.66万t;单产效应在时间上波动强烈,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407.47万t),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429.69万t)。在空间分布上,面积效应最高值为长岭县,最低值在宁江区;结构效应最高值在扶余市,最低值在通榆县;单产效应最高值在前郭县,最低值在洮北区。受脆弱生态环境约束,未来吉林西部作为资源脆弱地区应谨慎扩大耕地面积,以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食单产为主,实现粮食长期可持续增产。
- 戴新刘文新
- 关键词:粮食产量变化LMDI模型
- 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产量、农业水土资源及农业产值等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恒等式模型,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究了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结果表明:①2009-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所跌落,2018年恢复增长状态,2009-2020年期间共增产119.31万t。②2009-2020年间,影响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耗水量、粮食复种指数、农业水土资源和粮食单产水平。各因素年际变化表现为正负波动变化,且区域间各时间段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差异显著。③自2009年到2020年,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度由严重不协调状态(D∈(0.0,0.3])逐渐稳定在基本协调状态(D∈(0.5,0.8])和高级协调状态(D∈(0.8,1.0])。因此政府在粮食增产计划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农业产值和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性,以农业产值的正向效应促进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增长,以节水技术实施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良性调整,实现粮食产量、水土资源和农业产值的协调、可持续增长。
- 于广浒贺仓国管伟李丽徐彬冰佘冬立
- 关键词:粮食产量恒等式影响因素
- 耕地景观破碎化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性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中国科学院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影像与粮食产量数据,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手段,在景观级别、乡镇尺度上探究潜江市水田、旱地景观破碎效应同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8年研究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维持稳定;东南部乡镇耕地的内部结构基本维持稳定,其余各乡镇呈现增加的变化态势,且这些乡镇在2010年后也大多转增为减;水田景观破碎效应受斑块数量的影响较大,旱地景观破碎化受斑块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影响较大。为保障区域粮食产出均衡,应重点改善区域的旱地景观形状,治理内部结构破碎化,保障区域产粮安全。
- 陈茜何真方鹤楠赵雪梅陆国稳薛凯仁
-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粮食产量空间数据
-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分析
- 2022年
-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过70年的发展,从建国初的年产100亿斤,到现在连续11年超过1000亿斤,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历年粮食产量数据,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概括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的特征,解析评价了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和在全国所占的地位,阐述了玉米、水稻等大作物在粮食产量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 杨淑萍闫文义张睿刘文林唐婧泉张宏纪姜艳喜王翔宇
- 陕西省气候变化及其粮食产量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陕西省1980~2016年期间的气象数据和粮食产量资料,利用HP滤波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近37年来陕西省气候要素以及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6年期间陕西省的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0.4℃/10a,年总降水量则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粮食单产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增加的趋势分别为471.6 kg/(hm 2·10a)、617.6 kg/(hm 2·10a)、330.6 kg/(hm 2·10a),其中大豆单产的波动幅度最大。
- 刘哲张扬
-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产量HP滤波法
- 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评价
- 气候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水资源安全遭受巨大挑战,水资源短缺将是未来几十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状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黄河...
- 歧雅菲
- 关键词:粮食产量安全评价黄河流域
- 陕西省近20年粮食产量变化及预测研究
- 2020年
- 深入了解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安全政策构建提供科学合理理论参考。本文选取陕西省1999—2019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GM (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2020—202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为波动型增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灰色GM (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将呈现小幅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模型平均相对预测误差模型平均相对误差Δ=0.0337<0.10,预测精度较高。
- 武丹
- 关键词:粮食产量
- 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深入了解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安全政策构建提供理论参考,选取陕西省1999—2018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计量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引起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11个因子被分成2个主成分,分别是农业现代化投入和技术水平状况、土地投入水平。从两个成分分析中发现,农用柴油使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对粮食产量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从业人员、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等农业资料投入的增加也促使陕西省粮食产量增加。
- 武丹孟婷婷
- 关键词:粮食产量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
- 1995—2015年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提高湖南省粮食产量,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计量地理学理论,利用1995—2015年湖南省粮食产量数据,建立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农村人口数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对湖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次要影响因子为人均GDP、农村人口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大小对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影响。
- 武丹
- 关键词: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张明阳

- 作品数:57被引量:1,05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桂西北 南方丘陵 粮食产量 小波分析 EMD
- 刘会玉

- 作品数:76被引量:91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EMD 桂西北 栖息地毁坏 物种多样性 生境毁坏
- 林振山

- 作品数:304被引量:3,437H指数:3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EMD 经验模态分解 多尺度分析 生态足迹 栖息地毁坏
- 韩光中

- 作品数:33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传递函数 土壤容重 母质
- 雷国平

- 作品数:493被引量:2,3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耕地 土地利用变化 挠力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