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4篇“ 聚集态“的相关文章
- 一种聚集态双金属酞菁分子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集态双金属酞菁分子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金属酞菁和第二金属酞菁分散在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酞菁中的金属元素和所述第二金属酞菁中的金属元...
- 许宗祥冯君源
- 聚集态结构对PET纤维醇解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 2024年
- 以乙二醇(EG)作为醇解试剂、醋酸锌(Zn(AC)_(2))作为催化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进行醇解,研究了PET纤维的较佳醇解工艺;对不同聚集态结构的PET纤维进行表征并进行醇解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全数字化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醇解过程及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T纤维的较佳醇解工艺为催化剂质量分数1.0%、搅拌转速300 r/min、反应温度190℃、EG与PET纤维质量比91;PET纤维的醇解转化率随纤维结晶度的提高而下降,而取向度对醇解率影响不大,反应过程中未醇解物主要为未醇解PET纤维、三聚体及二聚体,醇解主要产物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且不含其他杂质。
- 于翔安刘高喆左伟伟孙俊芬陈龙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结晶度取向度聚集态结构醇解
- 噻唑乙烯类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聚集态结构表征
- 2024年
- 聚噻吩(PTs)是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很有前途的电子给体材料,但其较高的分子能级和不利的活性层形貌限制了其光伏器件性能的提升。在聚噻吩乙烯(PTVT-T)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噻唑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噻唑乙烯类材料(PTzV-T)。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及二维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等对PTzV-T的能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zV-T不仅具有较低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5.88 eV),而且呈现出高度的分子平面性;在溶剂氯仿、氯苯和邻二甲苯中均表现出不同的预聚集行为和温度依赖性,采用这3种溶剂制备的薄膜也呈现出不同的晶体堆积方式和结晶强度。
- 刘佳巨世杰程智敏夏思梦秦红梅李宇翔
- 关键词:聚噻吩电子给体聚集态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 基于乙二醇链段构象变化的涤纶工业丝聚集态结构研究
- 2024年
- 在150℃烘箱中对3种不同纺丝工艺即常规工艺(A)、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B)、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并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C)制备的涤纶工业丝试样F-A、F-B、F-C进行30~120 d热处理,研究纺丝工艺及热处理时间对涤纶工业丝乙二醇链段构象的影响,以此考察涤纶工业丝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促使纤维中乙二醇链段的旁式构象向反式构象转变,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不足以破坏纤维的原有结构;喷丝头拉伸倍数从109.62提高到120.00,试样的乙二醇链段反式构象相对含量(X_(t))从23.37%增加至29.00%,结晶度(X_(c))从43.04%降至42.57%;第二级拉伸倍数从3.389降至3.200,试样的X_(t)从29.00%增加至41.73%,X_(c)从42.57%提高至45.44%;对于F-A与F-C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_(t)及X_(c)均先增加后下降,均在热处理90 d时出现最大值;而对于F-B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_(t)及X_(c)均逐渐增大,在热处理120 d时分别达到64.90%与63.36%。
- 张乐杨志超张坤李涛陈世昌曾卫卫石教学
- 关键词:涤纶工业丝构象转变聚集态结构
- 基于时域核磁共振的高分子材料聚集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域核磁共振的高分子材料聚集态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获取高分子材料样品的核磁共振T<Sub>2</Sub>谱,所述高分子材料样品的核磁共振T<Sub>2</Sub>谱是在时域核磁共振仪上采用...
- 李森郑萃宋建会姚雪容
- 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研究
- 2024年
- 探讨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浸胶整理过程中的干燥一区、拉伸区、干燥二区和定形区这4个区域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了PEN纤维帘线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热性能、取向参数、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PEN纤维帘线在浸胶过程中结晶度由67.85%逐渐增加到69.45%;晶面的晶粒尺寸均略微增大;DSC熔融峰逐渐尖锐,结晶度增加,表明分子链聚集态结构趋于稳定和完善。PEN纤维帘线在热定形处理时纤维非晶区大分子链的取向度无明显下降,帘线的热收缩降为1.50%,有利于提高纤维帘线的热稳定性。动态和静态力学性能表明,PEN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模量未出现明显变化。
- 许惠莹曹清平张耀盾周群望甘锋张扬帆易宁波田立勇
- 关键词:聚集态结构热力学性能
- 一种带正电且LSPR波长可调控的聚集态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正电且LSPR波长可调控的聚集态纳米银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这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将其作为将特殊的表面包裹剂、连接剂,通过调节溶液的pH,采用一步法制备LSPR波长在532 nm~785...
- 董永强曾晨义付凤富
- 一种聚集态蛋白识别探针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集态蛋白识别探针的应用,以异氟尔酮为骨架的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分子,其非共价结合聚集态蛋白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分别在小鼠及人乳腺癌组织切片中的应用;通过将荧光探针引入小鼠及人肿瘤组织切片,...
- 李曼贾晓萌
- 一种基于织物聚集态的喷墨印花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织物聚集态的喷墨印花方法,属于喷墨打印方法技术领域,通过选择需要打印的织物,将织物通过浆料进行浸轧处理;在织物上打印多个分散的墨点,测量和观察墨点在织物上的面积和形态;通过设计软件设计不同形状的加网矩阵...
- 房宽峻陈家辉宋亚伟
- 一种聚集态银纳米颗粒的柔性水凝胶SERS芯片
- 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集态银纳米颗粒的柔性水凝胶SERS芯片,其是由单层碳基点包裹的银纳米颗粒聚集成聚集形态银纳米材料(a‑AgNPs/CDs),随后将其嵌入聚乙烯醇溶液(PVA)中,通过物理...
- 董永强陈明明张佳欣林振宇
相关作者
- 姚虹

- 作品数:342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芳烃 超分子 荧光识别 传感器 功能化
- 魏太保

- 作品数:695被引量:69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芳烃 荧光识别 超分子 传感器 功能化
- 林奇

- 作品数:440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芳烃 荧光识别 超分子 传感器 功能化
- 张有明

- 作品数:662被引量:6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芳烃 荧光识别 传感器 超分子 功能化
- 顾宜

- 作品数:491被引量:1,498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苯并噁嗪 聚酰亚胺 苯并噁嗪树脂 苯并恶嗪 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