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61篇“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相关文章
- 对肿瘤过表达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1有双重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 本发明涉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1激酶抑制剂与HSP90抑制剂形成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克服一般WEE1抑制剂对肿瘤组织选择性差,毒性高等缺点。
- 吕伟朱书雷何婷婷
- 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1)制备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二甲酰胺及其盐的方法;(2)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
- J·V·卡列尼G-P·陈B·宫P·K·卡帕V·萨克赛纳
- 文献传递
- 黏蛋白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1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原发性喉癌临床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估黏蛋白MUCI(Mucin-1)、p1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I(HMGB1)在原发性喉癌中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原发性喉癌患者临床肿瘤样本中p16和MUCI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原发性喉癌患者血清样本中HMGB1的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MUCI,p16和HMGBI表达水平与喉癌分期、分级的相关性。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MUCI,p16和HMGBI表达水平与原发性喉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MUCI表达水平与原发性喉癌的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r=0.513,P<0.001),p16与原发性喉癌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00.437,P<0.001)。HMGBI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r=0.523,r=0.671,P均<0.001)。结论MGBI、p16和MUCI的表达水平状态可做为原发性喉癌患者疾病进展的诊断指标,有望成为原发性喉癌诊断与治疗的新生物标志物。
- 王荣国宋晓飞陈红耀
- 关键词:MOBILITYLARYNGEAL
-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蛋白1(Spy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胰腺癌手术标本中Spy1蛋白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Spy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的关系,并分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5例胰腺癌组织中,Spy1高表达55例(64.7%),低表达30例(35.3%)。Spy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明显有关(均P<0.05)。Spy1高表达患者1、3年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Spy1低表达患者(均P<0.05)。Spy1高表达(P=0.023)及淋巴结转移(P=0.005)为胰腺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Spy1高表达(P=0.035)及TNM分期(P=0.037)为胰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py1蛋白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恶性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 杜秋国张日新叶啸朱岭
- 关键词:胰腺肿瘤细胞周期蛋白类预后
- 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1)制备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二甲酰胺及其盐的方法;(2)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
- J·V·卡列尼G-P·陈B·宫P·K·卡帕V·萨克赛纳
- 文献传递
- 补肾促卵颗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周期颗粒细胞家族特异性受体α-1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B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制约妊娠率的研究之一就是卵母细胞质量的提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特异性受体α-1(GFRα-1)表达于在小鼠、猪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1]。Aravin-dakshan等[2]认为卵母细胞通过间隙连接的建立通过受体GFR-1调控着GDNF在颗粒细胞上的表达。
- 陈艳花张雪洛崔向荣柳俊珍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细胞周期调节蛋白颗粒细胞受体Α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补肾
-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A1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基因甲基化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研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A1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中将我院住院部在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30例作为本研究调查对象,以同期收治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细胞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甲基化率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甲基化率为73.33%(22/30),乳腺癌易感基因1检测结果显示甲基化率为86.67%(26/30),均显著对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细胞周期调节蛋白A1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其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可供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应用。
- 王秦李伟葛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乳腺癌易感基因甲基化
-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人工流产女性与自然流产女性各35例,分为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利用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绒毛与蜕膜组织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量为75%~85%,自然流产组的表达量为45%~55%。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可能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含量相关。
- 钟菊晴李海霞
-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自然流产蜕膜组织
-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异常表达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喉部疾病手术患者,包括LSCC(LSCC组)、声带息肉(息肉组)和癌前病变(癌前组)各12例,各组均于手术后取病变组织,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pRb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各组两指标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息肉组比较,癌前组pRb表达水平降低(P<0.01),Cyclin D1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癌前组比较,LSCC组pRb水平更低(P<0.01),Cyclin D1水平更高(P<0.01)。三组pRb与Cyclin D1蛋白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4、-0.83和-0.92,P均<0.01)。结论:LSCC的发生和发展与pRb表达降低和Cyclin D1表达增加有关。
- 曾汉荣杨虹女李文星涂兴李志华孔维佳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CYCLED1
- 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1)制备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二甲酰胺及其盐的方法;(2)7-环戊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7H-吡咯并[2,3...
- J·V·卡列尼G-P·陈B·宫P·K·卡帕V·萨克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