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美学大讨论“的相关文章
- “守正创新”:“美学大讨论”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被引量:3
- 2024年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不仅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美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彰显了意蕴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通过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审美内涵与品格特质的考察可知,在“美学大讨论”中,无论是对美的本质、自然美等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还是对审美意象、艺术意境等艺术实践范畴的阐发,均表现出了一种接受、传承与创化中华美学精神的致思理路。此外,巩固新生政权,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也为“美学大讨论”的发展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提供了现实动因。总之,“美学大讨论”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唐善林
-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美学大讨论中实践美学诸概念的意义流变与理论建构
- 2024年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开启了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之路,而“自然的人化”“人本质力量对象化”“实践”等概念不仅是此时实践美学理论的核心,其在美学大讨论中的运用与演变也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主要脉络。正是由于最早一批参与讨论的学者对“自然的人化”概念的自觉引入与运用尝试,才使美学大讨论在最初预设的苏联式反映论美学之外获得了新的理论资源。而随着讨论的展开,李泽厚、朱光潜、蒋孔阳等学者对这些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与运用,则使之在与苏联式反映论美学的纠缠之中,逐步成为一种突破预设不足,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基础的理论力量。
- 邢研
-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实践美学
- 黄药眠与美学大讨论
- 2024年
-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黄药眠以特殊的身份点燃、介入美学讨论。他不但身体力行、亲自参加讨论,还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倡导、组织、主持学术活动,全面推动了美学的讨论、研究工作,为新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以美学大讨论时期黄药眠的学术活动为线索、核心,还原了他在这个时期四个方面的美学学术活动,简要评述了他对美学研究的贡献,希望推进对其学术思想的全面研究。
- 李世涛
- 关键词:黄药眠美学学科美学研究身体力行学术思想
- 黄药眠与美学大讨论
- 2024年
-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黄药眠以特殊的身份点燃、介人美学讨论。他不但身体力行、亲自参加讨论,还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倡导、组织、主持学术活动,全面推动了美学的讨论、研究工作,为新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以美学大讨论时期黄药眠的学术活动为线索、核心,还原了他在这个时期四个方面的美学学术活动,简要评述了他对美学研究的贡献,希望推进对其学术思想的全面研究。
- 李世涛
- 关键词:黄药眠美学学科美学研究身体力行学术思想
- 思辨的狂欢--从方法论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书法美学大讨论
- 2024年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启动,思想解放运动兴起,我国学术界出现了喜人的第二次美学热(第一次美学热发生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五年)。受此影响,我国书法界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场书法美学大讨论。这场书法美学大讨论,中心议题是“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故而也叫书法性质问题大讨论。
- 毛万宝
- 关键词:美学热美学大讨论思想解放运动方法论书法
- 认识论、真理观与美学问题——“美学大讨论”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方法论反思
- 2023年
-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则,主张人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除认识论、反映论外,还蕴含着其他丰富多元的方法论思想。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继承中,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论著集中阐发并系统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受列宁思想影响,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艺术和美学问题均沿袭认识论思维模式,并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话语产生铸型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爆发的“美学大讨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的背景下,列宁阐明的反映论同样成为经典引据,由此在科学反映与审美活动的混同中导致对美学问题的讨论裹足不前。在对哲学认识论的质疑和反思中,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生产论、价值论、实践论的逐步引入和方法转向,美学问题讨论在视域调整中才得以纵深推进,显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方法论上对反映论的艰难突破。
- 李圣传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大讨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20世纪中国美学史 第3卷 从“美学大讨论”走向美学的危机
- 高建平
-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学案再评价
- 2023年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在当下学术史评价中仍问题重重。“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形成的话语夹缝,使得美学问题讨论不仅与此前系列文艺批判运动截然不同,而且在政策制度保障下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论辩空间,进而在对革命话语的弹性突破中形成了符合自身逻辑的美学话语。除推动美学知识普及和美学人才培养外,“美学大讨论”还奠定了中国美学学科范式的雏形,实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科化和体系化,并催生出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并影响至今。同时,受意识形态的干预及苏联美学话语的前置影响,“美学大讨论”又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丰富多元的方法论窄化为单一的认识论和反映论,还在“主客二分”的古典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中兜圈打转,既脱离了国际美学的发展潮流,又与中国古典美学相脱节。“知识话语”求真理想与“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要求的矛盾冲突,是理解这桩美学史案在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功过是非的关键线索。
- 李圣传
-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学案
- 自然美的难题及其克服--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为中心
- 自然美的难题即自然美的本质的阐释问题。对自然美的难题的克服不仅关乎美学学科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等诸多美学问题的研究路径和逻辑起点,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美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在将自然美难题作为美的本质问题的例证而...
- 赵志龙
-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自然美本体研究
-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特殊理论景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再审视
- 2022年
- 美学大讨论是中国当代美学首次出现的大规模美学学术论争,是中国美学强化自身理论话语、塑造自主美学范式的一次重要尝试。美学大讨论肇发于共和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时期,呈现美学问题与意识形态建设交叠相织的理论景观。美学大讨论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进程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产生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与反思美学大讨论的功绩与不足,对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建设、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田瑞
-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中国当代美学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关作者
- 李圣传

- 作品数:68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美学大讨论 文化诗学 黄药眠 马克思主义美学 诗学
- 邢研

-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实践美学 审美活动 美学大讨论 美学发展 刚健
- 高建平

- 作品数:161被引量:60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 艺术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文学理论
- 李世涛

- 作品数:98被引量:23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詹姆逊 访谈录 马克思主义 美学 文艺理论
- 刘东阳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本质论 美学热 美学大讨论 自然美 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