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篇“ 纤维突变体“的相关文章
- 水稻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发育理化性质和亚显微结构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水平的重要支撑骨架和体现机械强度的关键结构,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本研究通过测定水稻茎秆突变体细胞壁理化指标,进行胞壁结构超微观察,研究茎秆低纤维脆性的生化特点以及细胞形态变化,以期阐述水稻低抗折断力、易倒伏的原因。经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和筛选,获得特异性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其生物学性状表现为茎、叶、鞘、枝梗均具脆性;抗倒伏指数、茎秆密度(鲜重或干重)以及倒1节和倒2节抗折断力均明显降低;茎秆中Ca、K、Mn、Na、Si、Zn等6种重要组成元素也显著减少。与527(CK)相比,突变体LCM527-1在5个生长发育时期(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次级修饰物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超微结构显示突变体LCM527-1茎、叶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等细胞壁变薄,细胞层数减少,填充效果减弱。由此可知,细胞水平的异常是导致该茎秆易折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将为今后水稻茎秆突变体的研究提供支持,同时为抗倒伏工作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童杰鹏童川王艳任三娟沈圣泉
- 关键词:水稻细胞壁超微结构发育动态
- 陆地棉李氏纤维突变体的植物形态学观察及基因定位
-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纤维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材料。纤维的长度、韧性、细度等决定了纤维的品质,如何获得高产优质的纤维是提升棉花经济效益的前提。陆地棉李氏突变体(Ligon-lintless1,Li1)是一种纤维极短的突...
- 郝焕凤
- 关键词:植株形态基因定位
- 文献传递
- 膳食纤维对稻米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及高膳食纤维突变体的基因定位
- 膳食纤维是不能被小肠消化吸收,在大肠内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性植物组分或类似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高分子量膳食纤维、低分子量膳食纤维、多糖类似物和抗性淀粉。膳食纤维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内容,摄入不足会增加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谷...
- 孙健
- 关键词:稻米品质膳食纤维基因定位非淀粉多糖
- 文献传递
- 水稻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性状鉴定、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1
- 2015年
- 水稻茎秆机械强度是抗倒伏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深入研究水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特性的内在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等方面机制,经400Gy 60Coγ射线诱变和筛选,获得了一个特异性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经考查,该突变体与野生型品种527(WT)相比,除整个生长期间表现出茎秆、叶片、叶鞘、穗颈和枝梗均脆性及极易折断外,还伴随有生长势偏弱、植株变矮、穗数减少、剑叶和穗变短等形态特性。抗倒伏指数、茎秆单位长度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倒一节和倒二节抗折断力均明显降低,茎秆中Ca、Si、K等重要组成元素显著减少,茎秆纤维素含量显著下降,半纤维素含量增高。遗传分析表明,该低纤维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名为lcm527-1),利用SSR分子标记将lcm527-1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RM3774和RM109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0.6cM和5.1cM。这些结果将为今后研究低纤维突变及其精细定位提供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水稻抗倒伏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支持。
- 童杰鹏童川王艳任三娟沈圣泉
- 关键词:水稻抗倒伏性基因定位
- 水稻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的性状鉴定、理化性质研究及基因定位
- 本实验以60Co-γ辐照诱变获得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Low Cellulose Mutant/)及其野生型527为供试材料,在遗传生长相似背景下,对比研究突变体LCM527-1生物学性状特征、理化发育性质及细...
- 童杰鹏
- 关键词:水稻光镜基因定位
- 文献传递
- 对一个新发现的棉纤维突变体的鉴定及特性分析
- 2012年
- 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组织培养再生后代中发现了1个无绒有絮的纤维发育突变体,通过自交选择T3代获得其纯合体,命名为CM突变体。尽管CM突变体从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但和转基因插入位点无关,推测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点突变所致。通过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海岛棉军海1号,以及新乡小吉无绒有絮(XinFLM),新乡小吉无绒无絮(XinWX),徐州142无绒无絮(XZ142WX),显性光子N1N1,隐性光子n2n2、SL-7-1、MD17及T586等一系列纤维发育突变体分别配制F2组合进行突变基因的遗传及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CM突变体与纤维发育正常的TM-1和军海1号杂交,F1表型均为无绒有絮,F2表现无绒有絮和有绒有絮3:1分离,说明该突变体与纤维发育正常材料相比,在短绒发育方面存在1个位点的差异,该突变性状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及分子定位均表明,控制该突变体短绒的基因与控制N1N1显性光子的N1基因等位。扫描电镜进一步证明该基因突变会造成纤维起始突起延迟。与N1N1突变体相比,CM突变体的衣分比N1N1显著高,而百粒重比N1N1极显著低。推测CM突变体中的突变基因与显性N1基因为复等位基因。
- 张锐吕芬妮王海海郭旺珍
- 关键词:陆地棉转基因
- 超短纤维突变体纤维内源激素及其相关酶在纤维伸长期的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以超短纤维突变体(Ligon lintless)及其野生型这一对遗传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棉纤维伸长与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型纤维快速伸长阶段,突变体却表现为:纤维中GA3初期的低含量、IAA的峰值出现时间推迟(迟6 d)且明显低于野生型、ABA含量的快速降低时期出现迟(迟3 d)且短(短6 d)以及纤维伸长启动期极低含量的ZRs。而突变体纤维中过氧化物酶(POD)和IAA氧化酶含量的高峰均早于野生型,且在纤维快速伸长时期出现;突变体纤维中的色氨酸合成酶活性也低于野生型。推测GA3、IAA和ZRs是纤维伸长的正向影响因子,且IAA作用于整个伸长期,GA3作用于伸长初期,ZRs作用于伸长启动期。而POD、IAA氧化酶和色氨酸合成酶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与代谢调控纤维伸长,前两种酶起着抑制作用,后一种酶起着促进作用。
- 邵明彦王学德倪密程超华刘英新袁淑娜
- 关键词:棉花纤维伸长内源激素
- 陆地棉极短纤维突变体的遗传、精细定位与表达谱分析
- 陆地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棉花栽培种。由棉花胚珠外珠被表皮层发育而来的棉纤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为止,发现了两种在纤维伸长发育阶段纤维极端缩短类型的突变体,其控制极短纤维表型的基因分别被...
- 刘逢举
- 关键词:纤维发育突变体
- 文献传递
- 棉纤维突变体Ligonlintless cDNA芯片表达基因鉴定
- 本研究以陆地棉超短纤维Ligonlintless(Li1)突变体及其野生型(li1)为试验材料,利用cDNA芯片技术对纤维发育的伸长期特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基因芯片的统计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得到与纤维伸长发育有...
- 冷雪
- 关键词:MICROARRAY棉纤维突变体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陆地棉极短纤维突变体基因Li_2的遗传与定位
- 2010年
- Li2突变体是在纤维伸长发育阶段纤维极端缩短类型的突变体,其控制极短纤维表型的基因被命名为Li2。本文以(Li2×海7124)F2及(Li2×sub18)F2作为标记群体,结合本实验室最新的海陆种间分子遗传图谱上染色体18的标记信息,对陆地棉纤维突变体Li2的极短纤维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在(Li2×海7124)F2分离群体中,纤维性状分离比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证明Li2突变体的极短纤维性状是由一对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而在(Li2×sub18)F2分离群体中,纤维性状分离比出现异常,不符合3∶1的分离比,这可能与Li2突变体的温敏特性有关。利用JoinMap 3.0连锁分析软件,使用含623个单株的(Li2×海7124)F2群体将Li2基因定位在18染色体的端部,与最近标记Z08的遗传距离为6.051 cM;使用含651个单株的(Li2×sub18)F2群体将Li2基因也定位在了18染色体的端部,与最近标记Z08的遗传距离为9.266 c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该基因提供了基础。
- 刘逢举梁文化郭旺珍张天真
- 关键词:陆地棉分子标记
相关作者
- 蒋淑丽

- 作品数:11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纤维突变体 胚珠 棉花纤维 棉花 棉纤维
- 王学德

- 作品数:107被引量:1,060H指数:2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彩色棉 陆地棉 杂种优势
- 杜雄明

- 作品数:260被引量:1,18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彩色棉 种质资源 亚洲棉
- 郭旺珍

- 作品数:234被引量:1,86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基因 分子标记 生物技术应用
- 王芹芹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胚珠 纤维突变体 调节基因 陆地棉 纤维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