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36篇“ 精神分裂症康复“的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相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病性状的严重程度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NOSIE评分结果护理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前无任何对比性(P>0.05)。研究组NOSI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中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干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还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马倩倩
关键词: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康复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联合运动康复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2024年
比较不同干预方案用于精神分裂症(SP)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4~2023.8收治的60例SP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常规组),另30例患者均接受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干预(试验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常规组,激越行为及病耻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在用药依从性指标上,试验组vs常规组是93.33%vs73.33%,数据差异显著(X2=4.320,P=0.038<0.05)。结论 对于SP康复期的患者,加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与运动康复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出现激越行为,减轻病耻感,增加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郑宇凡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运动康复自我效能
基于工娱疗法的护理措施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工娱疗法的护理措施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期间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n=51)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51)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工娱疗法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SMI-C、SSPI、SSMI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SSMI-C、SSPI、SSMI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的SSMI-C、SSPI评分分别为(55.56±7.02)分、(8.85±2.52)分,均低于对照组,SSMIS评分为(110.56±7.5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工娱疗法的护理措施能缓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其社会功能与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王雪苏晓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工娱疗法护理
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骨质疏松患者跌倒认知及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临床医学试验研究,分析团体认知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骨质疏松患者跌倒认知及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团体认知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跌倒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跌倒效能评分中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康复训练护理服务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骨质疏松患者的跌倒认知以及运动依从性要明显优于普通康复护理服务模式。
刘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跌倒
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CD-RISC)评分、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30(NOSIE-30)、幸福进取(HEIQ)评分和生活质量(SQLS)评分。出院6个月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D-RISC、HEIQ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CD-RISC、HEIQ评分分别为(74.48±7.18)分、(4.54±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2±7.03)分、(3.78±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PRS、NOSIE-30、SQL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BPRS、NOSIE-30、SQLS评分分别为(19.22±0.64)分、(14.45±0.65)分、(50.12±4.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3±1.25)分、(20.26±0.88)分、(62.46±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康复护理措施可调节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刘琰朱玉星郭雪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康复期护理
分散内观认知法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状、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分散内观认知法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3年1月惠安县疗养院收治的10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康复期接受的不同干预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常规康复组(46例),将接受分散内观认知法干预的患者纳入内观认知组(54例),两组干预周期均为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状表现[阳性和阴性状量表(PANSS)]、状控制情况[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及患者配合度。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评分、BPRS评分、SAFE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内观认知组低于常规康复组,两组PSP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内观认知组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观认知组总配合度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内观认知法干预可有效控制康复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状表现,提高社会功能和配合度。
杨彩平黄艺雅孙伟灿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临床症状
基于述情障碍量表评估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述情障碍量表评估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观察组采用基于述情障碍量表评估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述情障碍、病耻感、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结果:(1)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述情障碍得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2)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病耻感得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3)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4)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得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得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常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采用基于述情障碍量表评估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而言,更能改善述情障碍、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更能减轻病耻感和提升社会功能。
陈锡美陈媛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耻感心理状态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运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探究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3.10-2023.12月期间的115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56例患者,对照组中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教育,研究组患者进行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两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ANSS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PHQ-9总分和GAD-7总分。结果 研究组中56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ANSS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中59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ANSS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研究组中56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HQ-9总分和GAD-7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中59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HQ-9总分和GAD-7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来说,采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值得广泛应用。
陈志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情绪表达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临床治疗中,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阿立哌唑对患者情绪表达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解放军988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联用20 Hz rTMS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与阴性状评估量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研究组(10.01±1.14)分低于对照组(12.68±1.19)分(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研究组(11.89±2.15)分低于对照组(17.76±3.89)分(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4%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Hz rTMS联合阿立哌唑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障碍,并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楚孔渠段惠峰梁学军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阿立哌唑情绪表达社会功能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意义研究
2024年
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方式分别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生活质量优良率、抑郁和焦虑AM、HAMA评分情况以及精神状况MMSE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的AM、HAMA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况较好,其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语言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良好,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还可以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优化其部分能力。该项理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刘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相关作者

刘海斌
作品数:12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市康复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康复疗效
马艳玲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宝鸡市康复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心理治疗 康复疗效 精神分裂症康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项玉涛
作品数:50被引量:384H指数:12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症状 抑郁症
吴小佩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康复 精神分裂症 音乐治疗 出院患者 患者回访
侯也之
作品数:42被引量:1,138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利培酮 社会功能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