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208篇“ 美术馆“的相关文章
美术馆
美术馆、艺术博物在18世纪开始成为艺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场所的时候,博物机构在当时所面对的公众与今天面对的公众有巨大的区别:在今天,无论是参观人员、规模、文化成分、目标诉求、行为准则等等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以“全球...
王璜生主编
关键词:艺术理论
美术馆点亮群众文化之光
2025年
在文化多样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美术馆作为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促进文化的均衡发展扮演着关键角色。现通过阐述美术馆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分析当前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提出科学的美术馆促进群众文化均衡发展策略,确保美术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均衡发展,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李春红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文化多样性文化教育功能美术馆关键角色
美术馆:公益之心 文化之桥
2025年
国家公益性美术馆具有承担美术展览、收藏、公共教育、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职能,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其向公众免费开放。公益性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公益性美术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陈妍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美术展览免费开放美术馆
问梅消息——中国美术馆藏梅花题材中国画展
2025年
在地性视角下当代乡村美术馆设计研究
2025年
乡村美术馆建设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双重驱动下,乡村美术馆发展面临众多挑战。从在地性视角出发,提出当代乡村美术馆设计要求,并以大汤坞新村美术馆设计实践为例,探讨具体设计策略。
杨靖仪
基于“美术馆之夜”的多元审美教育活动探究
2025年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美术馆之夜”作为多元审美教育活动平台的独特价值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其融合艺术展览、互动体验、跨界交流于一体的创新模式,本文揭示了该活动如何有效拓宽公众审美视野,促进不同审美观念的碰撞与融合。研究聚焦于“美术馆之夜”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如导览讲解、工作坊、艺术家对话等,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深化艺术理解力,进而推动社会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该活动在促进艺术教育普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审美教育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
周怡
关键词:公众参与
田时玩趣——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迎春展
2025年
沈仕清徐竹初龚琦
未来美术馆开展青少年书法公益教育课的探索分析
2025年
-、前言。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未来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培养青少年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书法艺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和普及面临着各种挑战。为了应对上述现状,未来美术馆适时开展青少年书法公益教育课,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激金青少年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张鹏来
关键词:教学实践活动美术馆教育课公益传统书法艺术
笔墨随时代心性绘华章——观中国美术馆“美在五岳”作品展
2025年
近日,“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展精选了钱松嵒、傅抱石、赵望云、何海霞、石鲁等名家描绘“五岳”的经典之作70余件,多维度呈现了五岳山川的文化与气象,不仅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绚丽独特的景色,更表达了人们对山岳的崇敬与向往之情。
张天意朱剑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美术作品展石鲁赵望云五岳
巧运丹青成丘壑——数字时代关山月美术馆公共教育运营探析
2025年
近年来,由于新科技的推动,以及自觉向表现新质生产力趋近,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在时间、空间、主体、旨向各方面,呈现出了数字时代的新特征。由系统相对封闭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内核稳定而表现形态变化频仍的状态,呈现出边界模糊、多媒体融合的特点。
刘乐
关键词:多媒体融合丘壑

相关作者

贺绚
作品数:159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美协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中国文联 中国画 作品展 艺术展
孙玉洁
作品数:14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艺术市场》编辑部
研究主题:艺术家 艺术市场 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 艺术
武文龙
作品数:184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艺术市场》编辑部
研究主题:艺术市场 艺术品市场 美术馆 艺术家 艺术品拍卖市场
张宜欣
作品数:117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艺术市场》编辑部
研究主题:作品展 美术馆 画院 实验教学 美术家协会
曹凡
作品数:8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美术》编辑部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开幕 画展 画家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