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 篇“ 肝脏移植术 “的相关文章
肝脏 移植术 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的多中心专家共识2025年 肝脏 移植 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术 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是肝脏 移植 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识别多重耐药菌感染并有效防治是提高肝脏 移植 受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组织全国多家医学中心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成熟经验,围绕肝脏 移植术 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抗菌药物的治疗与选择、多重耐药的防控措施等方面制定了“肝脏 移植术 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的多中心专家共识”。 汪守平 王普森 吕涛 杨俭 孔凌祥 徐岗 宋九林 谢坤林 赵东 阙伟涛 黄一鸣 唐建信 方泰石 蒋忠仪 高伟 董冲 陈刚 朱兰 郭文治 陶若琳 傅志仁 宋少华 陈昌斌 王园园 杨亮 栗光明 易慧敏 张中伟 钟林 杨家印关键词:肝脏移植 多重耐药菌 耐碳青霉烯 肝脏 移植术 后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2023年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PTDM)increases the risk of graft failure and death in liver transplant(LT)recipients.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enteric dysbiosis mediated by immunosuppressive tacrolimus(TAC)could contribute to glucose disorders,but no data on human recipients with PTDM have been reported.Here,by combining high-throughput shotgun metagenomics sequencing and metabolomics profiling,we characterized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IM)in LT recipient cohort with or without PTDM and deciphere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among IM,TAC dosage,and diabetes.By comparing with both non-PTDM and classical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we identified microbial signatures of PTDM,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ed Proteobacteria and decreased Bacteroidetes.Additionally,the altered microbes,as well as the microbial metabolomics,correlated with the dosage of TAC.Specifically,the levels of beneficial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PTDM were lowered in recipients with the high TAC trough concentrations(>5 ng·mL^(-1))than those with low ones(<5 ng·mL^(-1)),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reduced faecal metabolit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linolenic acid and arachidonic acid-lowering factors of developing T2DM.Moreover,these microbial signatures linked with the extent of glucose disorders in LT recipients.In summary,the faecal microbiome and metabolome differed between PTDM and non-PTDM patients,which were linked with TAC dosage.This study was the first to explore taxonomic alterations and bacterial gene func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M to PTDM. Qi Ling Yuqiu Han Yue Ma Xiaosen Wang Zheng Zhu Jingyu Wang Jiaying Cao Lin Xiaohan Jun Wang Baohong Wang关键词:TACROLIMUS METAGENOMICS 一种用于预测儿童肝脏 移植术 后免疫耐受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测儿童肝脏 移植术 后免疫耐受的试剂盒,含有检测外周血CD45RA+CCR7‑CD8+T细胞和总CD8+T细胞的试剂,如果外周血CD45RA+CCR7‑CD8+T细胞数占总CD8+T细胞数的比例高于30... 夏强 刘永波 刘源 占贞贞 周艾炜 潘齐 王炳然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在肝脏 移植术 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在肝脏 移植术 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22例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行Force CT肝脏 双能量平扫、低剂量灌注扫描、静脉期和延时期双能量扫描,应用Syngo.Via软件的动态血管成像功能对低剂量灌注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融合后平扫期、融合后动脉期、融合后门脉期、融合后静脉期图像。比较融合后平扫期图像与双能量平扫期图像、融合后静脉期图像与双能量静脉期图像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上的差异;测量低剂量灌注扫描辐射剂量与双能量扫描辐射剂量以及两者相结合扫描的总辐射剂量;比较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的功能特点在肝移植术 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结果: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融合后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分别为4.36±1.15、8.63±2.16,对比噪声比分别为12.71±2.78、16.83±4.89;双能量扫描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分别为8.53±2.19、16.30±5.15,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46±5.81、31.13±9.44;低剂量灌注扫描融合后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均低于双能量扫描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相结合方案的总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值为39.45±2.99mGy;总剂量长度乘积DLP值为951.58±92.49 mGy·cm;总有效辐射剂量ED值为14.27±1.39 mSv。结论:Force CT平扫期、静脉期、延迟期用双能量扫描,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用低剂量灌注扫描,两者相结合的扫描方案比全灌注扫描方案降低了一定的辐射剂量,且弥补了低剂量灌注扫描图像质量较低的不足,这样不仅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还能兼顾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带来的特异性优势,更有益于肝移植术 后患者的围手术 期检查与预后评价,具有广泛有效的应用价值。 罗娜 李刚 欧阳佳裕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成像 肝脏移植 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肝脏 移植 手术 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 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术 后予以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气道湿化度、康复指标、撤机成功率及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通气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湿化度优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与气道湿化程度,促进患者术 后康复,提升撤机成功率,降低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沈传宇 吕平 姜乐乐 陈瑶关键词:肝脏移植术 机械通气 肺功能 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调查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研究其及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6例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采用肝脏 移植术 后移植 受者症状与症状困扰自评量表(MTSOSD)调查患者症状群与症状困扰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评分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症状群和症状困扰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35.50±6.76)分,生理健康维度评分(19.75±4.96)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评分(15.75±4.73)分。MTSOSD量表显示,患者情绪相关症状群评分(13.93±2.67)分,肝功能相关症状群评分(11.51±2.13)分,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评分(11.52±4.0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情绪相关症状群评分、肝功能相关症状群评分和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评分均与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呈正相关(r=0.325、0.424、0.368,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肝脏 移植术 后情绪相关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和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均是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β=0.186、0.358、0.331,P均<0.05)。结论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较高水平;情绪相关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免疫抑制症状群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均是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对于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建立一个高效的症状群管理模式,有效改善患者术 后症状体验,减轻恐惧疾病进展严重程度。 张亚荣 张莉 张艳琦 马龙关键词:肝脏移植术 症状群 症状困扰 肝脏 移植术 中复杂门静脉血栓受者的“多对一”吻合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肝脏 移植术 中对复杂门静脉血栓受者进行“多对一”吻合术 后的恢复和门静脉血流通畅情况,以确定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的肝脏 移植术 中门静脉“多对一”吻合重建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多对一”吻合门静脉重建是将受体的多支门静脉系统的静脉与供肝门静脉同时吻合,或者将受体门静脉系统的静脉和左肾或下腔静脉共同连接至供肝门静脉。结果共收集到5例患者,其中1例Yerdel 3级血栓,4例Yerdel 4级血栓。有3例采用胆总管旁静脉分别联合左肾静脉、下腔静脉或左肾静脉与供肝门静脉重建;有2例采用胃冠状静脉分别联合门静脉主干或左肾静脉与供肝门静脉重建。随访时间162~865 d,有1例患者的曲张静脉吻合口存在血栓,但左肾静脉吻合口通畅,不影响其供肝功能。所有患者术 后均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和并发症。结论“多对一”吻合建立了门静脉血流的多个来源,肝脏 移植 后门静脉血流分布重新进行了调整,从本研究中有限病例的结果看,该吻合方式可保持门静脉血供的稳定。 张海明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孙丽莹 刘颖 朱志军关键词:门静脉血栓 肝脏移植 门静脉高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肝脏 移植术 后随访1例 被引量:2 2022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严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早发冠心病的高危人群[1-3],临床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类型,其中纯合子最为严重,欧洲人群中患病率为1/16~30万[4]。纯合型FH患者TC和LDL-C水平显著增高,未治疗时LDL-C通常>13 mmol/L,严重者在20岁前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在30岁前死亡[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LDL-C水平和累计时间有关[6],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ASCVD风险极其重要。目前,对于纯合型FH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联合服用降脂药物、血液净化和肝脏 移植 。 李嘉璐 田聪阳 万平 王绿娅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肝脏移植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Orem自理模式在肝脏 移植术 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肝脏 移植术 后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肝脏 移植术 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Orem自理模式护理干预。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孤独、愤怒、MSSN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试验组的SF-36(生理职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试验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肝脏 移植术 患者实施Orem自理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梁言珍 马倩红 颜碧莲 吴芬 马玉爱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 肝脏移植术 护理干预 心理分析及护理对肝脏 移植术 后患者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2021年 分析研究对肝脏 移植 手术 患者在术 后采用心理分析及护理的方式对其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工37人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7月之间,并按照入院编号,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9人和18人。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方式治疗,将两组间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精神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对肝脏 移植术 后的患者采用心理分析及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 王怡娜关键词:心理分析 护理 肝脏移植术后 并发症
相关作者
杜国盛 作品数:129 被引量:335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西罗莫司 肝脏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石炳毅 作品数:786 被引量:1,972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肝移植 肾移植受者 器官移植 宋继勇 作品数:76 被引量:197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脏移植 西罗莫司 肝肾联合移植 郑树森 作品数:1,400 被引量:4,370 H指数:2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 肝脏移植 肝癌肝移植 金海龙 作品数:82 被引量:201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肾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肾移植术后 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