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17篇“ 组织块培养法“的相关文章
改良组织培养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鉴定
2025年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培养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48 h后短梭形细胞从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72 h后岛屿状的细胞团簇形成;96 h后团簇融合,细胞呈典型的单层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显示,细胞胞质呈棕红色,表达为阳性,细胞核被苏木精衬染成蓝黑色。结论脑微血管组织培养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张帆李柏霖池茗刘海琴唐元瑜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
胶原酶消化结合组织培养分离纯化兔肺成纤维细胞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胶原酶消化组织结合分离纯化新生兔肺成纤维细胞。方取新生兔肺,剪成组织,用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进行组织贴壁培养,分离纯化肺成纤维细胞,然后进行原代、传代培养,用MTT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组织贴壁培养2 d,镜下可见组织周边有少量长梭形细胞逸出,4 d时组织周围有大量细胞爬出,生长迅速,7 d时接近融合,9 d时高度融合。传代2次后杂细胞基本去除,细胞活性状态较好的为1~4代。5~6代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细胞出现逐渐老化现象。结论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结合组织贴壁是一种较为可靠快速的肺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培养,使用该可获得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活性较好的肺成纤维细胞。
罗涛杨亚冬唐靓张文元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共同培养技术
人嗅黏膜组织培养获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嗅黏膜组织离体培养获取神经干细胞的方,诱导所得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为获取神经干细胞提供简便易行的新方,为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对象。  方:局麻下,鼻内窥镜引导钳取健康成年人鼻中隔处嗅黏...
李乾露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培养
角膜组织培养建立ICR小鼠蚕蚀性角膜溃疡体外模型
2014年
蚕蚀性角膜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病因尚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或者联合球结膜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效果[1-2],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干预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可能会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潜在有效药物,但动物筛选模型的匮乏成为此类药物研发的制约环节。角膜缺乏血液循环,白细胞能够浸润到角膜组织的难度较大,因此,相关免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制作困难。故本试验尝试使用在体外将小鼠角膜细胞和自身白细胞共培养的方,通过观察小鼠角膜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建立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体外动物模型,可为研发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打下基础。
闫莹朱孔梅杨鉴姚景春
关键词:蚕蚀性角膜溃疡ICR小鼠体外模型
新生犊牛皱胃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组织培养和胶原酶消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组织培养和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犊奶牛皱胃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和免疫荧光化学方对其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细胞生长曲线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培养出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细胞纯度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为:组织培养为95%以上,胶原酶消化为90%;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为:组织培养为96%,酶消化为89%。组织培养操作简单、经济,但耗时较长;胶原酶消化快速、获得细胞较多,但价格昂贵,故在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方联合应用。
许远靖刘芳宁贾艳田武林李彬魏腾张乃生靳朝刘国文谢光洪
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消化培养组织培养的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消化培养组织培养。方:分别使用消化培养组织培养培养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比较两种方中小鼠角膜上皮细胞的克隆形成率(CFE)和群体倍增(PD)。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检测p63、角蛋白19以及角蛋白12的表达。结果:其中80%组织培养的原代培养可成功传代,而仅12%的消化培养原代培养可成功传代;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代培养中,组织培养中55%的第一代(P1)细胞可以传代超过P10并继续稳定传代至少可传至P25。而消化培养传代至P2即不能融合。在P1,组织培养细胞的CFE高于消化培养(P=0·02);而组织培养P20细胞的CFE又显著高于其P1细胞(P=0.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消化培养的P1细胞和组织培养的P1,P20细胞均表达p63和K19。K12仅在消化培养的P1细胞和组织培养的P1中表达,而组织培养的P20细胞中,K12阴性表达。结论:小鼠角膜上皮细胞的培养,组织培养优于消化培养
马小力刘汉强
关键词:角膜上皮组织块法消化法
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药物模型的改良组织培养建立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药物模型,更好地研究中药胃肠舒片的作用机制。方培养SD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分为传统方对照组、传统方西沙必利组、传统方胃肠舒片组和改进方对照组、改良方西沙必利组、改良方胃肠舒组,对不同组的细胞给予不同方式药物作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两种方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均显示特异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第三代细胞药物模型构建24 h后细胞浓度比较,传统方对照组和改良方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方西沙必利组和改良方西沙必利组间、传统方胃肠舒片组和改良方胃肠舒组间细胞浓度均为改良方组大于传统方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方可以有效地构建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药物模型,用药后可以获得更多高纯度的胃平滑肌细胞。
周帅黄飞赵冬梅张璐萍冯国营
关键词:胃肠舒片胃平滑肌
组织培养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分离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探讨能否从废弃的骨髓滤网颗粒物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组织培养,对2例正常供者骨髓滤网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培养,计数获得的MSC数量,对其表型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存在大量的MSC,经过3代扩增后其数量接近107;这些细胞具有典型的MSC形态和表型特征,可以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结论:用组织培养可以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获得大量MSC。
邢文杨少光刘蒙卢士红赵钦军庞爱明姚剑峰李建平任倩韩忠朝
关键词:组织块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嗅上皮的组织培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并优化组织嗅觉受体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原代培养体系。方以鼠尾胶原为培养底物,取新生小鼠鼻中隔和筛甲的嗅上皮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包括ORNs在内的各种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特点,经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证实本原代培养体系内各种细胞的属性以及ORNs的分化程度。结果组织培养所得为一混杂的培养体系,除ORNs外还有基底细胞、嗅鞘细胞、纺锤形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其中基底细胞和纺锤形细胞在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均具有ORNs前体细胞的特点。优化培养体系后,可得到分化成熟的ORNs并可在体外稳定存活9天以上。结论本培养避免了使用消化酶,可以稳定的得到分化成熟的ORNs。
羡慕张罗王鸿范尔钟宋晓红
关键词:嗅觉受体神经元嗅黏膜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和酶消化分离髌韧带细胞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调动和激活韧带与肌腱细胞群是有效修复损伤韧带与肌腱的关键,通过对韧带与肌腱细胞可能存在的不同群进行分离,对韧带与肌腱组织正常结构的维护及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经组织培养和酶消化分离出来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复制性衰老与表面标记物表达。方:分别用组织培养和酶消化对成年SD大鼠的髌韧带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比较该两种方得到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生长曲线,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细胞复制性衰老等情况。结果与结论:经两种分离方分离所得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表面标记物及复制性衰老均存在差异。提示髌韧带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群,且不同群的髌韧带细胞可能在髌韧带正常功能与修复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沈晓涛陈斯韵赵宝寅郑馨蔡冬青
关键词:韧带肌腱

相关作者

王曜晖
作品数:25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前脂肪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 培养法 天花板 教学改革
刘声远
作品数:55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钾通道 肥胖 肥胖症 微循环 气道重塑
邹云增
作品数:334被引量:73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心肌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郭勇
作品数:262被引量:57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研究主题:绵羊 小鼠 体外成熟 卵母细胞 种公鸡
闫莹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牛蒡子苷元 蚕蚀性角膜溃疡 ICR小鼠 角膜 组织块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