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65 篇“ 置管时间 “的相关文章
重症镇痛镇静管 理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及患者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重症镇痛镇静管 理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及患者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宁波市第二医院烧伤科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15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男126例、女31例,年龄14~87岁。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推行重症镇痛镇静管 理前(干预前,77例患者)及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推行重症镇痛镇静管 理后(干预后,80例患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简明烧伤严重指数(ABSI)评分等一般资料,使用镇痛药物(曲马多、芬太尼、瑞芬太尼)例数、用量、天数及总镇痛例数、天数,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冬眠合剂)例数、用量、天数及总镇静例数、天数,气管 置 管 天数、住院费用、行机械通气情况(例数、天数)、并发症(继发性肺炎、低血压)发生情况。采用中断时间 序列(ITS)分析法和单因素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重症镇痛镇静管 理对气管 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筛选气管 置 管 时间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ABS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总镇静天数和总镇痛天数分别为7.0(2.0,14.0)、7.0(4.0,14.0)d,均明显多于干预前的3.0(1.0,5.0)、4.0(3.0,7.0)d(Z值分别为-2.84、-2.91,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5.68、6.19,P<0.05)、天数均明显增多(Z值分别为-3.67、-2.16,P<0.05),使用曲马多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χ^(2)=6.57,P<0.05),而右美托咪定用量和使用冬眠合剂患者比例均明显降低(Z=-2.17,χ^(2)=14.54,P<0.05)。干预后患者气管 置 管 天数为15.0(9.0,31.0)d,明显多于干预前的12.0(9.0,16.5)d(Z=-2.57,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增加(Z=-2.62,P 潘艳艳 范友芬关键词:烧伤 镇痛 吸入性损伤 术前SII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引流量及置 管 时间 的相关性分析 韩睿白血病PICC置 管 化疗患儿的预见性护理效果及对置 管 时间 、并发症的影响 2022年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白血病PICC置 管 化疗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与对置 管 时间 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02-2022.04期间收入的30例白血病PICC置 管 化疗患儿,使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5例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组间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置 管 时间 比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白血病PICC置 管 化疗患儿实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置 管 时间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陶艳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白血病 化疗 置管时间 并发症 Thopaz高级胸腔引流对肺叶切除术病人术后置 管 时间 及护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Thopaz高级胸腔引流在肺叶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胸外科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按住院号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水封式胸腔引流系统,观察组采用Thopaz高级胸腔引流系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置 管 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率及胸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置 管 时间 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更换胸管 、更换耗时、更换胸瓶等方面的护理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hopaz高级胸腔引流系统应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术后可缩短肺叶切除术病人术后的置 管 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而且能提高护理效率。 朱海燕关键词:肺叶切除术 置管时间 护理效率 分期与同期置 入胸腔引流管 对肺癌胸腔积液病人双侧胸腔引流效果及置 管 时间 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期与同期置 入胸腔引流管 对肺癌胸腔积液病人双侧胸腔引流效果及置 管 时间 的影响。方法:将科室收治的85例肺癌胸腔积液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分期胸腔置 入引流管 进行胸腔积液引流,观察组43例采用同期置 入胸腔双侧引流管 进行胸腔积液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置 管 相关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37%)与对照组有效率(80.9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液消失时间 、引流时间 、置 管 时间 、呼吸困难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每日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色、情绪、躯体、认知及社会功能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置 管 处红肿、导管 堵塞、导管 脱落及皮下气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30.95%)(P<0.05)。结论:分期与同期置 入胸腔引流管 均能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但同期置 入胸腔引流管 可显著改善置 管 相关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邱卫丽 焦芝清 马征关键词:胸腔引流管 肺癌 胸腔积液 全膝关节置 换术后置 管 及置 管 时间 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 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置 管 与否及不同置 管 时间 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接受TKA治疗的患者220例,剔除中途丢失病例,现将200例接受TKA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A、B、C、D、E 5组,每组各40例,E组术后不放置 引流管 ,A、B、C、D 4组分别夹闭引流管 1、2、3、4 h后开放引流,5组均在引流量<50 mL后拔除引流管 。观察各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1 d和术后3 d,E组血红蛋白值高于A、B、C、D组(P<0.05);(2)5组术前、术后7 d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3 d,E组血红蛋白高于A、B、C、D组(P<0.05);(3)E组术后1 d和术后3 d患肢周径要大于A、B、C、D组(P<0.05);C组术后1 d和术后3 d患肢周径小于A、B、D、E组(P<0.05);(4)E组总出血量少于其他组;A组术后总引流量要多于B、C和D组(P<0.05),(5)术后第1天和第3天,E组患肢活动度明显低于A、B、C、D组患肢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 d,C组患肢活动度均优于A、B、D、E组;(6)E组术后1 d、术后3 d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高于A、B、C、D组(P<0.05);但是,A、B、C、D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膝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第1天和第3天,E组患肢的膝关节评分(HSS)评分低于A、B、C、D组(P<0.05);C组患肢的术后HSS评分高于A、B、D、E组;(8)5组患者术后张力水疱,术后皮下瘀斑和皮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张力水疱发生率高于A、B、C、D组(P<0.05),C组术后的皮下瘀斑和皮下血肿发生率要低于A、B、D、E组(P<0.05),切口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术后1周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充盈缺损是静脉血栓直接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后早期夹闭引流管 3 h与其他组相比,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维持Hb,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 徐志浩 董乐乐 陈婷 李宝强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膝关节功能 预见性护理对白血病化疗中心静脉置 管 患儿置 管 时间 及导管 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白血病化疗中心静脉置 管 患儿置 管 时间 及导管 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该院接受化疗的65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 、导管 留置 时间 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88%)较对照组(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 (17.13±4.01)d短于对照组的(22.75±3.86)d,且导管 留置 时间 (143.58±16.79)h长于对照组的(112.26±14.36)h,并发症发生率(12.50%)较对照组(45.45%)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中心静脉置 管 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延长外周静脉置 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 管 时间 ,降低导管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确切。 王昕 李楠楠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 患儿 预见性护理 置管时间 两种不同防护用品对留置 金属气管 套管 患者置 管 时间 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与双层灭菌湿纱布对气管 切开患者金属套管 留置 时间 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气管 切开留置 金属套管 并发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雾化吸入、机械振动叩击、协助坐位咳痰等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进行气管 切开处的防护,对照组使用双层灭菌湿纱布进行气管 切开处的防护,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防护品后第7天的痰液分度情况、1周内每日咳痰总量、第14天的肺部听诊效果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及金属套管 留置 时间 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4天的肺部听诊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及金属套管 留置 时间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气切型防护罩缩短气管 切开患者金属套管 留置 时间 的效果优于双层灭菌湿纱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松茂 王耀娟关键词:气管切开 留置时间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前和腋下置 管 时间 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前和腋下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术后胸前和腋下置 管 时间 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胸前置 管 时间 为2~19(7.5±2.9)天,中位7天;腋下置 管 时间 为4~22(10.4±3.3)天,中位10天。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皮下积液18例,皮瓣坏死1例,出血1例,伤口感染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TNM分期、腋窝淋巴结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负压引流方式均会影术后胸前置 管 时间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TNM分期、腋窝淋巴结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负压引流方式均会影响患者术后腋下置 管 时间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术后并发症和负压引流方式是患者术后胸前置 管 时间 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BMI、高血压、术后并发症和负压引流方式是患者术后腋下置 管 时间 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术后并发症及负压引流方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胸前和腋下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对高血压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管 理,选择合适的负压引流方式。 王茂 邱春丽 郑伟 雷毅 代引海 宫小勇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置管时间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置 管 并发症及置 管 时间 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外周中心静脉置 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作为一中临床常见置 管 术,现阶段被广泛用于肠外营养、输液治疗、肿瘤化学治疗等治疗工作中[1]。操作PICC置 管 方法简单,能长时间 置 管 进行液体输注,可使穿刺次数减少,降低患儿痛苦。若护理过程中操作PICC置 管 不当,易出现并发症[2,3]。新生儿中早期接受PICC置 管 治疗者多数为早产儿,自身免疫力较低,器官发育不完整,无自我控制及配合力,需在置 管 期间强化护理,避免置 管 类似风险的发生[4,5]。本研究分析研究了新生儿PICC置 管 并发症及置 管 时间 护理疗效,现报告如下。 陆杰 徐芮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预见性护理 置管时间 穿刺次数
相关作者
丁丽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前郭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PICC置管 肿瘤患者 护理 置管时间 健康教育 朱小燕 作品数:6 被引量:55 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研究主题:置管时间 糖尿病专科 实习护生 知识培训 护理技术 姚亚葱 作品数:2 被引量:28 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研究主题:置管时间 护理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 内科系统 无菌 付文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康复 精神疾病 精神病 梁海华 作品数:43 被引量:293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护理 小儿 儿童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