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肝酶谱“的相关文章
- 肝酶谱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肝酶谱、胆红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解释肝酶谱、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资料。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
- 马佳丽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红素
-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肿瘤标志物和肝酶谱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 2020年
- 分析肝酶谱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趋势对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检测意义。方法:实验组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2018.04-2019.08)共取47例,对照组内同期健康体检者亦取47例,对比两组肝酶谱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病人)GGT、ALP、AST、ALT等肝酶谱指标,以及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要高,P<0.05。结论:肝酶谱、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可为诊断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鄢铭奎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胆管炎胆管结石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胆汁酸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肝酶与胆汁酸(bile acid, BA)的变化,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影响肝酶水平的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700例,根据肝酶是否升高分为肝酶升高组(187例)和肝酶正常组(513例),再将所有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 GGT)分别按三等分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及ALT、GGT三等分组间BA水平差异,分析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GGT与BA的相关性及肝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肝酶升高组较肝酶正常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 CG)升高(P<0.05);随着ALT或GGT的升高,TBA、CG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BA、CG与ALT、AST、GGT均呈正相关,且不受年龄、病程、BMI、腹围及糖脂代谢等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BG)是T2DM患者肝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中BA水平与肝酶的变化密切相关。
- 贾敏杰冯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甲状腺激素和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甲状腺激素和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的关系,分析影响肝酶的因素。方法选取700例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肝酶是否升高分为肝酶升高组和肝酶正常组,再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分别进行三等分分组。比较2组间及ALT、AST、GGT三等分分组间甲状腺激素和CVAI的差异,分析ALT、AST、GGT与甲状腺激素和CVAI的相关性。结果肝酶升高组较肝酶正常组T4、CVAI升高(P<0.05)。随着ALT、AST的升高,FT3、T3、T4逐渐升高(P<0.05);随着ALT、GGT的升高,CVAI也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LT、AST与FT3、T3、T4呈正相关;ALT、GGT与CVAI呈正相关;CVAI与FT3、T3呈正相关;HbA1C与FT3、T3和T4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FT3、CVAI和HbA1C是ALT的影响因素,T4是AST的影响因素,T3和HbA1C是GGT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和CVAI与肝酶水平均有一定相关性。
- 贾敏杰冯波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甲状腺激素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心肌酶谱及肝酶谱的检测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本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发热期、多器官功能障碍期、恢复期三期D-二聚体、心肌酶谱和肝酶谱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2月收住院的12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及后每2 d进行D-二聚体检测,早晨采空腹静脉血送检心肌酶谱、肝酶谱检测,至恢复期患者出院,记录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热期D-二聚体水平(2231.4±158.6)μg/L、多器官障碍期D-二聚体水平(1520.5±106.7)μg/L,与恢复期D-二聚体水平(321.9±35.3)μg/L相比,发热期、多器官障碍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期AST(183.1±67.1)U/L与发热期AST(372.9±90.0)U/L、恢复期AST(95.8±34.3)U/L对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AST水平(259.8±65.8)U/L低于危重型AST水平(428.6±1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型LDH(305.4±132.0)U/L、CK(284.4±118.0)U/L、CK-MB(96.5±18.8)U/L与危重型LDH(3902.3±187.4)U/L、CK(799.8±437.3)U/L、CK-MB(206.1±51.4)U/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型ALT(96.66±42.16)、AST(156.1±37.1)与危重型ALT(372.9±61.6)、AST(651.8±34.3)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心肌酶谱早期便出现异常改变,且病情越重,D-二聚体、心肌酶谱升高越明显,但肝酶谱的改变有一定的滞后性,早期检测D-二聚体、CK水平可以识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重病例、D-二聚体、CK水平下降预示病情好转,可以指导预后。
- 孙朝霞曹显刚赵利倪秀莹吴翠萍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D-二聚体心肌酶谱肝酶谱
-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肿瘤标志物和肝酶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肿瘤标志物和肝酶谱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观察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肝酶谱(ALT、AST、ALP、GG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CEA、CA19-9水平分别为(9.59±3.03)ng/ml、(100.89±15.68)k U/L,高于对照组;ALT、AST、ALP及GGT水平分别为(43.89±15.54)U/L、(58.79±11.35)U/L、(65.36±10.89)U/L、(54.85±8.37)U/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多伴有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肝酶谱等生化指标的改变,对上述指标的检测会为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 高东生陈中朝李勇攀丁孟德
- 关键词:胆管结石胆管炎肿瘤标志物肝酶谱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肝酶谱4项标志物检测与肝组织中Bmi-1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与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Bmi-1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5例PHC患者(PHC组)、42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AFP、CEA、ALP与GGT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i-1 mRN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PHC组患者血清AFP和CE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HC组患者血清AFP和CE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血清ALP与GGT水平升高(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PHC组患者血清ALP与GG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HC组患者血清ALP与GG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Bmi-1 mRNA在对照组低表达,肝硬化组高表达,而在PHC组显著高表达。结论血清AFP、CEA、ALP与GGT水平与肝组织中Bmi-1 mR-NA表达的测定对肝癌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
- 毛宏铭
-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Γ-谷氨酰转移酶BMI-1
- 丙戊酸引起肝酶谱变化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服用丙戊酸(VPA)的癫痫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规范VPA的临床应用及减少毒副作用。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癫痫同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的119例单独服用VPA的患者,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性别、血药浓度、年龄是否为肝酶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服用VPA可以明显升高肝酶,肝酶指标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和VPA血药浓度无关,只与年龄相关,20岁以下年龄越大肝酶异常概率越低。结论对使用VPA的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儿童,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适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给药剂量,采取相应药学监护措施,使儿童应用VPA更安全、合理、有效。
- 陈希王文娥刘洋姜明燕蔡爽
-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肝损伤
- 2种胆囊切除术后肝酶谱比较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OC)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差异。方法对86例行LC(LC组),对26例行OC(OC组),采集2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的血样做肝酶谱检测,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手术后,LC组AST、ALT、GGT、LDH水平显著增加,与OC组比较,LC组的肝酶谱水平升高显著。结论肝酶谱的升高主要是由于气腹对肝脏血流的负面影响造成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行LC前应给予治疗。
- 李仙丽陈敬东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肝功能肝酶谱
- 肝胆疾病患者血清肝酶谱变化及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各类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变化,分析血清肝酶谱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各种肝胆疾病患者156例,空腹抽取静脉血做肝酶谱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及甲胎蛋白(AFP),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血清肝酶的活性在各类肝胆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种肝酶的活性在不同疾病中所表现出的特异性也不相同。结论血清肝酶谱检测有助于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 王子锡
- 关键词:肝胆疾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甲胎蛋白
相关作者
- 王丹

- 作品数:70被引量:242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血糖 肝移植 超声诊断 输血 血清
- 荣丽华

- 作品数:25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
- 研究主题:有机磷中毒 农药中毒 有机磷 预后 急性脑梗死
- 林永泉

- 作品数:40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有机磷中毒 农药中毒 有机磷 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后
- 焦鑫

- 作品数:32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标志物 CEA 癌胚抗原 肺癌 抗核抗体
- 李昌群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硬膜外麻醉 血浆蛋白 肝酶谱 眼内压