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3篇“ 组织分化“的相关文章
萱草愈伤组织分化的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决萱草愈伤组织仅生长增大并未分化出芽的问题,提高其繁殖系数,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为外源激素,对选育的JH2-2萱草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接种培养,并对不同颜色的愈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接种培养的第6天开始有小绿芽自愈伤组织分化而出,第21天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最大值,同时部分愈伤组织出现玻璃化,且后续没有分化发芽迹象。外源激素6-BA比IBA对萱草愈伤组织分化影响更大。适合萱草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培养的培养基比例组合为:MS+蔗糖30 g·L^(-1)+琼脂6 g·L^(-1)+6-BA 1.0 mg·L^(-1)+IBA 0.2 mg·L^(-1),pH值为6.5,分化率达100%。对不同颜色的萱草愈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其中一种为胚性愈伤组织,外形呈球形颗粒状,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核染色较深;另一种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外形松软粗糙无固定形状,细胞大小不均匀且无固定形状,细胞核不明显。在萱草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接种乳白色和绿色的活性高的愈伤组织,对于提高萱草的分化率和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萱草离体快繁技术体系,进一步创造新品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刘素素尹新彦李金霞赵丽红储博彦
关键词:萱草愈伤组织分化石蜡切片
基于OsLEC1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分化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OsLEC1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分化应用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择gRNA靶位点;克隆含有gRNA的串联片段;连接各gRNA片段;对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纯化产物和目标载体的酶切;转化;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
郭芾曾文卓舒庆尧
基于CT影像学特征的肺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分析及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估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分级系统和传统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联系,并构建基于CT影像学特征的预后分层模型。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5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病理(p)Ⅰ期(T1N0M0或T2aN0M0)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的病历。根据2020年IASLC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分级,比较了不同IASLC组织学分级之间以及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之间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IASLC分级相关的CT征象,并通过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确定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LUAD患者分为1级15例(14.7%),2级63例(61.8%)和3级24例(23.5%)。在30.4个月随访期间,16例(15.7%)患者复发。较高的CTR(OR=2.152,95%CI 1.530~3.264,P=0.005)和较高的CT值(OR=3.730,95%CI 2.841~6.353,P=0.001)是较高组织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2个独立因素预测IASLC 3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CI 0.877~0.937;P<0.001),与单独使用平均CT值或实变肿瘤比率(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5,95%CI 1.02~1.09,P=0.003)、CTR(HR=2.81,95%CI 1.16~6.77,P=0.022)、CT值(HR=2.49,95%CI 1.19~5.25,P=0.016)、毛刺征(HR=5.96,95%CI 2.30~15.43,P<0.001)和组织学分级(HR=4.31,95%CI 2.28~8.14,P<0.001)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大的CTR以及较高的平均CT值是较高IASLC组织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CTR(截断值<0.25和≥0.75)和平均CT值(截断值<-410 HU和≥-210 HU)可用作IASLC分级系统的术前替代物。
万光艺孔杰俊张璐
关键词:肺腺癌计算机体层成像组织分化预后
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组织分化的预测价值
2024年
探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预测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AC)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回顾性分析9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IA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病理新分级系统分为:高分化IAC(53例)、中分化IAC(31例)、低分化IAC(15例)。观察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与IAC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低分化IAC的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均大于中高分化IAC;而中分化与高分化IAC之间仅体积占比有统计学意义。将高分化IAC与中分化IAC合并纳入A组,低分化IAC纳入B组,预测低分化IAC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的cut-off值分别为341.5 mm~3、52.9%、-116.5 HU、9.65 mm。总之,mGGN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对IAC的组织分化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选择诊治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张利霞刘海霞王梦家常利明
关键词:组织分化
一种覆盆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及覆盆子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盆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及覆盆子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覆盆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WPM培养液、6‑苄氨基嘌呤、噻苯隆、琼脂和蔗糖。本发明的培养基和覆盆...
郭兰萍张成才王升代晓雨孙嘉惠汪奕衡闫滨滨覃明
基于血清学标记物和CT特征模型预测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血清学标记物和CT特征模型在评估肝细胞癌(HCC)组织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23年10月共206例HC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训练组144例(包括42例低分化HCC和102例中高分化HCC),验证组62例(包括21例低分化HCC和41例中高分化HCC)。比较低分化HCC和中高分化HCC组间血清学标记物及CT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筛选HCC分化程度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结果相比中高分化HCC,低分化HCC的AFP阳性率(P=0.001)、乙肝发生率(P=0.003)、低密度环征(P=0.015)和癌栓发生率(P=0.001)较高,平扫CT值较低(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AFP(OR=0.269,P=0.027)、低密度环征(OR=0.273,P=0.047)、癌栓(OR=0.191,P=0.005)和肿瘤平扫CT值(OR=1.091,P=0.009)是HCC组织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联合AFP、低密度环征、癌栓和肿瘤平扫CT值的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和0.620。结论AFP、低密度环征、癌栓和肿瘤平扫CT值是HCC组织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对HCC组织分化程度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黄翔何畅陈莲环凌文峰张志强朱志强陈小凤杨志企
关键词:肝细胞癌CT血清学标记物
DCE-MRI对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密度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5例作为宫颈癌组,均完善DCE-MRI检查,另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因子宫内膜或膀胱类疾病(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炎症)在该院进行DCE-MRI检查的65例健康宫颈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两组MVD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将宫颈癌组分为低分化组(12例)、中分化组(27例)、高分化组(26例),比较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trans、Kep、Ve值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trans、Kep、Ve值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CE-M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度为86.15%(112/130),灵敏度为83.08%,特异度为89.23%,阳性预测值为88.52%,阴性预测值为84.06%,Kappa值为0.723。宫颈癌组Ktrans、Kep、Ve值及MVD明显高于对照组,AD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的Ktrans、Kep、Ve值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ADC明显低于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的Ktrans、Kep、Ve值更低,ADC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值与组织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与MVD呈正相关(P<0.05);ADC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其定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MVD密切相关,应用DCE-MRI定量参数可较好地评估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MVD变化。
黄海营吴露露洪强貌志成李昉杨睿
关键词:宫颈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微血管密度
短萼仪花组织培养技术及其愈伤组织分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和生理特性
杨依晴
一种广西甜茶优良单株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西甜茶优良单株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良Ms培养基的配制;2)采用甜茶的顶芽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8.28%;3)通过...
苏玉卿曾成邓光宙庞秋凌娄兵海
外源激素和^(60)Co-γ辐射对苜蓿愈伤组织分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3年
为探讨外源激素和^(60)Co-γ辐射对苜蓿愈伤组织分化和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未辐射和辐射苜蓿种子(辐射剂量600和800 Gy)植株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苗为试验材料(标记为CK,G600,G800),将愈伤组织在附加2,4-D与6-BA的MS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伤组织分化苗中3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激素浓度为2.00 mg·L^(-1)2,4-D和1.00 mg·L^(-1)6-BA时,CK,G600,G800愈伤组织芽点分化率分别为100%,375%,115%,带芽点愈伤组织在无激素MS培养基均可分化出根、茎和叶。分化苗CK,G600,G800根、茎和叶的IAA含量均低于愈伤组织,GA 3含量高于愈伤组织,ABA含量在根中最高,IAA/ABA比值在愈伤组织中最高,GA 3/ABA和IAA/GA 3比值在茎中最高。因此,外源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实现苜蓿愈伤组织芽点产生和再分化,一定剂量辐射处理可促进苜蓿愈伤组织分化,并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任忠敏刘畅李珊珊李波
关键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植物激素再分化

相关作者

殷信道
作品数:328被引量:1,654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耳鸣患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X线计算机
谢光辉
作品数:32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组织分化 机械取栓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张林
作品数:53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分化 子宫内膜癌 多层CT MRCP 胃癌
王利伟
作品数:78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
杨宁
作品数:2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愈合 仿真系统 三维几何模型 组织分化 骨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