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70篇“ 联合化疗治疗“的相关文章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食管癌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被诊断为局部晚期癌症。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亚洲和东欧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虽然新辅助或最终放化疗(CRT)已成为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复发率高达30%~5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与化学联合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已成为一种新策略,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并提供更高的疗效。一些I期和II期研究表明,ICIs联合同步化疗可能会增加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但缺乏长期随访结果。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描述新辅助免疫联合化学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基本原理和治疗历程。
伊雯张莉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鼻咽癌1例
2024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一例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伴多发肝、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即使治疗期间因新冠疫情中断免疫治疗5个月,患者肿瘤仍得到有效控制,无明显复发转移征象。治疗期间无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对于复发/转移性NPC,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给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程艳双王娟金洁莹吴求吉钟亚华
关键词:鼻咽癌免疫治疗化疗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探讨
2024年
探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2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单一化疗治疗,研究指标有免疫指标、凝血指标、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免疫指标、凝血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效果、安全性、APTT、PT、TT、D-D、FIB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对于患者症状改善以及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提升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对于患者免疫指标以及凝血指标的稳定具有促进意义。
冒昕欣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物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
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在预测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在预测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组合可以预测食管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效果,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为预测食管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李明珠
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2例初发或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八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缓解率、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化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失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试验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缓解率,降低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杨超郭素芬张铭宇闫文婷张静雯盖欣欣
关键词:八珍汤化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副作用预后
养心定悸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养心定悸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自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6例。A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化疗方案,B组患者采用养心定悸颗粒联合VRD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3%(41/46),高于A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ECOG体力状况评分、CD8^(+)、IL-6、IL-17、TGF-β均低于A组,GQOLI-74评分、CD3^(+)、CD4^(+)、CD4^(+)/CD8^(+)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颗粒联合VR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加化疗耐受性。
宫敬智张文平钱燕芬杨雷王磊
关键词: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耐受性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安康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3.16%,24/38)高于对照组(39.47%,15/38),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SCC-Ag、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2.26±3.26)个月]长于对照组[(8.59±1.26)个月],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能获取满意成效,能进一步控制病灶进展,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邓迎丽崔杰
关键词:免疫治疗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7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吉西他滨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展开分析归纳。结果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54.05%(P<0.05);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2.35%,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24.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大多数为1、2级,患者可耐受。2组比较,试验组的高血压、蛋白尿、牙龈口腔肿痛、手足综合征、腹泻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大多为1、2级。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比单纯化疗在疗效上更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汤娟娟刘浩楠秦晓冰王红梅刘文楼曹梦函赵阳葛艳韩正祥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靶向治疗
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SinoMed和VIP等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2月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5篇文献,894例患者,包括686例骨髓瘤患者和208例白血病患者,其中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组共451例,设置为联合治疗组,而单纯化疗组共443例,设置为化疗(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及各项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异性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熊华毅余鹏刘鲜梅宋咏刚胡祖权曾柱
关键词:血液恶性肿瘤META分析
利奈唑胺联合化疗治疗反复性、难治性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研究化疗和利奈唑胺联合使用对反复性、难治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3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反复性、难治性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0例一组的参照组(化疗)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项。结果 “病灶吸收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杆菌基因X-pert检测”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联合组上述指标数值结果均短于参照组(P<0.05)。组与组之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差距(P<0.05)。联合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奈唑胺和化疗治疗反复性、难治性肺结核病效果确切,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庞月梅
关键词:利奈唑胺化疗疗效

相关作者

冯国生
作品数:109被引量:36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联合化疗治疗 放射疗法
秦叔逵
作品数:568被引量:6,788H指数:4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三氧化二砷 奥沙利铂 化学治疗 化疗
王笑民
作品数:438被引量:2,843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肿瘤 恶性肿瘤 中医药 化疗
王琳
作品数:1,094被引量:5,043H指数:3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克隆 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技术
樊青霞
作品数:404被引量:2,051H指数:1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 化疗 晚期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